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疗效观察

点赞:33431 浏览:1487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8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予以口服艾司西酞普兰10mg,起始剂量1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10~20mg/d;对照组予以口服舍曲林,起始剂量5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50~200mg/d,两组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30.47±9.65)、(21.76±5.13)、(26.28±7.42)、(46.41±15.29)、(27.51±5.92)、(35.42±8.12)ng/L]均较治疗前[(59.86±12.27)、(34.42±6.14)、(42.41±8.53)、(60.08±13.02)、(33.92±7.03)、(43.15±9.17)ng/L]明显下降(t等于3.47、2.89、2.91、2.32、2.20、2.17,P<0.01或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44、2.14、2.25,P<0.05);同时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χ2=5.54,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30.0%)和10例(25.0%),症状较轻,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能明显降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关 键 词]抑郁症;艾司西酞普兰;细胞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210(2013)08(c)-0089-03

抑郁症是精神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严重危及患者的心身健康[1].抑郁症的发病机制较复杂,国内外迄今尚未完全研究透彻,近年来研究发现其发病与细胞因子水平异常紊乱密切相关[2-3].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抗抑郁药,治疗抑郁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但其对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的影响国内外鲜有报道[4].本研究通过观察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白介素(IL)-2、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影响,并进行疗效及安全性观察,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浙江省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精神科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抑郁症患者80例.纳入标准:①诊断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中抑郁发作诊断标准[5];②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17分.排除标准:①感染性疾病、内分泌、免疫和神经系统疾病;②酒精及药物滥用史;③治疗前4周使用过抗精神病药物和抗抑郁药.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方案经我院委员会批准通过,两组患者入组前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予以口服艾司西酞普兰(商品名:来士普,丹麦灵北药厂,规格:10mg×7片,批号101003)10mg,起始剂量1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10~20mg/d;对照组予以口服舍曲林(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规格:50mg×14片,批号100823),起始剂量50mg/d,早餐后服用,根据病情逐渐调整50~200mg/d,两组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并进行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3.1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测定取空腹静脉血3~5mL,3000r/min4℃离心15min(离心半径12cm).取上清血清置于-70℃条件下保存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试剂盒由深圳晶美生物公司提供,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3.2临床疗效标准[6]根据HAMD减分率进行抗抑郁疗效评定.痊愈: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75%;显著进步: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50%,且<75%;进步: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25%,且<50%;无效: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25%.总有效率包括痊愈率、显著进步率和进步率.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t等于3.47、2.89、2.91、2.32、2.20、2.17,P<0.01或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t=2.44、2.14、2.25,均P<0.05).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比较

治疗8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72.5%)(χ2等于5.54,P<0.05).见表3.

2.3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对照组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2例(30.0%),其中食欲下降4例、恶心3例、头晕2例、便秘2例和口干1例.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10例(25.0%),其中恶心3例、食欲下降2例、头晕2例、皮疹1例、腹泻1例和心悸1例,症状较轻,多自愈或经对症处理后症状逐渐自行缓解.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等于0.25,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复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无明显异常变化.

3讨论

近年来的有关抑郁症发病机制逐渐由以往神经递质和神经内分泌激素的研究逐渐转向对细胞因子研究,认为抑郁症患者存在细胞因子水平紊乱通过影响神经递质代谢、神经内分泌功能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引起抑郁,其中IL-2、IL-6和TNF-α是目前研究较多和较活跃的细胞因子[7-8].IL-2、IL-6和TNF-α是一种体内多功能的重要炎症细胞因子,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和TH1淋巴细胞亚群分泌,可激活吲哚胺2,3-双加氧酶,降低脑内5-羟色胺(5-HT)的水平,引起脑内的5-HT代谢异常;同时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导致抑郁的产生[9-11].田博等[12]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和TNF-α水平异常升高,而抗抑郁药物能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使血清细胞因子网络重新达到稳态,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使患者的抑郁症状明显改善.因此,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调节细胞因子平衡失调可能是抗抑郁药物治疗抑郁症的新途径[13].

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消旋异构体,是目前已知最强的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对5-HT的再摄取抑制能力是西酞普兰的30倍,通过对5-HT转运蛋白上的基本位点和异构位点同时作用,这种双重抑制机制提高了再摄取抑制的强度和时间,使得其起效更快,作用更持久,从而使突触间隙的5-HT水平明显增加,从而迅速改善抑郁症状,达到治疗抑郁症的目的.而艾司西酞普兰对肾上腺素能受体、胆碱能受体和组胺受体的无明显的亲和力或亲和力较低,对相应神经递质影响较小,副作用较轻,安全性较好[14].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和舍曲林均是治疗抑郁症患者安全有效的药物,两者的疗效相当,但前者的起效更快[15].许方义等[16]研究也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起效较快,副作用轻,安全性高,是一种治疗抑郁症安全有效的药物.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提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副作用少,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能明显降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使血清细胞因子网络重新达到稳态,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疗效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作用机制与其能明显降低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调节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可能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另外一种作用机制.但由于外周血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存在血脑屏障,外周血血清IL-2、IL-6和TNF-α水平的变化是否与中枢神经系统保持一致,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SchiepersOJ,WichersMC,MaesM.Cytokinesandmajordepression[J].ProgNeuro-psychopharmacolBiolPsychiatry,2005,29(4):637.

[2]MaesM.Thecytokinehypothesisofdepression:inflammation,oxidativeandnitrosativestressandleakygutasnewtargetoradjunctivetreatmentsindepression[J].NeuroEndocrinolLett,2008,29(3):287.

[3]莫煊,党海红,邹韶红,等.抑郁症患者细胞因子与甲状腺激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4):431-432.

[4]魏新贞,王新福,陈会然.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成本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4):2178-2179.

[5]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9-54.

[6]张富,毛庆娟,施万平,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8,18(1):49-50.

[7]HimmerichH,FuldaS,LinseisenJ.Depression,orbiditiesandtheTNF-alphasystem[J].EurPsychiatry,2008,23(6):421.

[8]KimYK,NaKS,ShinKH,etal.Cytokineimbalanceinthepathophysiologyofmajordepressivedisorder[J].ProgNeuropsychopharmacolBiolPsychiatry,2007,31(5):1044.

[9]BasterziAD,AydemirC,KisaC,etal.IL-6levelsdecreasewithSSRItreatmentinpatientswithmajordepression[J].HumPsychopharmacolClinExp,2005,20(7):473-476.

[10]PratherAA,RabinovitzM,PollockBG,etal.Cytokine-induceddepressionduringIFN-αtreatment:theroleofIL-6andsleepquality[J].Brain,Behior,andImmunity,2009,23(8):1109-1116.

[11]刘宇凝,蒋春雷,王云霞.炎症诱发抑郁症:吲哚胺2,3双加氧酶的激活是关键环节之一[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4):2751-2756,2762.

[12]田博,刘彬.抗抑郁药物对抑郁症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6):430-431.

[13]JocaSR,GuimaresFS.Inhibitionofneuronalnitricoxidesynthaseintherathippocampusinducesantidepressant-likeeffects[J].Psychopharmacology,2006,185(3):298-305.

[14]李建华,陈海支,林敏,等.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医药导报,2009,28(10):1277-1278.

[15]王俊仙.艾司西酞普兰与舍曲林治疗脑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3):272-273.

[16]许方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0):80,83.

(收稿日期:2013-06-04本文编辑:张瑜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