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疗效

点赞:13153 浏览:569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护行为.而治疗组在采用自护行为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VCmax、FEV1、PEF、FEV1/FVC的数值,治疗组明显高于观察组.而在对比两组患者6-MWD时,发现治疗组的行走距离和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同时,通过对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考量表进行对比,还可发现治疗组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并无明显改善.结论对COPD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提高治愈率.

[关 键 词]COPD;社区护理干预;常规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5(b)-0127-02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慢性肺部疾病[1-2],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老年人.COPD患者除急性发作期外,康复的主要场所是患者的家庭[3-4].因此,使用社区护理干预护理COPD患者,可以使COPD患者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就可以享受到专业呼吸护理人员的指导和帮助,有利于患者树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利于缓解病情.为探讨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的疗效,现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6月间该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78例COPD患者为该次研究对象.其中男49例,女29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70±11.5)岁.78例患者均有痰量多、自主呼吸困难、血痰或黄痰、清痰能力较弱等症状,其中19例患者还有意识障碍并伴有发热症状.而在所有COPD患者入院后,我院护理人员也均进行了相关指标的测定.其中,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85~125mmHg(0.133kPa等于1mmHg),平均(105±25.5);动脉血气分析为PH7.10~7.29,平均(7.19±0.12);动脉氧分压为(PaO2)40~62mmHg,平均(51±11.5)mmHg.同时,在患者住院期间,我院医护人员均为其实施了祛痰镇咳、解痉平喘、抗感染等多种治疗手段.待78患者的病情稳定后,院方也为所有患者了出院手续.并将出院后的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9例)和治疗组(39例),并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观察组采用自护行为,而治疗组在自护行为的基础上,实施社区护理干预.

1.2干预方法

首先,根据患者的住院病史,来掌握COPD患者严重程度、性质、病程及缓解因素,并建立个人治疗档案;其次,在掌握患者个人资料的基础上,使用或上门两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实施社区护理干预.时间可选取1~14d护理干预4次,15~28d护理干预两次,29~56d2次,共8次.主要检查COPD患者对所干预项目的执行情况和掌握程度,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1.3干预内容

社区护理干预的主要内容分为六大项[5],即劝导戒烟、吸氧干预、心理支持、训练干预、饮食干预、中医干预.现笔者分析如下.

1.3.1劝导戒烟护理人员应向COPD患者及患者家属阐述COPD的病理和吸烟对COPD的影响,从而获取患者的配合和患者家属的支持.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与患者一同制定人性化戒烟方案,从而明确戒烟期限.

1.3.2吸氧干预长期氧疗法(LongTermOxygenTherapy,LTOT)是缓解COPD患者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使用LTOT能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而延长患者的寿命.因此,护理人员应向家属阐述LTOT的作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使COPD患者养成每日吸氧的习惯.

1.3.3心理支持由于多数COPD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因此,护理人员应对COPD患者给予更多的照顾和关心,并针对不同的心理状况,实施不同的心理疏导,从而使COPD患者重燃生活的希望.

1.3.4训练干预护理人员可以通过运动训练的方式,来提升COPD患者的身体素质.而目前锻炼COPD患者的训练方式有3种,即腹式呼吸、缩唇呼吸和行立式呼吸操.而这3种方式都可以帮助COPD患者增强身体素质,但由于技能性较强,需要医护人员亲自示范.因此,护理人员一定要耐心、细心的指导COPD患者如何快速的掌握动作技巧,并加以督促,从而使训练干预发挥实效.

1.3.5饮食干预饮食干预作为改善患者病情的重要方法,其作用也非同小可.护理人员可通过测量患者的体重指数(BMI),来为患者计算实际能量需求,从而为患者提供科学的能量供给.其中糖类、脂肪、蛋白质应按照5∶3∶2的比例,而换算成实际食品就可以理解为水果250g、牛奶250mL、鸡蛋4个.同时,在COPD患者的日常生活中,护理人员应建议COPD患者的饮食要遵循以维生素为主,以高蛋白、高脂肪物质为辅的健康饮食理念.

