尊重,礼仪教育的核心

点赞:7578 浏览:312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常燕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曾从事过幼儿教育、幼儿研究及幼教类杂志编辑工作,现就职于北京某幼儿园,对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曾经在《现代教育报启蒙专刊》《幼儿教育导读》杂志发表幼教类专业文章数篇,并在《父母必读》《莫愁家教与成才》《启蒙》等多家报刊发表家教类文章数篇.

礼仪考验1:

恰当的问候

有“礼”应对:

1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我们大人只要以他的角色先问候对方,比如在公园散步看见邻居李奶奶,妈妈可以先主动问候:“李奶奶早上好!”然后稍微停顿留给孩子时间.如果孩子没有立即问候,可以提醒:“宝宝,问李奶奶好!”用这样的方式给宝宝提供适当的模仿对象即可.如果宝宝没有模仿,我们可适当提醒,但不必因此苛责宝宝,否则容易促使孩子形成逆反心理.

2对于4岁或者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在约见他人前做足准备,比如告诉孩子“待会儿会见到什么人”、“要如何称呼”、“该说什么”等让他有个心理准备,甚至可以先练习一下.见了面,要给孩子留时间问候,而不是大人忙着说话,突然间发现孩子还没和对方打招呼,就急着催孩子,结果愈催愈糟.家长应该做的是鼓励他把先前练习过的说出来,如果真是害羞,一时怯场,让孩子点点头、笑一下也可以.

3无论是多大的孩子,父母事后都要极力赞赏孩子今天所做的事.例如:“你今天和隔壁爷爷奶奶打招呼了,做得很好.”其实孩子都很精明,当他发现“嘴甜”可让大家都开心,又可得到奖赏时,他会很乐意去做这件事.

礼仪考验2:

在公共场所吵闹不休

有“礼”应对:

要处理这个问题,事先预防是关键.

1如果去公园,为防止孩子在食品玩具摊位面前哭闹,我们可以先给孩子讲道理,比如:公园里一个气球15块钱,超市只要8块钱,他可以选择去公园还是去超市写,剩下的钱可以让孩子自己安排去写别的,这样,孩子自然会选择去超市写.同样的情况,如果因为别的玩具而哭闹,我们还是要用这种对比价钱自由选择的方式去解决,让孩子自己学会控制自己的和情绪.当然,父母也要言而有信,不能先答应孩子去超市写后又不兑现.


2如果去超市,外出前先告诉孩子,外出的目的是什么,让他知道会发生什么事.出门前也要先跟孩子说好规则,确定他已经听明白,并问他是否能遵守.到了外边,这些规则一定会被打破,但家长要耐心地提醒与纠正,直到孩子遵守.同时,家长也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例如,孩子在超市奔跑吵闹,屡劝无效时,可问他:“你是要安静下来,还是要离开?”如果孩子不听劝说,就冷静地带他回家,让孩子清楚明白,除非在公共场所表现得宜,否则不能再出门.下次出门前,可再和孩子谈一次,是否了解这些规则,能不能遵守,如果不能,就把孩子托给其他朋友,大家按需要轮流外出购物,这样也能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

尊重,礼仪教育的核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幼儿教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礼仪考验3:

大人交流中孩子插嘴

有“礼”应对:

如果碰到这种情况,要先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打断别人的谈话是没有礼貌的行为.”但也要谨守原则,千万别在孩子插嘴时回应他的要求,否则就会对此行为形成强化,我们要用淡化处理的方式让他明白,这样做不对.但在谈话告一段落后,要主动问孩子:“你想做什么,我现在可以来帮你.”让孩子明白,这时候你才能听他说话,满足他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要注意在孩子游戏与学习中,父母不要因为喝水或者吃水果而打断孩子,用科学的沟通范式给孩子提供可以模仿的行为.礼仪教育的核心是尊重,这种尊重是双向的,不但要求孩子要尊重大人,我们也应该尊重孩子.

礼仪考验4:

孩子外出就餐时喧哗

有“礼”应对:

带孩子出去吃饭或聚餐,也得做好“预防”工作.外出前,先跟孩子说明状况,比如到餐厅不能大声喧哗等.就餐前,可先为孩子准备小点心或带他们四处走走,缩短呆坐在椅子上的时间,看看餐厅周围的摆设或环境,让孩子有点乐趣.用餐时,别一口气就把孩子喂饱,而是和大人进食的速度差不多,否则孩子一饱就精力充沛,很难再坐得住.

与上雷同,外出就餐不喧哗的父母,才能带出不喧哗的孩子,根据社会学习理论,家长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学习对象.而且,带孩子外出就餐也要选择温馨的就餐环境,周围人的喧哗、抽烟酗酒,其他小朋友的打闹,都会影响到孩子的行为,家长要格外注意.

礼仪考验5:

孩子口出恶言

有“礼”应对:

“你是猪,你白痴”、“叔叔,你的嘴巴好臭”、“妈妈,这个新娘好丑”等当这些话冷不防从孩子的嘴里说出时,爸爸妈妈窘得想钻进地洞里.

其实,孩子所说的话通常不代表他想要故意侮辱或伤害别人,但要避免出丑,家长要做的是持续教导孩子适当的行为.因为当孩子再大一点时,需要学的不再只是“请”和“谢谢”,而是以正确的态度处理和成人的关系.

比如:孩子在婚宴上当着新娘的面说她很丑,妈妈可在事后告诉孩子,不一定要当场、马上把所有的感觉讲出来,如果只想说给妈妈听,附在耳边说就好.

也要教孩子将心比心,体会别人的感受与反应,可问孩子:“如果别人也这么说你,你会不会很难过?如果会,就不要这么说.”也要提醒孩子,常常说这种话会得罪人,没有人喜欢跟他做朋友.和孩子讨论他的情绪感觉,建议他使用其他文雅有礼的语句,会比纯粹的斥责更有效.

除了身教,家长也应善用童书绘本.因为绘本里有许多故事比喻,还有许多人物角色,足以启发孩子的同理心、同情、怜悯与爱心,比讲道理更容易培养孩子温柔关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