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机桶后盖模具设计

点赞:3627 浏览:113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较详细地对塑胶模具中的一些复杂结构提供了新颖的、实用的解决方案:行位中有垂直向上的倒扣时,可采取行位中弹针的脱模结构;行位中产品存在出上下模方向的倒扣时,可采用前模出行位针结构;大行位中还有向下的倒扣时,可采用大行位内斜顶的结构;对于模肉内部产品在型腔内有倒扣时,可利用产品本身的碰穿面实现模肉内弯销脱模结构.

【关 键 词】洗衣机桶后盖;热流道系统;复合模;组合行位结构;多级抽芯

洗衣机桶后盖模具荣获了塑胶模具行业设计领域的最高荣誉---香港模具协会2010年模具设计金奖(HongKongMould&DieCouncilAwards2010---ToolDesignAward).

香港模具协每年一度的注塑模具设计评奖活动是行业内最具权威、最具代表性、行业内参与度最广的活动之一.此洗衣机桶后盖模具因其模具结构大型、复杂以及创新、独特的设计意念,一举夺得了香港模具协会2010年模具设计金奖的殊荣.此模具设计还具有能明显改善模具性能、减低产品成本及提高模具产品质量,以及其设计理念的应为范围广泛,可作为行业蓝本和借鉴等特点.

此制品(图一)为家电类产品,是滚筒式洗衣机桶的后盖,制品胶料为PP+40%CaCo3,缩水率为1.0113,产品外形尺寸较大,胶厚较厚,平均厚度为2.8mm,且骨位繁多,产品结构复杂,四周皆是倒扣,部分倒扣需要采用多级抽芯才可完全脱出,需充分考虑侧向分型抽芯机构设计及其模具动作的安全、可靠性,所以整套模具大型、结构复杂.

此套洗衣机桶模具尺寸1200X940X1114mm,客户啤机吨位为1800T;法兰直径为250mm,容模厚度为700-1500mm;哥林柱间距为1800×1400mm.啤塑周期为小于等于150秒.三款产品的顶部、中间部分各不相同,需充分考虑产品的冷却效果及换款设计.热流道系统设计为可拆分结构,既能单独啤塑,又能与前模组合成一套1+1的模具啤塑.模具抽芯设计,多处使用了组合抽芯机构,机构复杂.浇注系统及冷却回路设计通过Moldflow软件分析及优化,模具成型周期得到了充公的优化提升.


现对此套洗衣机桶模具的主要的结构特点分以下五个方面阐述如下:

一、采用MOLDFOLW软件分析及热流道系统

对于注塑模具来说,进胶方式尤为重要,是决定产品外观质量以及模具啤塑成型周期的一个主要参数.因此,在模具设计前期对此产品进行了严密的Moldflow模流分析及优化,找出合理的入水点位置及热流道板的直径大小,采用3点针阀式热咀进胶,进浇口直径为5mm,入水位置在产口品中部胶位面,入水前后模胶位面把最初的不规则面设计成平面,3点120度均布,如(图二)所示.值得一提的是,此套模具通过独具一格的把热流道设计成可拆分可组合的方式,使此模实现既能单独啤,又能与洗衣机桶前盖组合成一套1+1的复合模具啤塑,以适应不断更新变化的市场需求.主要设计思路是单独设计一套完整的洗衣机桶后盖热流道系统,以及一套完整的洗衣机桶前盖热流道系统,然后通过搭桥的形式设计一组热流道板将前后盖单独的热流道桥接起来,再加上一个复合啤塑的主灌咀.其中的关键点是把单独啤塑的热流道主灌咀巧妙地设计成可活动可互换的零件,使其单独啤塑时作为主进料口,复合啤塑时作为桥接的浇口,从而实现可拆分可组合的热流道系统方案.这亦是此套模具设计新颖、独特的一大亮点.

二、模具大型、结构复杂,多处使用组合抽芯机构

此产品外形较大,周圈全是倒扣,采用的出模方案(图三)是模具的后模四周按上下左右四个方向出四个大行位,行位设计由四边大行位合拼而成,产品内侧的一处小倒扣采用后模内行位的方案出模.出于与另外一套洗衣机桶前盖组成复合模时的空间考虑,两个小行位(行位2,4)设计在左右两边,分别由枝斜导柱作为动力,采用斜导柱的机械抽芯,动作安全且节省空间;两个大行位(行位1,3)设计在上下两边,采用油缸抽芯机构,分别各由一个油缸带动.朝上大行位共有两处行位弹针结构,设计开合模的精确导向定位机构,实现行位中两垂直方向的脱扣动作,安全可靠;朝下大行位中有行位斜顶结构,实现同一行位中有两个不同方向的机构脱扣动作,结构新颖可行;模肉内行位采用内弯销抽芯结构,巧妙利用倒扣附近的碰穿面,使用弯销来进行小内行位的成功机械脱扣,动作巧秒紧凑.

洗衣机桶后盖模具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模具设计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下模四周出行位,由于产品侧面结构复杂,而且在行位上还带有许多小的抽芯机构,因此设计时需对模具运动的先后次序及相关动作行程进行充分考虑.

下面分别对本套模具的几种独特的、创新的抽芯机构作重点介绍与分析.

①行位弹针结构:

朝上的行位1除了倒扣较多、行程较大外,还有两处垂直于行位方向的倒扣(有2处小孔),无法使大行位顺利沿着外侧出模.按传统的设计思路,必须先设计一个单独的小行位使其在大行位动作之前先脱出垂直于行位出模方向的倒扣,因此传统思路会使模具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且动作不安全,既浪费成本又无法保证质量.现在的思路方案是完全在一个大行位内实现两个垂直方向抽芯以简化结构.采用的方案(图四)是在垂直行位出模方向的倒扣处设计行位弹针结构,脱扣动作是利用行位顶面的开模力作用,在模具开模时89#扶针借助弹弓的力量带动行位弹针组件向上运动,87#镶针脱出倒扣;

复位动作是利用合模时89#扶针被上模肉压回,行位弹针组件复位,其中89#扶针在开模及合模的出模及复位中都起到导向作用.

具体的动作分析如下:

开模时:89#扶针借助弹弓的力量带动行位弹针组件向上运动,87#镶针脱出倒扣.

合模时:89#扶针被上模肉压回行位弹针组件复位.(89#扶针同时起导向作用)

对于行位中有垂直向上的倒扣时,可采取此种行位中弹针的脱模结构,此结构既能保证开模时顺利脱扣,又能保证合模时顺利复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