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

点赞:5341 浏览:166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儿科住院部和门诊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有效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经过正规综合治疗和有效护理措施后,均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正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小儿肺炎;支原体;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324-02

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肺炎支原体(MP)肺炎是常见病和多发病.MP是较重要的病原微生物,常见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证实,MP肺炎逐年增加,且发病年龄下移,婴幼儿发病率明显增加【1】.MP不仅侵犯呼吸道,还可导致多系统、多脏器损害.现将我院儿科住院部和门诊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8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有效护理措施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儿科住院部和门诊收治确诊MP肺炎182,男102例,女80例,其中婴幼儿45例(19.0%),学龄前儿童75例(37.0%),学龄儿童62例(44.0%),所有病例均符合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断标准[2].

1.2体征及症状:

发热、咳嗽时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年长儿有明显的发热,体温38-40.2℃,热程2~15天;咳嗽以干咳为主;早期肺部音不明显,中期肺部闻及湿音或干鸣音.婴幼儿以有痰咳嗽或喘憋为主,同时伴有流涕、咽痛、胸痛、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呼吸道症状,肺部可闻及干、湿性音.极个别病例只有发热,没有咳嗽.

1.3治疗及转归:

明确诊断后所有患儿均予阿奇霉素5~10mg/kg/日静脉滴注1次,疗程3~5天,停药3~4天为1疗程.根据病情需要在静脉滴注1疗程阿奇霉素或口服1疗程,总疗程3~4疗程.同时给予清热解毒、止咳祛痰、雾化吸入等对症治疗.所以患儿治疗2~7天退热,21~30天复查X线胸片肺部病变完全吸收或绝大部分吸收.治疗3~4周,所有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好转.

2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包括以下六方面:

2.1心理护理: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病程和治疗疗程较长,且易复发,同时使用药物后胃肠反应大,易出现恶心、呕吐、胃纳差、腹痛和穿刺部位疼痛等,使小儿易产生恐惧心理,尤其害怕打针、服药;家长也易产生焦虑、紧张情绪.因此,只有赢得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令其依从好,才能达到理想临床治疗效果.因而儿科护士取用有效心理护理措施在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儿科护士与患儿和父母形成良好沟通,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安慰和关心患儿,以精湛护理技术赢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用良好职业道德和过硬的专业技术向家属和患儿耐心解释临床治疗的必要性.只有形成良好沟通,才能更好地使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达到理想临床治疗效果.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护理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肺炎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2用药护理:

2.2.1用药前应对年长儿及家长做好宣教工作,告知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输液前可让患儿先进食,切勿空腹输液.

2.2.2输液速度也应相应的减慢(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以及耐受性而定),一般是减到原先滴速的一半.开始时滴速宜慢,以后也可视具体情况调快滴速.

2.2.3输液过程中经常巡视,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输液中的反应,及时观察局部有无渗出、皮疹,有无哭吵及恶心呕吐等,发现后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进一步的处理措施.出现腹部不适,可轻轻按揉或用热水袋敷腹部,用药前30min口服蒙脱石散,可减轻胃部不适,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及时报告医生对症处理;该类药物对血管刺激性较强,应注意保护血管,避免药液外渗,手部疼痛时刻适当热敷,对血管合理安排应用,避免出现静脉炎.通过多巡视,及时处理上述不良反应,有效防止患儿因不耐受不良反应终止临床用药,有助治疗.


2.2.4因用药疗程较久,防止肝脏损害[3],注意定时复查肝功能,防止医疗不良事件发生.

2.3呼吸道护理:

顽固性的剧烈咳嗽时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的主要症状,初期为干咳,继而分泌痰液,有时阵发性咳嗽,稍似百日咳,伴有咽痛、胸骨下疼痛.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尤其重要.

2.3.1化痰:目的在于使痰液稀薄,易于排出,减少感染机会.每2~4h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促进分泌物排出,拍背时手掌呈半弓形状,在患儿的背部从下至上用力适当、均匀地叩击,使黏液疏松,利于排出.对重症患儿咳嗽无力,给予轻拍背,边拍边鼓励患儿咳嗽,特别是湿罗音较密集的痰鸣音的部位,稍用力拍背使痰液松动,但不要用力过猛,同时鼓励较大儿童自行咳痰,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其成分包括:糜蛋白酶(或沐舒坦)、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每次吸入15~20min,1~2次/d.必要时给吸痰,分泌物过多影响呼吸时,应用吸引器吸痰,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防止痰赌窒息,杜绝医疗事故发生.

