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职业为导向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

点赞:12007 浏览:4723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并总结了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新范式主导下改革的特点:专业领域较多、培养目标明确;准入制度严格、注重知识衔接;课程设置强调学术性、突出职业性;优选教学案例,强调实践教学;学业评估机制健全,确保人才质量.以此为借鉴,可从5个方面思考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改革: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特性,明确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调整招生结构,改革招考办法;课程设置以职业发展为取向,教学模式以实践为导向;健全外部保障机制,强化内部保障作用;促进学位与职业的融合,谋求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职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811.5(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11-0080-07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riented Educational Reform and Implications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YANG Xiao-yong1, GOU Zheng-fei1, LU Chang-fen2

(1.P.E. Inst., 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 Gansu China;2. P.E. Inst., H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Hubei China)

Abstract:Based on literature review and logical analysi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features of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features are many areas of specialty, clear training objectives, strict access system, knowledge convergence and profession focusing, teaching cases selected, practice teaching emphasized and plete academic evaluation mechani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talents. Taking the U.S as a reference, the reform of China’s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can be improved from the following five aspects: accurately grasping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features, clarifying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specialty fields; adjusting the enrollment structure, reforming the recruitment approach; setting career-oriented curriculum and practice-oriented teaching model; improving the external guarantee mechani and strengthening internal security function; promot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degree and occupation, and seeking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master of kinesiology and phys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degree; career development

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目的是培养体育职业领域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美国自上世纪90年始培养体育理疗专业硕士,从创办到完善、从单一到多样、从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的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了近20年的探索与发展.目前,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新范式的主导下进行改革并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对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其特征,将可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与改革提供借鉴.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中国知网(CNKI)和英文EBSCO-SPORTDiscus数据库有关国内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文献资料,同时检索了中美培养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体育院校网页并收集了各专业领域的培养方案等教学文件.1.2 逻辑分析法 采用了归纳、演绎、类比、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相关理论和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与论证.

2 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概况

美国高校颁发与体育相关的专业硕士学位包括理科专业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science master’s degrees)、怎么写作型专业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in Service-Oriented) 、数据分析专业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s Degrees in Data Analysis)和人文社会学专业硕士学位(Professional Master’s of Ar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这4大门类.[1]这4大门类涵盖的专业领域包括体育教育(Physical Education;Physical Education Pedagogy;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运动训练(Sports Coaching)、运动管理(Sport Management;Management of Sports Industries;Athletic Administration)、运动伤害防护(Athletic Training)1、运动娱乐休闲与怎么写作(Sport、Recreation and Leisure Services)、青少年体育发展(Community Youth Sport Development)、体育活动与公众健康(Physical Activity and Public Health;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Wellness; Sports Fitness and Health)与残疾人体育(Movement Studies in Disability;Interdisciplinary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学制一般为2 a,强化班为1 a(主要是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

3 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

“在过去20年间,硕士生教育,从文、理硕士,到日益广泛的专业硕士,都出现了根本性的范式变化.新的主导性范式就是以专业实践人员为导向,强调的是技能开发、专业开发和范式目标.等硕士学位以专业教育为主导,以终结性教育为主,以实践为指向”.[2] 近年来,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深受这一范式转变的影响并职业发展为导向.

3.1 专业领域较多、培养目标明确 美国高校体育专业硕士专业领域由上世末的一个体育理疗专业发展到目前包括体育教育、运动训练、运动管理、运动伤害防护、运动娱乐休闲与怎么写作、青少年体育发展、体育活动与公众健康及残疾人体育在内的8个专业领域.这8个专业领域都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而且职业目标非常明确(表1).

体育教育培养学前教育、小学、中学及高中所需的体育教师.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在校实习,学生学习与提高体育教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体育教师所具备的领导素质.[3]

运动训练培养竞技项目、健身运动项目教练员.学生通过运动心理学、运动教练与方法、力量练习与健身训练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教练基本原理.根据自己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可选择撰写学位论文、制定训练计划或课程学习获得专业硕士学位.[4]

运动管理培养体育产业所需的体育企业职业经理人、体育怎么写作产品营销师、体育经纪人、体育运动管理师等高级职业人才.通过市场营销、公共关系学、体育经营与管理等课程的学习与实习重点培养学生的体育经营与管理、营销策划及体育产品的推广等能力.[5]

