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点赞:16026 浏览:697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儿科,并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245名进行采血分析.结果36例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最短时间是2d,最长时间是8d,没有病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导致全身性的病毒感染.结论静脉留置针能够简单快捷的护理小儿疾病,他减少了血管的穿刺次数,有效的保护了儿童的血管,减小了患儿感染的机率.同时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和病患家长的烦扰,有效的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是非常值得推广的临床应用.

【关 键 词】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297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057-02

静脉留置针是一种新兴的临床技术,他是由不锈钢芯、软外套管和塑料针座组成,在注射药物时将外套管留在血管中进行输液的一种输液工具,静脉留置针由于其方便快捷,易操作的以及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按长而不易穿破血管的特点而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的工作中,特别是对于儿内科的护理.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至2012年入住我院儿科的245名患儿并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进行分析,年龄在0至3岁的有96例,3岁至10岁的有84例,10岁以上的有65例,其中年龄最小的患者是1个月,年龄最大的患者是14岁.

12方法根据患儿不同的年龄阶段,需要选择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注射,婴幼儿一般选择头皮的正中静脉及双侧的颞浅静脉,较年长的儿童则需选择四肢走向较直,有弹性,血流量丰富、避开关节且易于固定的血管.在注射前需要先进行常规消毒处理,消毒肌肤在5-10cm范围之内,固定好患儿的头部或者肢体,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住要穿刺的血管,右手拇指及食指持针并穿刺,枕头和皮肤呈巧15度至30度的角度穿刺,过程中药缓慢进针,不可急切,穿刺成功后,以5度的角度继续沿血管前行3至4mm.如果有回血的情况则需要降低穿刺的角度.右手保持针管不动,左手将套管送入血管,等套管全部进入血管之后再拔出针芯,松开止血带,调节输液滴数.由于小儿的用药浓度小,流速慢,发生静脉炎的机率很小,所以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可以比成年人长一点,但留置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d.

静脉留置针在儿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内科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3封管进行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就是减少穿刺次数,减少患者的痛苦,但长时间的留置容易造成血管输液不畅,所以封管是是留置是否成功的关键.这就要求封管液的浓度需要适当,临床上一般使用肝素盐水1ml,用无菌注射器连接头皮针的接头,全部或一般插入套管内,边推边退.封管技术需要非常熟练,否则容易引起血液回流引起血管堵塞.

14儿内科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进行静脉留置针输液时,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制度,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的病毒性感染.每周要定时更换2次透明敷料,同时要进行消毒.如果患儿穿刺处出现红肿,局部渗液的情况,因尽快将留置针拔出,在做诊断.

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一般在3到5天之内,如果留置时间过长可能导致静脉炎的产生,所以医护人员要每日仔细观察穿刺出的皮肤,询问患者的感受,判断是否有感染的情况发生,一经发现,要及时进行处理.

对于需要长期输液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该进行充分的稀释,防止因药性过强而影响治疗效果.另外,注射的位置要选择不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保护血管.


2结果

在没有其他因素干扰的情况下,留置时间掌握在一定度的情况下,36例应用了静脉留置针的儿童患者中,留置针留置最短时间是2d,最长时间是8d,没有病例因静脉留置针而导致全身性的病毒感染.

3结论

静脉留置针是而旅客临床上广泛运用的输液工具,使用静脉留置针具有安全、迅速、简便、便于固定等十分显著的特点,特别是在紧急抢救中,静脉通道的迅速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抢救中患儿需要紧急输液的需求静脉留置针可以快速的实现输液,而且由于留置针可以外接三通延长管,说以可以静脉留置针可以同时输入多种药物,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家长和患者往往看到静脉留置针都会产生恐惧心理,医护人员需要向家长及患者解释静脉留置针的优点及安全性,打消患者及家长的顾虑和恐惧心理.静脉留置针输液对于医护人员的要求比较高,因为熟练的操作技能和无菌的操作环境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避免并发症和炎症的发生,这能够不仅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更能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另一方面,护理人员也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熟练、正确的操作每个环节,保证医疗和护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