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土木”建筑历史渊源新探析

点赞:23684 浏览:1074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通过对中国古代土木建筑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中国“土木”文脉形成的地理、生态、文化、技术等历史背景;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论证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以土木为材、应用土工技术和木构体系的原因.对于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土木建筑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古代建筑土木文脉历史背景

一、引言

华夏“土木”历史纵贯古今,流播域外.从上古人类的穴居、巢居,经各个历史阶段,土工建筑和木结构建筑由产生、演化、发展、传承,形成了清晰的“土木”文脉,凝结了灿烂的中华文化,饱含了系统的科技内容,产生了深远的传播影响.时至今日,虽然建筑材料按其组成分为金属材料、硅酸盐材料、高分子材料三大主要系列,建筑结构按其构成划分为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三大主要类型,然而建筑类专业及其学科尚明确冠以“土木”二字.如以大兴土木、土木工程等.这说明,“土木”具有传统的深远意义和现代的科学意义.

国内外一些学者,对中国“土木”文脉虽有研究,但对其渊源的分析还不甚系统、不够深入.人们对中国古代建筑的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征,对其成因各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由于“多木材而少佳石”属自然资源问题;有人认为“缺乏大量的奴隶”是人力资源问题;有人认为中国“在技术上突破了木结构不足以构成重大建筑物要求的局限”是结构技术问题;另有人认为是地理环境问题;更有人认为是经济发展问题等等不一而足.

本文对中国“土木”文脉和流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面、多学科的深入探索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

二、“土木”的历史渊源

中国建筑从起步就与“土木”结下不解之缘,且源远流长.“天生五材”(《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五材即“金、木、水、火、土.”其中“土”、“木”是建筑的基本材料和主要材料,而其它三材料是建筑的辅助材料和次要材料.“土”、“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天然建筑材料,也是中国古代使用最多的建筑材料.与西方古代的石材建筑传统相比,中国古代建筑的鲜明特点是土木为材、土木结构,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1.地理背景

“广谷大川异制,民生其间者异俗”(《礼记·王制》),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华夏大地特定的地理背景密切相关,是依照具体的地貌、地势、地质等因素,因地制宜而产生和发展的.

1.1地貌方面

“上古穴居而野处”(《易·系辞传》),原始初民在自然形成的山洞里居住.后来基于居住天然洞穴的经验,开始探索利用合适地貌挖掘人工洞穴.在黄土地带的台地断崖上掏挖横穴,以及“因陵丘挖穴而处”(《墨子·节用中》),在山坡横向挖穴.

1.2地势方面

始初,人类依地势高低而“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孟子·滕文公下》).在南方多居橧巢,于低洼潮湿地带巢居;在北方多居营窟,于高亢黄土地带穴居.

1.3地质方面

黄土是由砂粒、粘土和一定量的石灰质颗粒组成的混合物.黄土质地细密,粘度较高,有很好的可塑性和很高的粘结性,能将砂等颗粒很好地固结,形成较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黄土的土壤结构呈垂直解理,抗剪切强度较高,易于壁立而不易坍塌.这些都便于洞穴的挖作.

2.生态背景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界中,生存的人类和生长的树木必然服从优胜劣态的生态规律.中国土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存在着深刻的生态背景.

原始的居住形式—穴居和巢居中,就饱含了“土木”生态元素.挖土穴,曾考虑到近水、免淹、防暑、御寒等生态环境;构木巢,也考虑到防毒蛇、拒猛兽、避潮湿等生态条件.

中国古代建筑,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融合生态元素,以创造良好的适居生态条件.例如大屋顶,具有“上栋下宇,以蔽风雨”(《易经·系辞》)及“上反以盖载,激景而纳光”(固班《西都赋》)的生态功效;木构建筑的框架体系,门窗开设灵活,能最大限度增加窗地比,为采光、通风、瞭望创造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古代窑洞,至今在陇东、豫西、陕北、晋中等地仍然可见,其中包含有冬暖夏凉的生态因素.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木构体系,木构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木构建筑需要大量的木材,而广茂的森林资源,正是中国大地慷慨的生态馈赠.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处于北纬4°至53°之间,跨越五个气候带,具备良好的树木生长的生态环境,为华夏建筑提供了充足的资源保证.

