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南疆道路交通的演变

点赞:10395 浏览:442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清早期曾建立的一套行之有效的道路制度管辖新疆地区,随着近代的来临,在内外战乱的影响下土崩瓦解,随着战后的恢复以及帝国主义和内地商贩的经济力量的深入,新疆尤其是南疆地区的道路演变尤其值得关注.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浅要的分析.

关 键 词:新疆;道路;交通

一、文献综述

目前关于新疆近代史方面专门介绍交通问题的书籍和论文利用现有资源可查到的凤毛麟角,而专注于介绍南疆交通演变的可资参考的资源更是几乎没有.涉及到这段历史的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新疆图志》的卷79至卷86的《道路》(第2983页~第3208页).《新疆图志》是成书于晚晴时期的官修地方志,其道路志部分用了七卷展示全疆的道路沿革以及晚晴时期的的状况.其特点是先北后南(南疆部分的主要在81~83卷,包括焉耆、婼羌、轮台、沙雅、温宿等县),最后几卷以表统篇,一目了然.既为志书,有统一格式:各地分县叙述,以县城名为一行,而后分之以大道、馆驿、支路等(每部分叙述完后,必有“以上为等县大道(支路等)等”字样).卷83~卷86为《驿站道里沿革表》,发扬我国传统史学的优良传统,对于新疆地区主驿站的沿革状况用表做一统计,很清晰的反映了清代道路的状况.《新疆图志·道路》可以作为研究清末时期新疆道路驿站情况的第一手资料,但由于其书本身谬误极多,所以使用时应当注意考证辨别.


二、各类近年来编修的地方志,这也是获得各地区交通资料的极佳途径.如《新疆通志》《阿克苏市志》《和田县志》《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概况》等,这些志书多有交通部分的专门篇(如《新疆图志·交通卷》(卷49)、《阿克苏市志·工业交通篇》),还根据年代和类别进行了分类,查起来殊为方便.但由于建国前新疆地区交通发展的滞后,另外各地区间交通的差别,多数交通篇对于建国前部分叙述较少,有些地方志则由于是建国后的新兴县城,所以根本不涉及交通的历史问题.《新疆图志·交通卷》对于全疆的交通沿革和建设记述较为详细,尤其是它正文前有一部分内容为交通大事记,从古至今的新疆交通建设事件按年依次予以简要记述,方便查找.

清末南疆道路交通的演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道路交通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三、探险家、外交官的游记.清末民国时期,各国探险家怀着种种目的进入中国的边疆地区,新疆也是他们所到往的重要一站;而与此同时,随着通商间谍活动的日趋活跃,英俄等国在南北疆各地设置了领事馆.这些探险家、外交官对于新疆政治、经济以及交通状况,都在其日记和沿途记闻中有比较多的记载.这些书以及多数收录在新疆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杨镰等人编译的《西域考古大系》中,其中《英国外交官夫人的回忆录》,日本大古光瑞等人所著的《丝路探险记》对于交通地理状况涉猎极多.

四、近年来的涉及到新疆的一些著作.如谷萢等人主编的《西北通史(第四卷)》,第六节为交通、城镇建设与商业,其中有西域(新疆)地区的交通的专门介绍,重点放在了驿站制度的兴废和南北疆商道方面;段坤等人所编的《新疆与内地关系史》第二章为交通邮电,在第一节公路交通部分提及到了民国时期新疆落后的交通状况;此外还有一本书也值得关注,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史志编纂委员会编修的《新疆古代道路交通史》是“中国公路交通丛书”系列中的一本,在其书的最后一章《清代交通道路的完善(1644~1911)》中虽然重点是介绍清前期的道路交通情况,但了解这些方面对于研究后来帝国主义对新疆渗透以及收复新疆后新疆道路交通制度的演变具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没有其前期的参照,后期的变革更是无从谈起.

南疆驿递制度的恢复

在南疆地区消灭阿古柏势力克服全疆后,清政府开始着手恢复南疆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成立了善后局.善后局重新整修了驿道.从吐鲁番到哈密的南道鄯善东段[1],原有南北两线,南线原是官道,当需要经过风区,如遇大风,则飞沙走石,甚至有人马被刮走.北线虽为小路,但是却可避开风区,只是沿途缺少驿站住房.善后局将北道建设为官道,沿途设立了驿站.[2]善后局还开凿了一些新道,改变了原先路线,凿通新路线,使路程缩短、道路拓宽,成为官商称赞的大道.原先某些河流无桥梁,对于交通产生很大影响,善后局也进行了修筑.

对于驿站的管理,清政府也更为严格.各驿站派有驿书、驿乘,配有马匹车乘,凡有公书文报,不分昼夜雨雪,皆需依照驿站按次到达.如步行日100里上下,驿递日240里,紧急文书昼夜行600里.[3]对于递送途中出现缺损遗失等情况,有详尽的处罚规定.

商贸运输的发展

光绪元年(1875年)清军收复新疆之时,在沿途所设的驿站除了方便了军事运输,对于行旅商客的往来安全也有了保障.自甘肃、陕西、京津以及江浙一带而来的商人,亦尾随清军进疆经商.[4]在南疆时,由于取得最终的胜利,俘获甚多,官兵不惜金钱,花费阔绰,随团商人亦大获其利,由此这种商贸运输持续不断.商人所走路线多为官道,沿途缴纳税负,其往来路线多是自商运南路进入北疆,沿途城镇四下叫卖,其余多数商品运至北疆的商业总部古城、迪化等地他们所经营的商号,然后运输其商品通过哈密-吐鲁番等线,运至南疆地区,有些商人甚至定居于南疆各地进行商品贩卖.[5]内地输入南疆的上平主要是茶叶、布匹、绸缎、日用百货等大宗,商人回返时也会夹带南疆土特产等进入内地贩卖.一些内地商品甚至通过边境口岸输入中亚、印度等地.(作者单位:新疆大学人文学院)

注释

[1]王树、曾少鲁等《新疆图志·道路》(卷71)第2983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版

[2]新疆交通史志编委会《新疆古代道路交通史》第120页,人民交通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3](清)左宗棠撰,刘泱泱等校点《左宗棠全集》(札件)第352页,岳麓书社2011年版.

[4][5]王树、曾少鲁等《新疆图志·道路》(卷71)第3025~3102页,台北文海出版社1964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