运动伤害防护培养职业运动伤害防护师.学生在熟练掌握运动人体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等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并通过临床实习系统掌握职业运动伤害防护师所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指导患者通过运动训练科学地改善和恢复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动作和回归社会的能力.[6]

社区青少年体育发展培养社区所需的青少年体育运动指导师(青少年教练员).为了促进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重在培养青少年体育运动指导师的社会责任感、指导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所需的教学、方案制定、实施与评价、团队协作以及志愿者的管理等能力.[7]

体育活动与公众健康培养体质健康管理师这一特殊职业工作人员.通过体育与健康教育的跨学科学习,重点培养学生在娱乐领域、公司、健身俱乐部及非盈利机构的体质健康管理能力.[8]

残疾人体育培养残疾人体育运动的教师.学生将通过运动技能评价、体育活动的修订、行为管理、课程设计与改编、健康计划制定等课程的学习和相关主题的研究来提高指导残疾人参与体育活动的能力.[9]

运动娱乐休闲与怎么写作培养运动娱乐健身指导师、户外体育运动指导师、娱乐活动理疗师等职业人才.[10]

随着运动学和健康学学科的发展与融合,美国正在创建肥胖预防(P in obesity prevention)、健康老龄化(P in healthful aging)和健康生活(P in healthful living)等理科学位门类的体育硕士专业领域.根据2002年美国研究生理事会(2009a)的建议,美国部分体育院校针对传统的体育人文社会学学术型硕士教育进行改革并加强其职业的倾向,为商业、政府或非营利性的部门培养高素质的体育人才.[11]

3.2 准入制度严格、注重知识衔接 根据美国各高校体育硕士的申请程序及要求的分析,可知申请就读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申请者必须已获得学士学位,并为相关职业领域从事实践工作的在职人员.为了保证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质量以及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储备与研究生教育的有效衔接,各专业对申请者本科阶段所修读的课程和职业背景与经历都有着明确的规定.如俄勒冈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要求为:本科所学专业为运动训练科学,而且修读了体育教育的相关课程,GPA(grade point erage)3分以上.通过了加利福尼亚州教育基本技能测试(California Basic Educational Skills Test)或岗前技能培训测试(The Pre-Professional Skills Test).拥有学校体育教学的工作背景与经历,道德品质优良. [12] 北卡罗来纳大学运动伤害防护专业要求本科阶段修读了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或运动学(Kinesiology)、营养学、健康学这6门课程, GPA3分以上.持有运动伤害防护师的资格证书,并出具运动伤害防护计划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申请者近两年内在诊所观察或工作至少已满200 h. [13] 这些规定与要求充分体现了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职业发展”的特性并从生源上保证其质量以培养高质量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3.3 课程设置强调学术性、突出职业性 美国课程设置注重培养体育专业硕士的理论水平、科研能力和突出的实践能力,以应用研究为主,以解决体育实践中的具体问题为主要使命.课程所教授的内容不仅反映了体育专业领域最新的进展还强调了理论的系统性和实践的适应性与运用.譬如:俄勒冈州立大学根据国家教师资格标准和继续教育的要求,为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教育类、专业理论与实践类(中、小学实习、校内实习、体育管理实践)共计65学分的课程.学生修读了规定的课程并取得了学分后可获得初级体育教师资格证.若想获得更高级别的体育教师资格证,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再修读两门课程.印第安纳大学运动管理专业注重传统学科知识的交叉,强调体育科学与商业知识的整合,为学生开设了大量、丰富的课程,主要向学生教授体育学、管理学及金融学的知识并强调交际和组建团队能力的获得.各专业方向的学生首先修读36学分的基础课程,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修读相关的能力提高课程以及3学分的体育管理实习,方可毕业.基础课程包括9学分的专业必修课程和6个模块(管理类、法学类、市场营销类、策略学类、金融分析类及交际学类课程)27学分的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北卡罗来纳大学运动伤害防护专业的学生共需修读20门、50学分的课程,学习运动学、公共健康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学生可通过运动创伤、老龄化创伤以及治疗概况的国际或国内大型数据库创建与管理来学习与提高数据分析与管理的知识与能力.通过制作计算机软件来提高数据的可移植性与组织,熟悉医院赔偿金的数据,保护病历卡的安全和隐私,或研发新政策来迅速处理和控制收集的数据和管理系统.[14]

