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

点赞:16193 浏览:7008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5-000-02

摘 要新时期,人们在物质生活方面得到满足以后,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也越来越高.旅游是人们满足精神需求的活动之一.文章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对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两种不同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互动发展进行研究,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继承、开拓.以期使得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能够实现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怎么写作.

关 键 词李白文化旅游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研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通过对该方面的研究,能够利于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相结合的进一步研究,为其它地区和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同时有助于深化人们对于文化旅游和休闲体育及其产业的概念、价值、发展原则、理念、发展战略和措施的认识,有利于对李白文化旅游进行整体规划,确立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和整体建设的思路,为李白文化旅游体系建设确立标准.对该方面的研究,能够更好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事业.

一、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旅游研究现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旅游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李白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旅游是一种全新的、知识含量非常高的旅游形式[1].对学者们的研究,概括起来有三类观点:第一,认为文化旅游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第二,认为文化旅游在作为一种具体的旅游产品前提下,特指民俗文化层.第三,认为文化旅游是指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对旅游资源内涵进行深入体验,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类型.其中第三个观点是比较流行的观点.如胡敏羡在《李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综述》中认为:文化旅游是“通过一个能够真正的代表其文化和历史内容的广泛的途径进人其他文化和地区以了解其人民、生活方式、遗产和艺术的一种特定的游览方式”.徐菊凤在总结国内外文化旅游研究的基础上,指出文化旅游是“人们离开他们的日常居住地,为获得新的信息与体验到文化吸引物所在地,满足他们文化需求的一切移动”.

目前,国内关于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文化旅游概念和内容的研究还未形成统一定论,对李白文化旅游的研究更是屈指可数[2].从已发表的学术论文看,主要有:胡敏羡的《李白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综述》;王胜远等的《江油市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业开发模式研究》;张怡的《李白诗歌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模式研究》;屈桂春等的《马鞍山李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析》;吴敏等的《灾后江油李白文化旅游的SWOT分析》.李白文化旅游关联度高、涉及面广、辐射力强、带动性大,具有生态性、可持续性、高附加值等特点,但学界对于李白文化旅游的研究基本上停留在浅层次的文化类资源开发的论述上,这与李白文化旅游的发展实践不相适应,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李白文化旅游的发展.

(二)休闲旅游研究现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不到20年的时间内——自1995年起,开始了每周5天工作制,1999年实施了“五一、十一、春节”三个长检测,2008年又实施了清明、中秋两个小长检测.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休闲成为了国内外许多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休闲体育旅游作为休闲的重要方式之一同样得到了众多学者的青睐.学者们对休闲体育的研究,见仁见智,呈现百花争艳的趋势.经济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第三产业,社会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一种生活方式,哲学家认为休闲体育是一种境界[3].但总体来讲,所强调的休闲体育都是在闲暇时间里进行的,以一定的身体活动形式为手段而产生最佳心理体验的一种有意义的现代生活方式,人们不受限于活动的严格规定,积极追求内在的体验,使个人在精神和身体上都得到休息、放松和享受;休闲体育旅游是人们利用闲暇时间,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以旅游目的地的体育资源及体育设施为基础,达到锻炼、健身、探险、消遣、娱乐等多种目的而参与进行的旅游活动.就笔者目力所及,主要有叶小瑜的《休闲体育旅游市场开发组合策略研究》,张小林等的《西部地区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开发的投融资研究》,陈玉霞的《我省体育休闲、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的研究》,李平的《试论青岛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的开发》,陆元兆的《桂林城市休闲体育旅游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二、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研究

李白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名人.一千多年来,李白其人其诗历久不衰的影响,已大大超过了文学诗歌的范围,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特有的文化现象.他的生平、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他创作的诗歌,是李白文化的原生体[4].从学者们对李白文化结构现有的研究来看,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其中李白精神是李白文化中的核心部分,李白文化的物质层面与行为层面是李白文化的现象.李白是伟大的诗人,更是出色的旅行家,自述“一生好入名山游”,“十五学神仙,仙游未曾歇”.所到之处皆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美丽的传说.因此,李白文化旅游资源既是高品位人文旅游资源,也是令人陶醉的自然旅游资源.

