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文化节的

点赞:13034 浏览:5621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7-000-02

摘 要田径运动会在学校体育和高等学校校园文化中处于重要地位,以田径运动会组织形式来展示一个学校的体育文化内涵,已经不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基于此,本文从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对学校田径运动会现状进行分析得出传统高校运动会的弊端,指出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文化节势在必行,浅析高校运动会向体育文化节转变的有效措施.

关 键 词田径运动会现状体育文化节对策

体育文化节是指根据社会和国民的需要设立的以开展体育活动为主要目的的节日文化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文化的社会功能.在北京奥运会影响下,各高等学校重视体育文化节的开展,并形成一股“体育文化节潮”.体育文化节活动基本包括:体育节庆、体育健身活动、体育赛事、体育培训项目、体育交流会.学校体育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田径运动会也长期例为学校全年工作计划内的重要的体育盛会,它为提高学校文化内涵,增强大学生体质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电子信息化的迅速发展,大学生的体育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转变,田径运动会的活动内容,不再对他们产生吸引力了.他们对田径运动会往往敷衍了事,只是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以至于观群也越来越少,而丝毫没有体育盛会带来的乐趣和价值,甚至认为学校开运动会就相当于放检测.但这并不能证明举办学校田径运动会已经没有人生价值,应该取消,而是提醒学校要转变对运动会的认识,转变田径运动会的活动内容,以“体育文化节”来代替,并加强对体育文化节的管理和建设工作,让学生人人有参与,个个有团队,再一次回到运动中来,以重新激起他们内心对运动的兴趣,真正体会到我运动,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价值观,从而最终加入“全民健身”与“终身体育”的行列.

一、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的现状

通过对学生问卷调查和采访其他高校资深体育教师的方法,经分析得出:高等学校田径运动会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问题,值得回味与思考.调查结果表明:传统的田径运动会与现代高校体育教育内容构建的思想已不吻合.

(一)重开幕式

从小学到大学,每年举办一届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中的重点.学校开幕式每年一个变化,从学院团委、学生处和后勤等都参与了,在开幕式前要检查表演的节目,要多次进行彩排,即学生参与的也高.但开幕式后就没有几个领导来视察了,整个赛场上就只有运动员和裁判工作人员了.

(二)重竞技

学校为选拔一些优秀的运动员来代表学校参加市、省里的比赛,在运动会项目的设置上几十年不变且偏重于田径运动会,加之受竞技第一的影响,使得运动会无形中成了高水平比赛,这种高强度、高素质、快节奏的比赛已严重地阻碍了很大一部分师生员工参与的积极性,以致运动会期间造成了少数学生比赛、多数学生放检测的现象,师生的参与率都很低,违背了人人参与的原则,不利于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三)重个人

在田径运动会上的项目几乎都是个人项目,校运会成了体育特长生个人表演,而其余的大部分同学则被拒之门外,虽然说重在参与,这种高强度的比赛已经不适应于多数人了,使得校运会逐渐变成了少数人的体育比赛,越办越乏味,不利于全民健身也不利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团结拼搏的精神.

(四)体育课教学与比赛内容脱节

从全国体育教学进行改革以来,全面实行“三自主”选课,几乎没有学生自选田径教学模块,所有学生偏向于小球类,健美操,瑜伽等教学模块,所以田径运动会的比赛内容与大部分教学内容脱节,即不能反映体育教学的效果,又不能真正起到促进和提高体育教学的作用.反而对学生造成了心理压力,对他们的健康不仅未能真正起到促进的作用,还带来了负面影响;


总之,田径运动会的种种不足,导致了大学生对田径运动会失去了兴趣,普遍存在着排斥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新整理高校田径运动会的指导思想、组织形式、活动内容,就成为值得高校体育工作者探讨的一个课题.

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文化节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文化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2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二、针对传统田径运动会的对策

随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改革,高校体育工作也在不断改革、深化,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田径运动会,必须根据新教育改革方向、全面加以变革,设计出科学、简单合理、有效的方法,淡化以往重竞技的指导思想,树立“重能力、人人有参与、处处有活动、人人有团队”的改革主旋律,把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贯穿于“体育文化节”的全过程,充分体现现代大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时间上更充裕,项目上更广泛

学校田径运动会一般进行2~3天,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项目与参与者,也限制了不同爱好者和不同群体的参与,而体育文化节一般是7天左右,可以根据项目设置灵活的安排时间,这样就可以将各种球类、表演、娱乐等项目都包括其中,避免了参赛人数和运动项目少的弊端,为全校师生参与创造了条件.

(二)组织参与的团队更多

体育文化节是结合“重在参与、健康第一”、“兴趣至上”、“育人为本”等理念的一个节日.以往运动会参与的团体大都是以系或分院来进行,而体育文化节就有所不同,以辅导员或班级为单位进行参赛,使参与的人数明显增加使得参与竞赛的群体更为广泛,参与的学生积极性更高,为丰富师生业余生活提高师生身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健身知识教育更能体现校园文化内涵

以丰富校园的文化建设为宗旨,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文化节的系列活动,如体育健身知识讲座、体育知识竞赛等作为一项内容纳入其中,通过不同运动项目应注意的事项、运动中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的做法讲授和健身知识的竞赛,增长了学生们的健身知识,懂得欣赏运动之美、了解体育常识.

三、体育文化节策划方案

(一)指导思想要明确田径运动会改为体育文化节的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适应教育整体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进学生的健康为目标,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们的实际需求,将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教育贯穿始终,提高学生们的健身理念和健身意识,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为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领导思想观念改变

奥林匹克运动会提倡更高更快更强,所以一段时间内人们把学校运动会看成是奥运会比赛模式的缩影,其实奥林匹克运动除了竞技运动,还倡导“体育为人人,人人为体育”的理念,高校体育作为体育文化思想的先导,更应该理解与发掘体育教育文化的内涵,确立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体育意识为主线,将竞技、健身、娱乐、传扬体育文化有机结合,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运动会当中,去体验运动带给他们的身体、心理、社会多方面的感受.

(三)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项目

1.竞技类项目

竞技类项目主要田径竞赛项目为主,将竞技要求较高的项目作为表演项目,充分发挥高水平运动员的能力,塑造学校体育尖子的形象,提高学校竞技体育水平.

2.娱乐类项目

健身和娱乐、运动能力和健康素质相结合为主体,以教学内容为主导的趣味性项目,如多人发羽毛球、多人足球射门、多人篮球投篮、跳绳、韵律操、多人垫排球等.着重发展基本素质和健身素质的普通学生,提高他们的基本活动能力和机体能力,满足部分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的身体活动要求,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对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建立正确的体育审美观和价值观,培养和树立终身锻炼的体育意识.

(四)宣传

在举办“体育文化节”时,还应加强校园体育文化知识的传播,即通过各种途径宣传文化节的主题会徽征集和体育锻炼与健身的知识,举办体育摄影展览等.使整个校园呈现出一派“人人有参与、处处有活动”的景象.

总之,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校体育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田径运动的组织形式已不能适应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目的和要求.因此,“体育文化节”代替田径运动会是顺应时代的需求,满足当下学生在知识、兴趣、健康和能力提高方面的需要,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才能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真正培养出身心健康,并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