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状况

点赞:17926 浏览:817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大学生作为社会群体中相对重要的部分,他们接受教育时间长,文化程度高,大学生就业对社会发展有非常特别的意义.党和政府对就业的高度关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非常可靠的就业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又为毕业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就业市场的形成,为大学生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关 键 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对策研究

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艺术类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硕士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自1999年开始的高校大规模扩招,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当前整体就业形势严峻.艺术类大学生做为特殊专业群体,他们的就业状况有着和普通大学生即相关又特殊的部分,他们的就业环境受中国社会发展的急剧转型,社会结构的转型和产业结构变化影响更大,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一、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

(一)专业性结构矛盾

目前人才市场,艺术类大学生所学专业和具备的能力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是影响他们就业的主要问题.一个方面,艺术类高校热衷于增设当时热门专业或扩大热门专业的招生,热门反映的是当年的情况,蜂拥而至的热门专业大学生在几年后毕业时当年的“热门”可能已成为“冷门”.另一方面,一些普通高校不顾条件,在师资匾乏的条件下,盲目开设学费较高的艺术类专业,培养的艺术人才必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二)不同学历、层次、性别毕业生的就业竞争

从总体来看,提供给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市场对学历、层次的要求在当前有非常明显的提升,增加了对专业研究生的需求量,而本科毕业学生供求则基本饱和,专科生出现供大于求.不同学历、层次和不同性别的艺术类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同时竞争,这就形成了相对高层次、高学历的毕业生之间的竞争,迫使低层次的毕业生就业越发困难.再就是很多单位在招聘时,不管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就提出必须重点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只招男生等过于苛刻的条件,这就会造成大材小用、有才却无用武之地,使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难找到称心的工作.这种结构不平衡的就业需求,浪费了非常大的人力资源.

(三)就业需求的区域差距

艺术属于大众的,但是艺术表演者或者艺术家毕竟是小众的群体,在当前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在扩大,艺术类大学生就受到了相应的限制,直接制约着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产业规模集中在东部沿海一些地区,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而艺术往往与经济挂钩的相对紧密,这就促使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更多地流向发达地区;城乡之间的发展距离,又促使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只考虑城市.

二、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对策研究

发展国民经济,调控经济结构

只有大力发展国民经济才能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中新增更多的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机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问题.各级政府要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提高认识,保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科学发展.

要不断加强对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控,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同时加强中西部地区和中小城市的发展以提高就业总需求,促使人才科学的分配,来减轻当前相对较高的就业压力.就当前看来,大学生就业还没有从“孔雀东南飞”的状况中转变过来,主要是因为我国不均衡的区域经济发展,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等相对落后地区对大学生吸引能力不强.只有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等落后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地区之间的生活、收入差距不断减小,相对落后地区对艺术类人才的吸纳潜力才能更好的发挥出来,艺术类大学生就不会集中的去东部沿海地区及发达的大城市就业.只有这样,才能给每年的艺术类大学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所以说各级政府应该发展国民经济,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控,使我国经济健康、快速增长.

完善艺术人力资源市场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下,艺术类大学生毕业因素中涉及的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发生了变化,均衡合理配置的核心逐渐由原来的计划、分配、定向转变为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给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通道,和更加宽广的选择空间,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己最大的能量.政府部门还要强制地方政府取消限制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地方保护主义,让艺术人才充分发挥自由,公开、公平的在就业市场中竞争.各级政府部门还要采取其他方法和措施,维护大学毕业生就业时竞争的公开、公正,避免由于社会中靠“关系网”、“贿赂”等现象对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不良的影响.建立一整套规范、有效的大学生就业市场运行新机制,许多因素参与其中,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因此,加快与完善高素质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通过市场本身的调控能力,无论在产业分类,部门机构分配,还是艺术类大学生就业的地域环境上合理均衡的配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紧跟市场信息,引导和调控高等院校的艺术教育

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的新的人才市场机制,能够更好的促进高等教育通过市场的调控来建设学科和培养人才,做到人才能够合理的使用和配置.

首先要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和指导,依照国家和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和目标,根据当前国外、国内经济的总体情况和就业形势,引导高等学校中的相关艺术专业根据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来调整自己的专业结构,使艺术类大学生学有所能,更好的融入社会发展中.在目前以教育部为主的教育主管部门在现有高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基础上,要有选择的引进国外成熟、先进的经验,对各高校相关艺术类专业定期进行评估,依据市场变化加以调整,实现高等艺术教育评估渠道和方法的多样化.

其次要控制艺术类专业的扩展速度和招生规模,我国近几年高校对艺术了大学生的扩招,呈现时间上的突进性、规模上的膨胀性特点.这样突进性的扩招必然会带来艺术人才出现空前的拥挤、供不应求的现象,而我们所处的社会发展不会相应实现快速的变化,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也不会出现相应的空缺,也就是说,庞大的艺术类人才的数量与相对稳定的经济水平和社会需求之间不和谐,产生矛盾.所以我们就要从高校对艺术类扩招的规模和速度上进行思考.规范高校对艺术类扩招的行为,制定相应的制度和标准,保证该扩招的扩招,没有扩招能力或者专业饱和的要进行制度上的限制,甚至是停招,使扩招的规模和速度保持与我国社会发展实际、经济增长的水平的相适宜,这样,我们既应国家发展要求实现高等教育的扩张,又能保证高等教育的合理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的平稳进步.(四)制定专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就业鼓励政策

为了拓宽就业渠道,必须要制定专项对艺术类大学生的政策来鼓励大学生到城乡的基层、中西部地区和中小企事业单位就业,并且要鼓励自主创业,还要鼓励各单位和企业积极吸纳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首先,制定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的政策,通过给予艺术类大学毕业生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怎么写作岗位就业补贴选聘招录优惠等政策,鼓励艺术类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一线工作,加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市社区建设及应征入伍.

根据当前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中的难题和参照国外发达国家以前的经济发展及就业问题预测将来我国艺术类大学生将要可能发生的各种困难,分析社会经济发展、高等学校艺术专业建设和艺术类大学生就业之间的联系,以保护大学生就业权益为主要目标,制定新的相应的专门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就业方面的法律和法规,减小目前严峻的就业压力.

(五)艺术类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

艺术类大学生要转变“我们是精英”的思想,要从只要学艺术就一定能够找到一份体面并且高收入工作的错误认识里面解脱出来,要根据就业形式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值.另外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双向选择的双方地位逐渐平等,跳槽、解聘、待业等现象越来越多,已不再是以前的一份工作定终身.艺术类大学生还需要调整就业的心态,应该认识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给艺术类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应该转变狭隘的攀比心理、投机心理、“等、靠”的依赖心理和自卑消极心理等不良就业择业心理,根据个人的理想、性格、学习成绩、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来找适合的岗位,保持良好的信心和勇气面对就业.

艺术类大学生从踏进校门那一刻起就开始观察社会,做职业准备,确定职业理想,在校期间除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外,应有意识、有目的的及早的规划好自己明确的职业目标,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明确努力方向.寻找利于自身发展的新的生长点,理智、客观的寻找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职业.大多艺术类大学生更加富有,他们有着年轻的血液、蓬勃的朝气,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乐观面对自己的就业前景.艺术类大学生要充分发挥大学生敢闯敢干,自主意识强的创业潜能,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益.

总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人才资源对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类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实现艺术类大学生更好的就业对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