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看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

点赞:34750 浏览:1589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重视礼仪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尊重,懂得规范,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本文分析了高校礼仪文化教育效果不佳的影响因素,强调高校应将礼仪文化教育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强化对学生在道德、精神层面的培养和引导,在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同时加强对学生礼仪文化习得效果的考核,方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优秀大学生.

关 键 词:礼仪文化教育;大学生;社会形象

一、当代大学生社会形象分析

社会公众历来对大学生寄予了美好的期望:他们应该是志存高远的高素质群体,是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充满的社会先锋群体;他们拥有高尚的道德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身心素质.

然而,近年来社会公众对大学生的印象发生了颠覆式的改变.有媒体调查显示,75.6%的大学生对自己的形象不满意,公众对当代大学生的评价很不理想,大学生在公众中的形象已经跌到20年的最低点.①近年来,尤其是伴随着90后大学生的毕业,诸如“大学生无知无畏”、“大学生道德有待拷问”、“大学生出现诚信危机”等一系列报道频见报端,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形象不断遭到质疑.“非主流”、“不靠谱”、“自我”、“冲动”“低素质”等标签经常与当代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近日,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问的方式,对即将毕业的80名大学生就“礼仪文化教育与大学生社会形象塑造”这一话题进行了调查.仅有30%的毕业生对自身的形象满意,47.5%的学生对自身的形象不满意,22.5%的学生对自身的形象定位模糊.在“你了解公众对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期望”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只有37.5%的学生了解公众对大学生的社会形象期待,有62.5%的学生不清楚社会公众对自己的形象期待.

人际交往能力差、不尊重他人、不诚信、冷漠、自私自利、道德价值观模糊化等现象常常与当代大学生的言行相伴,这些行为涉及到个人品德修养、社会公德、法律观念等方面,严重影响到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形象,若不加以重视和教育,必然会影响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前途和命运.

二、对高校礼仪文化教育现状思考

礼仪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和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也是一个人思想觉悟、道德修养、精神面貌和文化教养的综合反映.重视礼仪文化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尊重,懂得规范,遵循道德习俗,从而促进人际交往、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大学的礼仪文化教育,应该要求学生做到知礼、学礼、习礼,既要懂得、熟知礼仪文化知识,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还要做到在现实中、行为上合理的运用和遵循礼仪文化规范.

在礼仪文化教育方面,各高校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入学教育、专题讲座、开设礼仪文化类课程等形式践行礼仪文化教育.调查显示,有19%的学生认为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不重要,34%的学生对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持无所谓的态度,在这些学生中,不少人认为在学校只要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即可,其他的教育可有可无,甚至可以忽略.在了解高校礼仪文化教育的效果时,只有15%的学生认为礼仪文化教育效果明显,对自己的影响比较大,55%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一般,还有近30%的学生认为礼仪文化教育对自己完全没有影响.

调查显示,学生对礼仪文化的重视程度不高,高校礼仪文化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校对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尽管各高校都有不同形式的教学安排,然而从教学目标、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主讲教师的安排等方面来看,对礼仪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如礼仪文化教育专题讲座,经常都是临时安排,鲜有提前计划,每学期安排几场,由谁讲,讲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解决什么问题,哪些学生参加、学生是选择性听取还是要求性听取等都未做严格要求.这种临时性的安排,导致讲座经常成为形式,更无法谈及实效.再如,各高校开设的《社交礼仪》、《公共关系礼仪》、《涉外礼仪》、《中国传统礼仪》等课程,大都被安排在了并不受重视的选修课位置;每学期安排32课时或16课时,甚至更少,且大多都是理论教学,而无实践教学;教学形式采取大班教学;上课时间一般在下午七八节或晚上.这导致一些学生抱着凑学分的态度去上课.

(二)礼仪文化教育未体现出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大学的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较强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健全的人格.然而受重视程度、课程性质和教学条件的影响,礼仪文化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陈旧、落后,教学互动性差,理论讲解的比例大大超过操作性技能和技巧的培养,形式性知识传授多于思想道德、文化内涵的教育.学生对礼仪文化课程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兴趣,教师对学生科学精神和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空谈.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形象看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化教育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三)高校对礼仪文化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缺乏理性思考.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高校选取的教材大多讲授以西方社交礼仪为核心的现代礼仪.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符合国际原则的西方现代交际礼仪在我国、在现实中是否完全适用呢?西方礼仪文化教育重视“仪”,中国礼仪文化教育重视“礼”,在道德价值观多元化、模糊化的今天,强化传统道德价值观念,强调礼仪教育的“文化内涵”显得尤为珍贵.中国悠久的传统礼仪文化理应成为高校礼仪文化教育的重点,但现实中往往是西方的现代礼仪文化比例大大超过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礼仪的形式教育大于文化内涵教育.

