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

点赞:26792 浏览:12089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调查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整群抽样结合现场调查方法,选择我市三甲医院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200名和普通科室护理人员200名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其焦虑状态、相关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结果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高于普通科室的护理人员(P<0.01).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社会支持、婚姻状况与患者的焦虑程度呈负相关,生育情况与护理人员的焦虑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护理人员的焦虑呈负相关(P<0.01).结论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高于普通科室的护理人员,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社会支持、积极的应对方式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而生育情况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关 键 词]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3)24-0010-04

护理学是医学卫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医学、学、人文学、社会学等多元化的一门独立学科[1].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以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大、责任重,尤其传染性疾病科的护理人员经常接触传染性疾病患者,在日常工作中不可避免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均增加护理人员的不良感官刺激.焦虑是应激反应中最常见的情绪反应,长期的焦虑状态可诱发多种疾病,影响健康[2].本研究主要调查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的焦虑状态以及影响因素,为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提供理论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2012年8~12月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我市三甲医院的传染性疾病科护士200名为调查对象.入选标准:①毕业院校及专业为全日制中等医学院以上的护理专业,包括中专,并已经取得护士执照;②在感染科从事护士工作超过1年;③年龄≥18岁;④既往身体健康,无精神系统疾病以及其他系统疾病;⑤知情同意,配合调查.排除标准:①未通过职业资格的护士;②临时护理人员;③因身体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此次调查.最终纳入调查的护士共200名.另外选择普通病房护理人员200名作为对照,入选条件除第2条在普通病房工作外,其余与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相同.

1.2调查工具

1.2.1一般资料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调查对象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婚姻情况、月收入情况、生育情况、进入传染性疾病科最担心的问题等.

1.2.2Zung焦虑自评量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3]进行调查,包括20个条目,4级评分法,没有或很少时间有为1分,小部分时间有为2分,相当多时间有为3分,大部分时间有为4分.20个条目的总分为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50分为焦虑,分数越高,焦虑程度越高.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4]调查患者的社会支持情况.共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得分越高说明社会支持越好.

1.2.4应对方式问卷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5]进行调查.包括20个条目,分为积极应对分量表和消极应对分量表.1~12条目为积极应对分量表,13~20条目为消极应对分量表.每个条目后分为不采取记0分,偶尔采取为1分,有时采取为2分,经常采取为3分.

1.3调查方法

所有参与调查的调查员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良好的协调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调查前给予专业培训,明确调查的目的、方法、社会意义,引起调查员的重视.向调查员讲解调查量表的内涵,具体条目代表的具体意义,填写表格时的注意事项,指导用语规范统一.本次调查共发放400份调查问卷,回收400份,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精确概率法.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和普通科室护理人员焦虑水平比较

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得分主要集中在50~69分,其中9例护理人员得分>69分,而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得分主要集中在<50分,无>6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3一般情况与焦虑的关系

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社会支持与患者的焦虑程度呈负相关,婚姻状况、生育情况与护理人员的焦虑程度呈正相关(P<0.05或P<0.01).见表3.

2.4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焦虑因素调查

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导致焦虑的因素中担心被传染的比例最高,其次为担心传染家人、物理化学刺激、缺乏理解和支持等,职业防护知识缺乏的比例最低.见表4和图1.

2.5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与普通科室护理人员社会支持情况

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受到社会支持程度高的比例显著高于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而程度低的比例显著低于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P<0.05).见表5.

传染性疾病科护理人员焦虑相关因素调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统计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6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应对方式与焦虑的相关性

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应对方式中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等积极的应对方式与护理人员的焦虑呈负相关(P<0.01).而消极的应对方式与患者的焦虑关系不明显(P>0.05).见表6.3讨论

焦虑是指一种缺乏明显客观原因的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是人们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焦虑通常情况下与精神打击以及即将来临的、可能造成的威胁或危险相联系,主观表现出感到紧张、不愉快,甚至痛苦以至于难以自制,严重时会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或失调.是由紧张、焦急、忧虑、担心和恐惧等感受交织而成的一种复杂的情绪反应[6].它可以在人遭受挫折时出现,也可能没有明显的诱因而发生,即在缺乏充分客观根据的情况下出现某些情绪紊乱.焦虑状态通常伴有生理变化,主要是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亢进.由于焦虑程度的严重性不同以及个体间的差异,致使这种变化因人而异,但仍有其一致性.居住空间拥挤、环境污染、紧张、工作压力过大均是引起焦虑的常见社会因素[7].

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责包括应用护理程序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进行护理评估,制定护理计划,执行护理措施,进行效果评估;执行基础专科护理常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及相关规章制度;遵医嘱执行口服、注射、其他途径给药治疗及采集检验标本;巡视、观察病情变化,参与重病抢救并记录;对患者、患者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等.护理人员的工作特点责任大、工作量大、压力大、常常不受到重视等,因此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焦虑等不良情绪.目前人的价值的实现以及生活质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护理人员所承担的工作以及责任也逐渐得到重视.有研究显示,在卫生保健行业中,护理是职业压力最大的工作之一[8].护理人员每天接触不同的患者群体,涉及到护士和医生、护士和护士、护士和患者等复杂的人际关系,长期执行轮流夜班的工作方式等,均会给护理人员的身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因此护理工作是一个风险大、压力高、劳动强度大的工作.因此在临床工作中,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具有强健的体魄、过硬的心理素质、良好的应变能力.在以人为本的怎么写作理念下,为了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为了规范护理人员的执业行为,改变护理人员的现状,我国《护士条例》中规定了不同级别医院床护比的比例,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床护比普遍较低.因我国的医疗情况,各大医院存在加床、扩床的情况,医院的床位和护理人员的比例失衡严重,甚至有护工或者临时护士替代护理人员的情况.为了保证工作正常进行,临床护理人员多需要无偿加班加点工作,部分人员存在超负荷工作的情况.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对护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人员在保证正常工作的同时还要抽空学习心得知识和技能.护理人员的身心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容易导致焦虑等负性情绪.