2.3.2顽固性的剧烈咳嗽的患儿存在气道慢性变态反应,易出现呼吸困难,因及时给予压力泵雾化吸入,解除气道高反应性,解除气道痉挛,其成分包括:生理盐水、普米克、可必特、沐舒坦等,每次吸入15~20min,2~4次/d.

2.3.3对有鼻塞患儿必要时局部冷敷,减轻鼻黏膜充血和水肿,保持呼吸道通畅.

2.4病情观察:

2.4.1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面色、呼吸、体温及咳喘等体征的变化:若患儿有严重喘憋或突然呼吸困难加重,烦躁不安的话,常是呼吸道痰液梗阻的表现,需要立即吸痰、供氧.2.4.2如果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气急、肝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大是心力衰竭的表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减慢输液速度,准备强心利尿药物,以便及时应用.

2.4.3密切观察患儿神志情况、瞳孔的变化和肌张力等:若出现嗜睡、惊厥等中毒性脑病表现时,应立即与医师共同抢救.

2.4.4观察有无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以便及时发现中毒性肠麻痹,并注意体温的变化.

2.4.5对持续高热不退的患儿及时予以降温,一般先采用物理降温,包括头部冷敷、冰枕、酒精擦浴.口服退热药时不要使体温降得过快过低,以防大汗淋漓出现虚脱,同时要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及时补充体内水分的丢失.

2.4.6对有心肌损害合并症的患儿,要特别注意观察生命体征,观察患儿面绀、心律不齐,心音低钝等症状,必要时给予吸氧及其他处理,并严格控制滴速,有条件者可使用输液泵,同时嘱咐患儿卧床休息,病情好转后可逐步恢复活动.

2.5加强空气消毒,减少交叉感染支原体肺炎通过飞沫传染,传染源为患者及恢复期带菌者[4].病室强调湿擦、湿扫,避免尘土飞扬.每日早晚2次通风,地面用1:200施康消毒液拖地.加强病室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2次/d,艾条熏蒸2次/d,每个病室安置了空气净化器,换气扇等,使病室的空气达到相对合格的指标,减少交叉感染,杜绝小和大流行发生.

2.6健康教育支原体肺炎治愈初期,对呼吸道感染非常敏感,容易复发,特别是体质瘦弱者,其抵抗力差,更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避免进入拥挤的公共场所和接触呼吸道感染病人,注意有无复发征象,出现“感冒”症状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复诊;对出现喘息症状者应及时到呼吸道专科门诊就诊;春冬季要加强锻炼,避免着凉,远离烟雾刺激,这减少支原体和其他呼吸道病原菌反复发生机会,从而减少复发或再发.

3小结: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一种病原微生物,主要定居于呼吸道粘膜上,通过呼吸道粉末传播,具有一定的流行周期[5].目前认为,MP是小儿呼吸道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原体[6].MP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一半是由MP感染引起的[1].MP感染的发病机制与上皮细胞吸附与直接损伤、支原体血症、免疫炎症损伤、肺外损伤四方面有关[7].由于MP发病机制复杂而造成该病病程较长,症状反复,易复发,因而在正确合理使用阿奇霉素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缓解医患矛盾,关键在于沟通,儿科医护工作者与患儿父母要形成良好沟通[8],是赢得患儿及家长依从性的关键,让治疗能按计划顺利地进行,保证临床疗效.因此,有效的护理措施既可赢得患儿及家长积极配合,让治疗能按计划顺利地进行;又可减少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杜绝医疗不良事件发生;亦可减少交叉感染,防止再发或小大流行.

综上所述: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正规综合治疗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愈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7]陈志敏.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再认识―从发病机制到临床治疗的探讨[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4):253-256..

[8]邹丽萍.沟通是展现医生对患者生命挂牵的桥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2,27(12):896-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