华夏“土木”建筑历史渊源新探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此外,“土”与“木”也存在亲密的生态关系,它们相依共存.土为木之母,木为土之华.

3.文化背景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形式.任何民族都有其特点的文化,华夏土木建筑映射着居住在中国大地之上的中华民族深刻的文化背景.重要表现在:

3.1亲恋土木的情结

中华先民很早就在自己华夏大地上,发展了无与伦比的农业文化,将大自然认作自己的母亲与故乡,构架了与自然血肉相连,同构对应的亲和关系,建立了与自然和谐共生、天人合一的时空意识,形成了以“土木为居的大地文化”[6],产生了浓郁的“亲土”情怀和“恋木”情结.

3.2崇拜祖宗的观念

生息在华夏大地上的炎黄子孙,对以黄帝为代表的祖先怀有深情的崇拜.东、南、西、北、中,木、火、金、水、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南方,火也,其帝炎帝;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土也,其帝黄帝.黄帝居中,属土.土者,木之母;木者,土之华.土木之制为祖宗创造,是千古成法,土木不可分离,土木遗制不容更改.因此,中国古代建筑的一个鲜明特点便是以土木为材.

3.3表征形象的文字象形会意的汉字,揭示了中国建筑一定的文化内涵.象形是描摹实物形状的造字方法,属六书之一.例如,反映建筑形貌的“宫”、“室”、“宅”,其甲骨文的字形就是将建筑形状以最简化的图示而表达出来的“字体”[3],它们分别刻画了建筑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形貌特征.至今的建筑图纸就是用平面图、立面图和剖图来全面表达建筑设计的.象意也叫会意,也属六书之一.它是利用已有的字,依据事由加以组合,表示出一个新的意义的造字方法.例如,反映以土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墙、垣、壁、壕、壩(坝)、堰、坯、坊、墰(坛)等;又如,反映以木为材的建筑方面的汉字:材、板、梁、栋、枋、栿、檩、柱、楹、栱、栌、架、檐等.再如,从穴居的“穴”字派生的建筑方面的汉字,穹、窑、窠、窟、窗等.


“土木”的文化背景影响深远,形成有“唯土木是尊”的仿木文化现象.无梁殿、石牌坊、砖塔等砖石建筑,都因袭了大量的仿木成分.北京明十三陵石牌坊就是一个范例,可视为“五间六柱十一楼”的木牌楼的翻版.

4.技术背景

建筑的形成和发展总是与一定的建筑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建筑本身的功能要求是促进建筑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一定水平的建筑技术又是促使建筑功能提高的重要手段.中国“土木”文脉的形成,与“土”、“木”的材质性能、加工手段、建造方法、结构形式、构造特点等技术背景因素息息相关.

4.1土材技术

古人在长期实践中对土的性质有所掌握并加以利用,利用粘聚性,挖穴营窟;利用粘土水合后的流动性和可塑性制造了土坯(人类最早的人工免烧砌块),制成胶泥用作粘结和抹面,进行泥塑(如独乐寺观间阁、灵岩寺千佛殿);利用土质材料的导热性差的特点,作为墙体材料,产生良好的隔热、保温、蓄热的功效;利用土不可燃烧的性能,在对建筑中一些部位的外露木构件实施涂泥防火;古代人们发现土质材料烧结后能显著提高强度、耐水性等改性的特点后,发展了一系列烧土材料,仰韶文化时期就有“烧土地面”,西周已有烧陶、制瓦技术,春秋后期已有铺地砖应用;古人在实践中发现土遇水成泥后具有粘结性能,制成了一些土质复合材料,仰韶文化时期的郑州大河村遗址的墙体就采用了草筋泥和细砂泥抹面,最迟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以粘土、石灰、骨料(砂子、石渣、碎砖等)为原料的三合土,用作地面和地基材料,具有坚固密实、防潮抗碱的效能.