在组织行为学中,由于工作压力而导致心理焦虑,从而影响工作绩效的现象,人们称之为压力效应.长期在高风险科室工作的护士,传染性疾病科室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易传染性,而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又不可避免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等,增加了被传染的几率,因此,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相对心理稳定性较低、敏感性及紧张性高,易造成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在本次调查中,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得分主要集中在50~69分组,其中9例护理人员得分>69分,而普通科室护理人员得分主要集中在<50分与无>69分组.说明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科室的护理人员.另外在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焦虑因素的调查中发现,害怕被传染以及害怕传染给家人是导致其焦虑的前两位因素,这也说明传染性疾病科室患者疾病的特殊性是导致护理人员焦虑的主要原因.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有10个条目,包括客观支持(3条)、主观支持(4条)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条)三个维度.客观支持是指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支援,社会网络、团体关系的存在和参与等[9,10].主观支持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被理解的情感体验[11-13].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个体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存在着差异,有些人虽可获得支持,却拒绝别人的帮助,并且,人与人的支持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个人在支持别人的同时,也为获得别人的支持打下了基础[14,15].在本次调查中,普通科室的护士获得的社会支持显著高于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士,这也说明人们对普通科室的护士的认知度更高.社会上对传染病的误解以及对传染病患者的歧视现象也间接造成对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存在不理解、不支持的情况.在焦虑因素的调查中也显示,其中缺乏理解和支持在所有因素中居第四位.亲人的担忧、家人的阻止,护理人员得到的社会支持少,导致护士缺乏职业安全感,造成心理负担.另外,患者因病情也会产生急躁等情绪,护理人员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爱心,这也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但是在收入上却没有体现出其劳动的价值,这会增加护理人员心理不平衡感.

在本次调查中,年龄大和工作年限长与传染性疾病科室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呈负相关,即年龄越大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越低,而年龄越小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越高.在临床工作中,年轻的护士具有工作学习热情高等优点,但是与高年资的护士相比,其临床经验少,技术水平相对不足,社会经验相对缺乏,在工作中遇到人际冲突或者突发事件时应急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更容易产生焦虑情绪.随着年龄的增长,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逐渐增强,社交网络逐渐增大、个人影响力也逐渐增加,事业家庭相对稳定,这些均有利于降低焦虑情绪.

婚姻状态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在婚的护理人员焦虑情绪低于未婚的护理人员.在婚的人员家庭生活以及家庭收入都更为稳定,具有相对稳定的心理环境,且稳定的家庭成员和相对固定的社交网络,得到亲人、朋友的社会支持更多,这样有利于缓解护理人员的焦虑情绪.生育情况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有孩子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相对较高,这是因为,护理人员多为女性,生育孩子后,要兼顾工作和孩子的教育、老人的赡养等责任,需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角色行为的冲突也会造成焦虑情绪.文化程度越高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越低.这是因为一个人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决定了其面对危机时的心态和表现.高学历的人更容易在面对问题时通过多种渠道获得相关信息,科学地面对问题.低学历的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与高学历的护理人员相比相对较差,多习惯接受别人的观点,面对问题时容易出现盲目焦虑.综上所述,传染性疾病科室的护理人员焦虑程度高于普通科室的护理人员,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婚姻状况、社会支持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而生育情况与焦虑程度呈正相关.

[参考文献]

[1]吴郁燕,陈美娟.分析优质护理怎么写作对本科、大专实习护生职业态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264-265.

[2]杜惠兰,肖迎光.开展优质护理怎么写作示范工程对护士工作压力及焦虑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3):597-598.

[3]杨彦林.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2,18(1):75-76.

[4]BlauwetLA,HayesSN,McManusD,etal.Lowrateofsex-specificresultreportingincardiovasculartrials[J].MayoClinProc,2007,82(2):166-170.

[5]FolkmanS,LazarusRS,Dunkel-SchetterC,etal.Thedynamicsofastresulencounter:Cognitiveappraisal,copingandencounteroutes[J].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1986,50:992-1003.

[6]窦娟花,张要珍,张少茹.不同层次护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前焦虑状况分析[J].护理研究,2013,27(3):600-602.

[7]马佩芬,史慧敏,金蕾,等.甲等医院ICU护士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3):176-178.

[8]李海春.护士工作中的焦虑心理及相应对策研究[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16(1):80-82,120.

[9]轧春姝,邓红.艾滋病病房护士心理健康及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J].天津护理,2007,15(2):70-72.

[10]余婷,胡爱玲,张艳君,等.急诊护士社会支持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现代临床护理,2012,11(12):7-9.

[11]李华英,罗桂英.老年介入手术病人抑郁情绪与社会支持相关性调查[J].护理研究,2006,20(2):483-484.

[12]周涵辉,钟湧江.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人格特征及社会支持研究[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9,15(4):342-343.

[13]翁丽芳,胡丽娟,杨洁芝.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社会支持状况调查[J].护理学杂志(外科版),2009,24(7):32-34.

[14]杜广才,邢爱红,杜清.论社会支持在非家族性2型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J].求医问药,2011,9(1):377-378.

[15]国效峰,薛志敏,赵靖平,等.重性抑郁症共病焦虑障碍的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13(2):221-222,231.

(收稿日期:201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