1.3.6中医干预中医学认为,COPD是由痰饮伏肺、久病肺虚引起的,加之外邪诱发而加重,主要存在于虚、瘀、痰三大方面.而从辩气学可划分为肾气虚弱、肺气阻滞、肺气失调、肺虚气滞四大类.因此,COPD的治疗应以通阳、化痰、涤痰为主法,缓解期则应建议以扶正消痰为主,宜温补脾肾为辅的治疗方法.

1.4诊断标准

①对于COPD患者的诊断我院选用德国耶格公司制造的MasterLab体积扫描仪来测定患者的肺功能[6],并选用VCmax(最大肺活量)、FEV1(用力呼吸容积)、PEF(呼气流速)、FEV1/FVC(呼吸容积/用力肺活量)作为检测指标;②对于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干预后肺功能的评测,我院使用德国耶格公司制造的MasterScreenBody型分能仪进行检测,检测标准同诊断标准[1];③6-MWD(6min的步行距离测量)[7]:即测量患者在平地15min内步行的最远距离和最快的步行速率;④生活质量考量表:此表共设计35个评测项目,其中7项考量患者的社会活动,7项考量焦虑程度,8项考量抑郁程度,13项考量日常生活能力.若患者的评分越高,就代表患者飞生活质量越差.将各个考量项目的评分除以总数,即为总均分.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包对本文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相关观察指标数据以(x±s)表示.

2结果

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功能恢复情况及6-MWD、生活治疗评测表见表1、2.

通过表1、2可知,治疗组COPD患者的VCmax、FEV1、PEF、FEV1/FVC、6-MWD的数值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治疗组的肺功能恢复情况良好.而对比两组患者的6-MWD,发现治疗组的行走距离和速率也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对COPD患者生活质量考量表进行对比,还可发现治疗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并无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该治疗组的COPD患者是使用呼吸操与缩唇腹式呼吸相互融合的复合训练方法,并予以心理、戒烟、营养、吸氧、中医等多重护理干预模式,以此来改善COPD患者的呼吸模式,从而延缓COPD患者的呼吸流苏,进而使气道内驻留足够的气压.该方法不仅有助于COPD患者肺泡的排出,并且还带来了充足的潮气量,从而实现CO2和O2在肺内的有效循环.同时,还借由膈肌的高活跃度,来增加膈肌的收缩力,从而改变COPD患者的呼吸方式,并防止患者的肺功能进一步下降.此外,还能降低COPD患者的肺功能损伤,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从而改善COPD患者的微循环,进而加快COPD患者的非血流量,最终提高COPD患者的呼吸效率.当然,COPD患者病情的缓解程度,也受药物治疗的影响,但社区护理干预能使COPD患者的病情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并且还有助于患者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及建立持续吸氧的良性习惯.综上所述,护理人员的社区护理干预应遵循,以自行护理为基础,并以劝导戒烟、吸氧干预、心理支持、训练干预、饮食干预、中医干预为主的干预方法,从而降低COPD患者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的病发率,进而而缓解COPD患者的病情.

社区护理干预对COPD患者疗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护理干预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参考文献]

[1]王亚勤,郑彩娥.应用综合康复护理措施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J].中华护理杂志,2012(1):781-783.

[2]汪海燕,栗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康复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4):561-562.

[3]邓惠英,罗梅银.综合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肺科杂志,2011(11):612-615.

[4]江玉棉,简爱华,梁晓萍.护理干预在阿奇霉素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中的应用[J].广东医学院学报,2010(3):435-437.

[5]王春秀.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平稳期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0(23):543-544.

[6]龙莉玲,李凯,黄仲奎.MSCT像素指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初探[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11):742-744.

[7]王凤琼,刘加芳,李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高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1(6):434-436.

(收稿日期:2013-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