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

点赞:30948 浏览:14420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院前急救是指急、危、重症患者进入医院之前的现场(包括灾难事故)或转运途中的医疗救护,包括呼救、现场救护、运送和途中监护等环节.院前急救的任务、对象决定了院前工作的自身特点,它具有社会性广、随机性大、紧迫性强、流动性大、急救环境条件差、病种多样复杂、体力劳动强度大,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不同于院内护理而具有其独特性.

执行急救任务过程中护士的工作流程

执行急救任务前的准备工作:确保急救车厢内的急救设备完好、配件齐全,电量、氧气充足、急救药品及医疗耗材充足.特殊情况,如大型突发事件、公共卫生事件,护士应根据调度指挥中心传达的具体情况增加相应急救医疗设备及药品,如脊柱固定装置、特需的药品.

执行急救任务过程中护士的准备工作:在去现场的途中,护士配合医生通过对讲指导呼救人进行自救、他救.如对心脏病患者、外伤患者等应嘱不要随意搬动患者,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对气体中毒患者、中暑患者则应嘱立即开门窗通风,可把患者移至室外.护士根据具体反馈情况备好所需医疗设备、医疗用物、连接好设备各个导线以备用.

配合医生现场救治:护士在现场要迅速、敏捷主动配合急救医生做好患者的救治,如开放气道、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包扎止血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观察病情,发挥护士的临场应变能力,根据现场情况与医生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的抢救患者.

护士在转运患者途中密切观察病情:急救患者病情多样性、复杂性、危重性,加之现场急救多以对症处置为主,往往不能明确患者的诊断,急救医疗设备资源有限,护士承担的责任增大,护士除认真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外,还须注意观察患者全身情况的变化,如肤色变化、面部表情等.如果发现异常,立即配合医生处置,及时救治患者.

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根据患者不同的病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指导,急救护士在执行各类急救操作的同时,要注重与患者及家属的深入交流,有效识别患者的心理需求,为患者实施有效方式的心理护理.善于运用肢体语言安慰患者,如掖被脚、清洁皮肤,把心理护理融入整个急救过程中,在处置患者过程中,体现对患者的关怀与尊重,做好安慰与解释工作,、提高急救效果.

与医院的交接工作:患者送到医院后,护士应做好与患者家属和医院相关人员的患者病情的交接,如患者的生命体征、急救用药情况,尤其交接好静脉输液情况、各种导管引流情况、外伤处置情况等,并做好交接记录.最后与家属结算急救费用.

返回急救站护士的工作流程

做好药品耗材的补充及急救舱清洁消毒工作:护士及时补充消耗的一次性医疗耗材和药品,为保证下次急救任务做好准备.转运传染性患者,则应严格按传染病消毒原则进行消毒、登记并及时上报信息.每班次结束对急救舱进行常规整理清洁消毒.做好医疗垃圾登记理.

做好急救耗材、药品、急救费用的终端录入:护士执行急救任务后,在每次完成急救任务后及时做好出诊卡记录,及时将药品、耗材录入.

急救护士的业务素质

面对病情复杂、危及生命各类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护工作,现场急救环境经常人群拥挤、声音嘈杂、光线暗淡,转运途中车辆颠簸震动、噪声干扰等,这些不良情况无疑会增加如听诊、吸痰、心电监护、血压测量、静脉穿刺等医疗护理操作的难度.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具备扎实的、广博的、涵盖各专科疾病的专业知识,孰料掌握各种急救专科技术和现代化急救设备仪器的使用,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的实施,才能准确判断病情,实施切实有效的救护工作.

护士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作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医疗设备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精湛的急救护理技能:娴熟的急救和监护技术.急救需要及时有效护理配合,要求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如:建立静脉通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吸痰、导尿、心肺复苏、紧急开放气道、胸外按压、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护理技操作,以及监护、、心肺复苏和心脏电复率等监护技术.而急救车的医疗设备及药品有限,空间狭小,护理工作难度大.急救护士具有熟练的护理操作技术,才能顺利完成急救任务.

较强的病情观察与判断能力: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多变,随时可能出现病情变化等异常情况.急救护士必须细致的观察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避免延误治疗而产生严重后果.护士要具备较强的观察与判断能力,掌握最优先处置原则,对最危及生命的给最优先处置,对监护信息严密观察和准确判断,观察生命体征、皮肤黏膜、引流液的量及性状等有无异常.


果断的处理问题能力:当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护士在准确判断的基础上立即采取恰当的救护措施,尤其是出现紧急情况、医生不在场时,应争分夺秒、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维持患者生命赢取抢救时机,如患者呼吸心跳骤停时,应立即给与心肺复苏.

急救护士的心理素质

随着急救护理学的形成和发展,心理护理对于急重症患者需求的有效性与必需性日见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