(四)学生对礼仪文化的理解大多流于形式而忽略内涵.

礼仪文化教育应该既重视形式,更要重视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内涵教育.单看学生的成绩单,发现礼仪文化课程考试的分数都很高,问到学生什么场合怎样和不同的人打交道,他们也会说的头头是到.但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会常常见到大学生言行影响美好形象的举动呢?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学生的个人修养差,对礼仪习得的自觉性较低,没能将在礼仪文化教育中所学的知识真正的内化,没能真正的理解礼仪文化的内涵.三、高校如何更好的开展礼仪文化教育?

正确解读礼仪文化教育的内涵.

礼仪文化是个人内在素质和修养的一种外在体现,其核心是强化人的道德修养,提升人的道德素质.礼仪文化教育不是一般的文明礼貌教育,应向培养拥有健全人格、正确道德价值观念、讲文明、懂礼貌大学生的方向努力.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既注重对学生在礼仪文化规范、规则和仪式上的教导,更要在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正确的理解礼仪文化存在的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把礼仪和文化结合起来.

礼仪文化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高度重视,合理规划.

礼仪文化教育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部分和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应该放在与思想政治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我们可借鉴韩国的方式,将礼仪文化教育作为一系统工程,对学生进行分阶段、有重点,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共同教育.高校不应该仅仅通过一两门课程或者几次讲座完成礼仪文化教育的任务,应合理安排其在每一个年级、每个学期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如对一年级学生,以养成教育为主,加强仪容仪态、校园礼仪、自律礼仪、文明礼貌等方面的教育;对二三年级学生,应加强社交礼仪、恋爱心理礼仪以及校园礼仪之外的其他场所礼仪的教育;对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四毕业生,侧重于求职应聘礼仪、服饰礼仪、化妆礼仪等方面的教育.还可以根据各专业培养目标,有目的的开设相关专业礼仪课程.如英语专业、对外汉语可以开设《涉外礼仪》课程,旅游管理专业开设《旅游怎么写作礼仪》,市场营销专业开设《商务礼仪》等.对于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应该贯穿大学四年礼仪文化教育的全过程.

(三)探索多元化礼仪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手段,合理规划教学内容.

在课程设置上,打破礼仪文化教育类课程只能被定义为选修课、考查课的传统教学思路,结合各专业培养目标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合理确定课程性质.

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努力做到西方礼仪文化与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兼容并蓄.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凝聚着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思想文化和观念形态,核心是道德教育.我们应充分展现和传承传统礼仪文化中积极的、切合当今时怎么发表展要求的一面.

在教学方式上,课堂教学与学术讲座、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可在模拟情景教学、讨论式教学和案例教学上多下功夫;利用多媒体教学条件和网络教学条件,给学生提供更丰富、形象的音频、视频教学素材;也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利用校园实体环境(餐厅、操场、宿舍、图书馆等场合)或相关的校园活动对课程内容精心设计,让学生观察评析身边的礼仪文化现象.

多元化考核礼仪文化教育的教学效果

礼仪文化教育重在效果,既要考核教师教的效果,还要考核学生学的效果.对教师考核可按照其他课程教学质量考评体系和方式进行,如学生评教、督导评教、教学管理部门评教相结合,量化打分.而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传统的“一纸定乾坤”的试卷考核方式已不再适合,我们可以尝试相应改革:


第一,在具体的礼仪文化类课程的考核上,加大日常考核的力度,提高平时成绩的比例.采取日常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日常考核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模拟礼仪活动表现、日常实践活动表现等方面,尤其要重视学生课堂模拟礼仪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表现,以此给出平时成绩,并可以使平时成绩占到总成绩的40%-60%.

第二,将学生礼仪文化教育的综合表现纳入大学生素质拓展体系.《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用于记载大学生在校期间对提高自身素质产生积极影响的重要经历及取得的主要成绩,不包括课堂教学成绩.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中所列的内容共分六个栏目,其中首要的就是“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栏,主要记载学生参加党、团组织的重要活动及在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的表现,证书可以作为学生评优和综合测评的依据,并可直接用于学生毕业求职.这一项的考核先由三方进行评价:个人自评、学生互评和辅导员评价,最后由团支部、党支部给出综合评价.

大学生良好的社会形象不仅能增强大学生的竞争力,还同时映射了他们的社会适应性.高校的礼仪文化教育应遵循“内外兼修、与时俱进”的原则,内涵和外在美兼得,方能培养出具有良好社会形象的大学生.(作者单位:西京学院)

基金项目:西京学院2010年校级科研基金项目“礼仪文化教育与当代大学生形象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