4.2土工技术

4.2.1开挖技术

长期以来,人们不断认识和利用粘土粘聚力强、整体性好、易于壁立的特点,并应用于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建筑的营建之中.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挖穴营窟;战国时期筑城就采取了先挖基槽而后版筑的施工方法;宋代已有大型窑洞的开挖技术.

4.2.2夯打技术

原始社会人们就运用了夯打技术,而后不断发展进步.新时器时代出现了夯打工具石杵,在遗址中发现在经人工夯打过的居住面及分层夯实柱坑回填土的做法;商汤时期,都城亳已有上万平方米的大规模夯土台基;宋《营造法式》记载了筑基之制的施工方法;清《工程做法》记载有大夯灰土筑法和小夯灰土筑法.

4.2.3版筑技术

商代遗址中发现有房屋墙壁采用版筑的方法.西周时期,版筑技术有了新的进展,采用立柱、插竿、橛子等用草绑扎固定夹版(板),在其中填满泥土,以杵夯实的版筑墙体技术.

4.2.4砌筑技术

土坯的砌筑技术在原始社会就已经产生,奴隶社会应用更加广泛,而后不断提高.汉代采用了在坯内加筋(稻草、树枝等),以增强抗拉强度,提高抗弯能力.土坯砌筑技术也为砖砌体打下了一定技术基础.

4.3木构技术

4.3.1加工技术

木加工技术的先进性与时代性是相互对应的,其加工工具和加工工艺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发展,呈现不同的价值.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用石斧、石楔来横截木料,加工方木和板材;用石斧、石锛、石凿等加工榫卯;用石扁铲刨光木材.奴隶社会进入铜器时代,人们用青铜制作了钁、锛、斧、铲、臿、凿、钻、锯、刀等工具,使木构件的截取、平木、穿孔、削制、雕刻等加工工艺得以提高,质量更加精致.封建社会步入铁器时代,铁具的出现极大提高了木材的加工技术,使加工方法得以改进,加工速度得以加快,加工质量得以提高.尤其是尺寸更加精准,雕刻更加精湛.

4.3.2结构技术

人字屋架体现了三角形自由度为零的稳定性原理;由柱、枋、梁、檩、椽等主要承载构件组成框架结构体系,呈现出很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性;木构建筑的柱网多采用均衡对称的布置格局,以保证整体建筑的受力合理性、结构稳定性和空间规整性.

4.3.3构造技术

结构中各联接构件均有承接和承载作用,以斗栱最具特色;木结构联结方式的突出特点是榫卯构造.它使各构件能易于装配、紧密联接、有效制约,使各节点实现紧而不固、刚柔相济、缓冲减震.在施工技术方面,人们很早已经开始利用预制装配技术与起吊搭建技术进行施工.

4.4土木混合结构技术

(1)结构明确分工

土木混合结构的承重部分与围护部分分工明确,其显著特点是“墙倒屋不塌”.木构框架承载屋顶和楼面等荷重;墙体(包括其上开设的门窗等)起着围合空间、保温隔热、防风蔽雨等作用.

(2)材料合理匹配

土木混合结构充分体现了因材致用,各取所长的匹配原则.古人曾根据土、木材料各自的特点,创造了以“木为骨架、土为肉躯”的“木骨泥肌”的墙体,犹似今天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三、结语

中国古代建筑是以土木为始,而后一脉相承,成为中国建筑用材之历史主流,充分体现了土木为材、土木结构的鲜明特点,中国“土木”的历史渊源有着地理、生态、文化、技术等多方面的背景因素,是由一系列历史条件所决定的.这些对于全面了解和深刻认识中国古代建筑史,对现存古代建筑的维护和修缮,以及对仿古旅游建筑的设计和建造,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