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例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

点赞:30468 浏览:1428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58例老年高血压与同期非老年高血压122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组的2级患者多见,高危组与极高危组患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多,危险因素多,血压波动大.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发病情况危急,危险程度大,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多,血压波动大的临床特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应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平稳有效降压.

【关 键 词】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

高血压作为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疾病,其引起的一系列心、脑、血管等并发症更为严重,已极大威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老年高血压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显著增加,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老年人群患病率高达40.4%,比10年前增加了25%[1],并且增长态势还未得到有效遏制.现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58例老年高血压与同期非老年高血压122例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以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

1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老年的定义:≥60岁为老年人.高血压病诊断标准采用1999年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而制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SBP(收缩压)≥140mmHg(1mmHg等于0.133kPa),和(或)DBP(舒张压)≥90mmHg,并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1.2方法使用经校正的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安静态坐位右上臂肱动脉血压,每天测4次,测量时间为7:00、11:00,17:00、23:00.记录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询问其吸烟史;定期查尿常规、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脏超声、胸部X线、眼底检查;必要时作动态心电图、颅脑CT等检查;按照检测结果分析两组高血压分级、危险度分层;记录其靶器官损害、晨峰现象、昼夜节律消失、肥胖与高脂血症等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高血压分级比较其中老年组158例病例中,67例,2级81例,3级10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10例;对照组152例病例中,55例,2级69例,3级28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5例.两组以2级高血压患者最多,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比较其中老年组158例病例中,低危7例,中危38例,高危71例,极高危43例;对照组152例病例中,低危36例,中危52例,高危47例,极高危17例.低危组与中危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少于非老年组,而高危组与极高危组的老年患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比较其中老年组158例病例中,脑血管损害21例,心脏疾病77例,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27例,高尿酸血症16例;对照组152例病例中,脑血管损害6例,心脏疾病38例,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19例,高尿酸血症9例.两组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以心脏疾病最多见,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脑血管损害、心脏疾病、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等指标均比对照组多.

2.4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血压波动情况比较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的高脂血症、晨峰现象、昼夜节律消失、糖尿病、肥胖等危险因素均多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58例老年高血压临床特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高血压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讨论

通过对以上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显示,在两组高血压分级比较中,2级高血压在临床上最多见,一般可达到一半左右,同时与对照组比较,老年组的2级高血压症状更常见,说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病情相对于非老年组患者的病情更严重.高血压的比较中老年组较非老年组多,而3级高血压老年组显著少于非老年组.两组高血压危险度分层比较可看出,低危组与中危组老年高血压患者少于非老年组,而高危组与极高危组的老年患者显著多于非老年组,其主要影响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的各种重要脏器与内分泌腺功能衰退,导致老年人体质等身体各方面素质和抵御疾病的能力迅速降低,使得老年人患上高危性高血压的可能性更高.两组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比较,老年组脑血管损害、心脏疾病、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等指标均比对照组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高,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比非老年组多,应引起重视.两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及血压波动情况比较发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组的高脂血症、晨峰现象、昼夜节律消失、糖尿病、肥胖等因素的数量均多于非老年组,说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血压波动大、不稳定的特征,可能是由于内分泌腺功能衰退后,循环发生改变,自主神经活动紊乱,尤其是迷走神经活性和压力受体敏感性降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紊乱,对血压的调节能力下降,由此导致血压水平升高,脉压增宽,血压昼夜节律消失[3].

从以上临床数据资料分析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具有以下临床特征:发病情况危急,突发事件多;危险程度大;靶器官损害及并发症多;血压波动大.我们应根据这几个特点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老年高血压患者存在多种并发症和合并症,由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程度较重,降压治疗前应做好全面评估,服用降压药要从小剂量开始,根据目标血压和患者耐受性缓慢增加剂量.老年高血压在合并糖尿病或肾功不全时,降压的同时要注意控制血糖,不断关注脑血流降低适时调整药物种类、时间和剂量.用药宜选用长效及缓释剂型,平稳有效的降低整体血压水平,减少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危险.多种药物联合用药,能更好的保护靶器官,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老年高血压病作为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高血压研究的深入,高血压的控制已成为亟需解决的医学课题,因此掌握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征对推动我国老年人群对高血压的防治和临床治疗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