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小学体育课改内容的

点赞:6557 浏览:193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作者简介:周志纯(1983.6-),女,汉族,湖南益阳人,小学体育教师,研究生在读,单位: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箭道坪小学,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其发展除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专业教育涉及外,在社会上一直处在一种自然状态,要使其转型发展,必须从少数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开始抓起,才能发扬光大,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同.

关 键 词: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体育课改;凤凰县

鲁迅说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①.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如何使其走向世界,让世界认同,首先在教育上应引起重视,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

关于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小学体育课改内容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专升本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开放心灵,大胆推进体育教学改革

近两年,凤凰县箭道坪小学通过将苗鼓、小鼓腰鼓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具有表演性、娱乐性、健身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少数学生的特长项目和素质课进行培养,学生积极性高,社会反响好.由此可见,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小学体育教学课改内容前景广阔.

(一)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小学课堂有政策支持.2006年,国家民委、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第十二条要求“鼓励和支持各类学校在开展现代体育教学和活动的同时,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和活动,培养民族体育人才.民族学校和民族地区的体育学校应将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创造条件将民族传统体育列为正式体育课程或乡土教材.”②为此,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把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民间民俗游艺活动纳入到学校教学中来,是学校体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肩负传承发扬民族文化的必然要求.

(二)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引进小学体育课堂有现实意义.首先是有利于文化旅游品牌的打造.近年来,凤凰县在打造文化旅游品牌上,已经把具有表演性和娱乐性的苗鼓、竹竿舞、上刀梯、过火海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向游客展示,搬上了银幕,得到游客青睐,很有必要挖掘整理出系统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取悦游客,发展经济.故将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小学体育课堂是打造凤凰文化旅游品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其次是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传承方式的单一(口传身教),在经受现代体育文化洗礼和多元文化冲击下,某些项目即将面临消亡或逐步走向消亡的命运.学校、学生作为文化的传播平台和承载主体,有责任和义务肩负起传播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第三是有利于全面推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相对于现代竞技体育运动项目,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趣味性、灵活性、健身性、表演性、便易性等特点,没有特别规范和精细的动作技术要求,更加适应处在发育阶段小学生的个体需求,更加迎合注意力尚未集中的小学生性格.

(三)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因进小学体育课堂有发展空间.

民族传统体育是广大人民群众新闻乐见、旧而新的事物,走进学校课堂具有广阔地发展空间和群众基础.一是具有登上大雅之堂的发展空间.在“贵州举办的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比赛项目、参赛人员均比上一届增多”③,充分说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引起重视,具有发展空间.二是家长学生乐于接受.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少数民族多种文化演变的载体,家长、学生或多或少接触过,具有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家长支持,学生喜欢.三是适合贫困山区教学.目前,如在凤凰县等少数民族贫困山区,因教育经费和建校土地限制,学校占地面积有限体育场地受制,教学器材不全.基本上是三、四个班同时在一个篮球场上课,几乎无法同时上现代竞技体育课.然而苗鼓、竹竿舞、陀螺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几乎不受时间、空间、地点、人数的限制,弥补了体育器材不能适应当前教学的缺陷,有利于取长补短,适合山区教学.


二、科学安排,全面体育教学瓶颈

少数民族地区,应该立足少数民族体育运动项目资源丰富的优势,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学生年龄阶段、气候变化等科学安排体育教学内容,传统体育教学瓶颈.

(一)因地制宜,场地限制.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工

需不足学校,可以大胆尝试将竹竿舞、苗鼓、武术、滚铁环等带有表演性和趣味性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体育课堂.一方面可以轮流表演带动其他学生观看,防止课堂的散漫性,调节课堂氛围.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表演和参与感知的,从而达到“重在参与”、“健康第一”体育教学目标.

(二)因材施教,调动学生情趣.小学阶段正是少年儿童生长发育的阶段,不同年龄的学生由于身体素质及心理状况的不同,他们的兴趣与爱好也有所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性地选择一些符合各年龄段学生特点的体育项目.如在小学一至三年级体育课中,可以利用运动量不大、安全性高的打陀螺、踢毽子、滚铁环、跳皮筋等游戏内容.而在四至六年级体育课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而且活动量较大的游戏,如舞龙灯、武术、高脚竞速等项目,以游戏形式开展,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三)因天选课,避免天气影响.凤凰气候四季分明,经常伴有梅雨季节.往往在雨天由于缺乏游戏内容,体育课大多只能改为自修或下象棋、讲故事等来应付.而地方民族传统体育的扳手劲、苗鼓、花鼓等,对场地要求不严,可安排学生在室内比赛或轮流练习.春冬季节,天气寒冷,为使学生能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可以安排一些趣味性强但运动量不是很大的民间体育活动,如滚铁环、打陀螺、跳绳、跳皮筋、踢毽子等项目.

三、健全机制,落实体育教学改革措施

任何事物的改革都必须有系列配套体制机制为保障,才能确保深入改革,长效发展.

(一)健全推广机制.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少数民族自治

地区的教育方针政策,肩负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责任.当地教育部门要按照“继承传统、适应新潮”和“因地制宜”原则,在推进改革试点的同时,尽快研制出一套适应地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教学改革的方案,切实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优秀项目纳入地方体育教学当中去,逐步实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走进小学课堂的普及化和常态化.

(二)健全人才机制.目前在凤凰县偏远的腊尔山、禾库、两林、柳薄等乡镇学校,缺乏专职体育教师,大多班级是由其他专业教师兼任,且没有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就算是专职体育教师,也未必对所有优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都熟悉掌握.故必须建立健全体育教师引进、培养、学习机制.加大专职体育教师的引进力度,加强与吉首大学的调协沟通,通过国培计划等方式,抽选一批年轻的专职体育教师到吉首大学体育学院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培训,同时也可以邀请民间体育项目艺人到各乡镇学校授课.

(三)健全激惩机制.为深入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切实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地方体育教学课程改革的内容,地方教育局要出台一套完整的激惩措施,确保地方体育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严肃性,防止体育教学改革“走过场”.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体育常规教学的学校给予表彰;对“走过场”,不落实的要给予严肃批评,并取消学校年度评优评选资格.(作者单位: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