综观国内学者对休闲体育旅游的研究,多是从某一点或某一现象进行探讨.这虽有利于休闲体育旅游开展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解决,但这种孤立和静止的研究问题的方式不利于我们对休闲体育旅游的发展进行整体性和前瞻性的把握.我们认为,“文化和文化学的研究是人类把握世界的独特方式”.从文化和文化学的角度对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人类更加深刻而准确地认识自己,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规律,并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的精神去继承、开拓和创新.本研究以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文化旅游两种不同价值观和价值标准文化的相互碰撞与互动为过程,在其融合过程中,找到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文化旅游差异中的共通性,遵循李白文化与休闲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和精神,从而达到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怎么写作[5].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交叉融合模型.第一个方面,李白文化旅游要逐步的向着休闲体育旅游方向融合.李白文化旅游在自身的表现方面,有着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手法.通过一定的制作手段和虚拟技术等,把文化元素糅合在旅游产品当中,是一个好的发展方向.通过把人文古迹和自然风景融合在真实的景点里面,营造一种全新的创意,从而丰富了休闲体育旅游的内容.第二个方面,休闲体育旅游要向着李白文化旅游渗透[6].只有将二者合理的融合在一起,才能够打造全新的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

其次,延伸融合模型.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可以突破自己原有的发展范围,加入到一个新的范围中,实现文化旅游的休闲体育旅游的共赢.通过把李白文化旅游产业向着休闲体育旅游产业延伸,以自身的文化魅力打造自己的旅游市场,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另外,把休闲体育旅游的怎么写作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得能够在李白文化旅游的范围内有立足之地[7].两大产业通过互相延伸,互相渗透,达到互动发展,促进体育事业繁荣.

第三,重建融合模型.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还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组织活动,实现文旅产业的全面融合.借助于一些节检测日举办一些活动晚会等,使得大量的人口被吸引,从而互相宣传,互相促进.二者在表现的时候,尽量的把自身的东西和对方的东西融合起来,打造全新的表现模式,吸引更多的旅游观光者.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策略

第三产业包括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因此,李白文化旅游和休闲体育旅游是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的[8].关于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首先要把握好创新这一特点.任何事物,想要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长远发展,关键是要有创新性.只有在经营理念方面、产品特色方面、营销手段方面等均有好的创意,有所创新,才能够满足竞争的需求,才能够稳步发展.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的发展,还需要互相带动,互相促进,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发展旅游事业.当然,打造品牌化旅游事业,是必须的发展策略之一.能够打造出在国际上知名的品牌,是更好的发展旅游事业的桥梁[9].同时,还可以采用企业驱动策略.只有企业互相之间有竞争,才会有更大的动力发展.

(三)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关系研究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互动发展关系,处于一种互相促进,互相依赖的一种状态.休闲体育旅游能够为旅游者提供娱乐休闲怎么写作,属于文化产业的一部分[10].而李白文化旅游则可以和休闲体育旅游结合,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而旅游本身是属于一个行业,是有一定的依赖性的,这样的发展才会有动力,有新意.只有将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进行互动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向着旅游事业迈进.


三、结语

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的互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不仅能够促进区域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相结合的进一步研究,为其它地区和城市提供借鉴和参考还能够对李白文化旅游进行整体规划,确立李白文化旅游开发和整体建设的思路,为李白文化旅游体系建设确立新的标准提供有效建议.同时,通过二者的互动发展研究,能够为李白文化旅游与休闲体育旅游产业的互补交融,共同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怎么写作.相信在未来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关于该方面的研究会更加成熟.

★基金项目:本文为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李白文化研究中心项目,课题编号:LB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