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点赞:4666 浏览:1212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积极心理学是利用心理学已经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以及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能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方向,简而言之,就是一门能够促进人们积极向上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不仅填补了传统主流心理学研究的空白,完善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在心理治疗,以及各层次教育教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从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的目的、要求、基本方法等实际出发,利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阐述在外科学总论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培养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最终使医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 键 词】积极心理学;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

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利用心理学已经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以及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能力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方向[1],该学说起源于20世纪末,以创始人Seligman和Csikzentmihlyo两位心理学家所著《积极心理学导论》的出版为其正式诞生标志.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积极心理学主要是对理想的人类机能进行充分的科学研究,目标是发现能够使个体、团体乃至社会良好发展的影响因素,并利用这些因素来提高进人们的健康幸福,促进整个社会繁荣[2].积极心理学不仅填补了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空白,完善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3],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在心理治疗,以及各层次教育教学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国内学者从21世纪初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对其研究主要集中于积极心理学的缘起及概念、研究领域、意义和跨学科研究等几个方面,但是仍多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4],特别是对于医学生教育实践应用方面,仅限于医学心理学及护理教育等领域[5-7].

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中的必修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在外科动物实验中树立严格的无菌观念并掌握手术基本操作和技能,为学生进入临床实习乃至工作奠定重要的基础.要达到这一目的,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强化预习意识,热情带教,严密组织实验,提高实验效果,开放实验室,严格实验考核等多方面努力[8].在教学方法上,可采用传统的以教师授课为基础、学生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lecture-basedlearning,LBL),也可应用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当然两者也可以相结合应用[9].另外有报道采用情境教学法也可显著提高教学效果[10].此外还有应用形成性评价[11],拓展医学考试模式等多种评价方式来补充单一的考试为最终考核标准以提高教学效果[12].然而无论采用何种方法,始终需要医学生拥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浓厚的学习兴趣,具有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达到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使医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本文拟用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其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目前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以主观幸福感为中心,研究人们对过去、现在及将来的积极情绪体验的特征和产生机制.除主观幸福感以外,爱和快乐等都属于心理学家研究积极情绪体验的热点.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授课为基础,学生被动灌输的教学模式,优点是大班化教学,紧扣教学大纲,传授知识多,知识结构系统有条理,作为一门拥有大量医学知识的课程,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采用这一模式显然是最经济的,然而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有大量的动手机会,从这一角度讲,仅仅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是远远不够的,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PBL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优势在于把学习设定于复杂的而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以自主学习及小组学习为主要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复杂的、真实的或实际性问题,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知识,有助于发展学生自主学习以及终生学习的能力,这其中已然包含了积极心理学的某种色彩.然而受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老师习惯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注重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但却忽略了那些处于较好条件下学生的发展,忘记了在发现学生问题的同时也要去探寻学生们的优点.随着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发展,要求教育心理学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体验,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以改变传统心理学中过分关注于学生们的心理或者行为上存在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应只满足于寻找学生解决问题时存在的不足,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感受,主动去探寻学生的优点,用以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挖掘积极的自身潜能.由于情感及认知是人类精神世界中两个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人的需要、愿望、兴趣与学习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生在积极情感的参与下,就可以取得更好的认知效果;而认知的提高又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这样可以形成正反馈,达到良性循环的效果.总之,教师在外科学实验总论实验教学中,一方面要督促学生学习进步,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积极情感的培养,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及实验操作中来,而不是教师让学生做什么,学生才做什么.只有充分激发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学生情感与认知协调全面同步地发展.

积极心理学在外科学总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积极心理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增强教师心理健康,避免教师职业疲倦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另一个主要内容是积极的人格特征(positivepersonality),主要是研究各类积极人格特征的形成过程和作用,研究重点是人产生积极行为的能力及潜力.在积极的人格特征里,乐观(optimistic)又是研究的重点,因为乐观让人更多看到好的方面,这对于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及教学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外科学总论的教学由临床医学院相应科室的教师讲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还需参加任务繁重的医疗工作.与临床医疗工作相比,教学虽然具有较大的社会效益,但看不到眼前的经济效益,导致部分教师重医轻教.此外,有调查表明,教师为职业疲倦的高发人群.职业疲倦不仅损害教师身心健康,同时也造成教学质量、教育目标和整体学习成就的下降[13].对于这些情况除了在各种待遇上教师应与临床科室同级人员相同以外,还要使教师树立以教为荣的思想,增强教学意识.积极心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积极因素上面,因此要培养教师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能够用一种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通过合理的情绪控制和调节使自己既不由于外部的刺激而引发消极情绪,更不因个人的情绪波动而迁怒学生,继而使积极的情绪在个人的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形成教师积极的人格特征,从而将乐观的情绪带到课堂并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水平和效果,达到教学目的.3积极进行教学评价,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包括其经验是在社会环境中得到体现的,同时环境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实际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特质.社会关系、文化规范、家庭影响等能够支持和发展人的能力及长处,其各种支持系统或组织包括家庭、学校、社会文化条件、语言环境等[14].在学校,积极心理学要求教师不再像传统的课程中把目光仅仅盯在学习成绩上,而要在关注成绩的同时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情感和体验,因此教师需要拓展多样性的教学评价,采用形成性评价、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OSCE)制度等多样形式,避免让“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要转变观念,注重发掘学生各方面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创新精神,激发内心积极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一来,也有利于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可以体验到社会支持的力量,拥有人际交往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进而减少孤独无助等消极情感,增加勇气和快乐等积极的心态.因此,在知识传授之余,教师还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体谅学生面对复杂手术等问题的畏惧和犹豫,理解学生探求医学知识的艰辛与努力,深切感受学生解决问题后的愉悦.此外,教师还要学会赞赏学生的情感、人格与意见,在这种有益的赞赏中,可以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自我认同.同时而来的积极情感体验则可以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不断得到强化,最终形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发挥各方面的潜能,成为一个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人,以达到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

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即用积极教育的方法转化普通学生行为,培养性格自信、心智健全的学生,而不仅仅是关注那些处于某些不利条件下的学生,这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在外科学总论实验教学中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贯穿于多种教学方法之中,重点要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形成乐观向上的人格特质,进行多方面积极的教学评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必将培养出既有丰富的基础及临床知识,又有实践能力,更有使知识及能力得以发挥作用的素质的优秀医学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