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HBsAg和HBsAb感染情况

点赞:7657 浏览:2469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包括乙型病毒性

肝炎(简称乙肝)在内的医学知识,该群体随时有可能向非医学

专业大学生传播乙肝知识.本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医学专业

大学生HBsAg与HBsAb进行观察,并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进

行比较,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在温州医学院2004--2009年大学生乙肝项目年度

例行体检中,时间为第1次为入学时、第2次与第1次相隔20

个月、第3次与第2次相隔24个月,选取连续3次参加体检的

2004及2005届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903名为医学生I组,其

中2004届432名(男生230名、女生202名),2005届471名

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HBsAg和HBsAb感染情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男生227名、女生244名);医学生I组加上连续2次参加体

检的2006届873名(男生430名、女生443名)临床医学专业大

学生为医学生Ⅱ组,合计1776名.选取连续2次参加体检的

2004--2006届外语、市场营销等非医学专业大学生955名为非

医学生组,其中2004届261名(男生88名、女生173名),2005

届263名(男生71名、女生192名),2006届431名(男生115

名、女生316名).每次体检后,学校宣传乙肝预防知识,学生

自愿接种乙肝疫苗.

1.2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HBV标志物

HBsAg和HBsAb,每次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技术股份有

限公司提供,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操作者为同一团队.

1.3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性资

料组间比较采用,检验.分别计算各组每次检测结果中HB—

sAg和HBsAb阳性率,通过姓名、学号等进行一一比对,确定同

一位检测者在第1次与第2次、第2次与第3次中的结果变化,

分别计算各组HBsAg和HBsAb的阴性转为阳性率(简称为阴

转阳率)、阳性转为阴性率(简称为阳转阴率),其中HBsAb阴

性转为阳性的阴性者不包括HBsAg阳性.

次、第2次与第3次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

37.46,63.58,P值均<0.01).

2.2医学生Ⅱ组与非医学生组HBsAg及HBsAb阳性率比较

医学生Ⅱ组HBsAg阳性率2次结果均为5.52%(98/1776);非

医学生组第2次为6.28%(60/955),稍低于第1次的6.39%

(61/95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等于0.01,P>0.05).医学生Ⅱ

组HBsAb阳性率第2次为59.57%(1058/1776),明显高于第

1次的45.27%(804/1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72.82,P<

0.01);非医学生组第2次为48.38%(462/955),高于第1次的

41.99%(401/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等于7.87,P<0.01);医

学生Ⅱ组第2次HBsAb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医学生组的第2次

(X2等于31.54,P<0.01).

2.3医学生I组HBsAg及HBsAb阴转阳率和阳转阴率比较

医学生I组第1次和第2次HBsAg阴转阳率与阳转阴率均为

0,第2次和第3次分别为0.12%(1/858),6.67%(3/45),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00,3.10,P值均>0.05).第1

次和第2次HBsAb阴转阳率为39.35%(181/460),明显低于

第2次和第3次的55.15%(182/330),HBsAb阳转阴率为

12.81%(51/398),明显高于第2次和第3次的4.36%(23/

5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19.32,22.08,P值均<

0.01).

2.4医学生Ⅱ组与非医学生组HBsAg及HBsAb阴转阳率和

阳转阴率比较第1次和第2次体检结果比对,医学生Ⅱ组

HBsAg阴转阳率和阳转阴率分别为0.01%(1/678),1.02%(1/

98),非医学生组分别为0.11%(1/894),3.28%(2/61),差异

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学生HBsAb阳转阴率分别为12.06%

(97/804),15.21%(61/4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等于2.33,P>


0.05);医学生Ⅱ组HBsAb阴转阳率为40.16%(351/874),明

显高于非医学生组的24.75%(122/4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X2等于33.09,P<0.01).

3讨论

多年来,对大学生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标志物报道以入

学时的体检结果分析较多.大多报告显示,大学生毕业时

HBsAg阳性率高于入学时.本文结果提示大学生入学时

的HBsAg阳性率稍高于在校期间,与上述报道相反;笔者认为

是HBsAg阳转阴率高于HBsAg阴转阳率引起的.通过比对发

现,临床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共计3位大学生HBsAg阴转阳,说

明大学生在校期间确实存在感染乙肝病毒的可能.3位

HBsAg阴转阳的学生在检测出HBsAg阳性的前一次体检中

HBsAb均为阴性,因此感染乙肝病毒可能与预防意识淡薄、未

接种乙肝疫苗有关.

临床医学与非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2次HBsAb阳性率均

明显高于第1次,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第3次明显高于第2次,

表明体检与乙肝预防知识宣传活动对大学生预防乙肝实际行

为有明显的作用.有问卷调查表明,大学生的乙肝预防意识与

对乙肝知识的认识程度呈正比,医学专业大学生对乙肝预防意

识明显强于非医学专业.本文结果证实上述调查研究,临

床医学专业大学生HBsAb阴转阳率明显高于非医学专业,HB-

sAb阳转阴率低于非医学专业,表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接种

乙肝疫苗的参与度明显好于非医学专业,这应该与临床医学专

业大学生的医学知识强于非医学专业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

医学专业大学生的第2次与第3次体检结果相比,HBsAb阴转

阳率明显高于第1次与第2次,而HBsAb阳转阴率则明显减

低,说明临床医学专业大学生随着医学知识的增长,对乙肝预

防意识不断增强,接种乙肝疫苗的参与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