3.4 优选教学案例,强调实践教学

3.4.1 优选教学案例,跨学科联合教学 案例教学在美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且以课程整合的形式突出了跨学科联合教学的重要性.马里兰大学在给研究生教授“运动学”这门课程时,尽可能的用每一个分支学科的知识帮助学生去理解运动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要求不同学科领域的教师围绕共同设计的跨学科主题向学生讲授运动学的知识.以“攀登珠穆朗玛峰教学”为例:教学团队要求学生去思考一个半身麻痹者攀登珠穆朗玛峰面临的运动学方面的挑战有哪些?首先,团队中教授运动行为学的教师借用运动画册向学生介绍这一运动并引起学生思考:攀登者那用来攀爬的检测腿怎样经得住非常寒冷的环境并如何处理攀爬时所遇到的困难?3次课后,运动生理学的教师为学生讲授有关运动生理学的知识,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与研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鼓励学生尽可能的去讨论肢体功能不全登山者与一个肢体健全登山者的不同.运动心理学教师与学生讨论肢体功能不全攀爬者的动机、个体和整个登山团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团队组建的挑战和个人的心理感受.体育批判性文化教师帮助学生如何表述登山者的经历,要求学生比较肢体功能不全登山者与肢体健全登山者的不同经历,并让学生对残疾人登山而付出的努力进行反思性学习.如“在这恶劣的环境下,冒着牺牲生命的危险去帮助和满足队员的需求以及我们所称谓的‘特技’他们是如何做到的?”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这种主题性讨论会让他们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以及认识到体育运动对全球性主题的意义.

3.4.2 强调实践教学,实践形式多样 美国体育专业硕士教育非常注重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以及专业技能的习得,强调与职业紧密联系的实践教学,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形式,如教学实习、临床实习、项目研究、专题研讨等.北卡罗来纳大学针对运动伤害防护专业的特点,根据同侪互学、体验式学习以及成人学习理论制订了临床教育计划.该计划要求学生除了要修读50个学分的课程外,还需参加5次校内外附属机构的临床实习,以加强学生临床经验和实践技能的获得.授课教师(ATEP Faculty)和被许可的临床指导教师(Approved Clinical Instructors)共同为学生制定轮流实习任务并进行联合指导.学生依据该计划进行轮岗实习,实习地点包括高等院校、中学及康复机构,实习任务包括上下肢重症监护与治疗、医疗器械操作、康复理疗等.

3.5 校内外评价相结合,确保人才质量 为了确保人才的质量、获取民众的信任,美国体育专业硕士生教育建立了校内、校外相结合的综合评价体系,以达到对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考核的平衡,体现专业学位的特色.校内评价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主要为课程学习和专业计划设计或实习报告撰写.譬如霍夫斯特拉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硕士的毕业要求为:①必须修读人文类与自然类的通识教育课程; ②必须修读教育学的核心课程,且平均成绩在3分以上(满分为4分);③在中、小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体育教学或体育教学督导的实习;④建立电子档案,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撰写体育教学实施方案以反映个人的专业能力.满足了以上4点要求学生方可毕业.[15]校外评价强调各体育行业的宏观调控作用,将专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美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要求学生只有完成了各个专业的培养方案或修读了相关课程,才有资格报考由国家(各州)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国家教练员教育鉴定委员会、美国运动学院、美国运动伤害防护教育鉴定委员会等相关协会和院校组织的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各专业领域及考取的职业资格见表2.

4 启示与借鉴

针对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所存在的“人才培养对象与培养目标相脱节、各专业领域培养特色不突出、体育人才市场空点明显、缺少必要的质量评价体系” [16]等问题,借鉴美国职业发展为导向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经验,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理应:

4.1 准确把握专业学位教育特性,合理定位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和规格 “专业学位是培养从事非学术研究的、知识和技术应用部门的从业人员,重点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论文或研究报告表现的是其应用已有知识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从事的工作以应用职业领域为主”. [17]专业学位的“专业(profession)”既不是人们熟悉的学校里设置的“专业”(英文译作“speeialty,或“specialization”) [18],也不是普通意义上的“职业,(trades或occupations),而是一种‘专门职业’,是一种‘有学问的职业’”,它更多的是基于职业标准来设定的,这种职业有其独特的知识领域,有严格的入门标准和鲜明的实践性.[19]但随着职业种类的逐渐增多,并非所有职业领域所需的从业人员都需要通过专业学位教育来培养.专业学位所指的专门职业要求专业学位获得者所从事的职业领域,如医生、建筑师、律师、教师等从业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知识、技术及应用能力和专门职业素养.譬如,一名优秀的医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医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的知识,特别是要具备高超的临床技能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沟通能力等.专门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本质特征,要求专业学位获得者经过课程学习、讨论、实践、训练等环节,不断形成一个高素质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结构、操作能力、职业思维方式.这正是美国体育硕士在招生过程中体现“职业性”,在培养、管理及课程设置等方面注重学生“职业发展”的原因所在.我国自2005年决定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并招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4个专业领域.经过7年的摸索与发展,从试点到全面铺开,从招收在职人员到应届本科生,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奠定了基础并初具规模.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体育院校在制定各专业领域培养目标时主要依据国务院学位办在2006年和2009年下发的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这一“指导性培养方案”只对这4个专业领域提出了总的要求,而各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和相对应的职业领域并未作具体说明.如2009年“指导性培养方案”培养目标为:“培养在体育领域中,掌握坚实的体育基础理论、宽广的体育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体育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只有南京体育学院制定的培养目标还是比较合适,其它院校基本上都是对国家指导性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进行重复描述,并没有进一步细化和形成自己的特色,趋同现象较严重.这反映了当前我国体育人才培养部门对社会所需求的体育人才类型和素质要求把握不准,以至在培养体育硕士时,定位比较模糊” [20].因此,在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重心由学术型教育向专业学位教育转变之际,如何培养技能型、应用性高层次体育人才同时避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体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的趋同和智能结构的同质,需要各培养院校在准确把握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与分析各专业领域所培养人才的规格、智能结构和职业发展并根据本院系的特色与优势来制定各专业领域明确的培养目标.


4.2 调整招生结构,改革招考办法 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涵和本质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对象应具备体育职业领域独特的、较高层次的知识与技能,应招收具有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与执裁及社会体育指导等相关职业经历的考生,经过系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习,提高理论和职业素养并应用知识和技能解决体育实践领域中的实际问题.但从2005-2008年招生的生源结构和比例来看,每年报考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考生大部分来自学校教师,其所占比例超过80%;而教练员、运动员、裁判员、社会体育指导员报考人数较少,所占比例不大.体育教学领域报考比例过大,反映了以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中生源结构不合理、不均衡的现象.2009年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开始在全日制应届本科生中招生,但我们必须要正视应届本科生没有实践经验、没有工作经历的这一现实.因此,各体育院校要根据其发展定位、办学特色和师资及教学条件合理制定招生计划和制度,严把招生质量关,从生源上确保其培养质量.政策上应加以引导和倾斜,吸引更多的优秀体育工作者报考.方法上应借鉴美国体育硕士招生的具体办法,规范招生程序、注重考生已有知识和专业学位教育的有效衔接,加大实践能力的考核力度并考察考生的职业背景和经历,以体现专业学位“职业发展”的特性.如针对少数优秀的教练员、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等优秀体育工作者可实行推荐与考试相结合,对运动训练技能、指导水平等进行考核并加分,招收专业技能突出、品质优良的考生进行培养.

4.3 课程设置以职业发展为取向,教学模式以实践为导向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基础与关键环节,构建新型的课程教学体系成为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必由之路和立教之本.课程设置要充分反映体育职业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的要求,以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为导向,以满足体育职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体育理论与职业素养和实践应用能力提高为核心.各体育院校应根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目标与特性及成人化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构建基础课,专业课、职业发展(专业实践)课三个模块课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既能突显各专业领域的特色,强调学科知识的交叉与融合,又能克服学科壁垒造成的专业知识划分过细与零碎的弊端.基础课程模块应向学生教授解决体育实践领域问题所需的基础理论和方法,系统化、适应性的课程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构建知识体系平台.而学生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知识迁移与转化和实际应用与操作能力的培养,则需要专业课程模块应开设一些能够反映体育科学发展最新动态与实践联系紧密的多学科交叉课程.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化特质,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有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建立可与职业资格认证对接的“职业发展”课程模块,提高研究生职业技能与素养.以模块化课程体系为基础,各体育院校应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调整,增设职业发展性课程、国际性课程和跨学科课程并进行联合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践取向定位需要以实践的方式来达成,这也是与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区别的突出特征之一.同样,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各专业领域研究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获得也需要实践教学的支撑.目前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以学位课程学习与专业实习相结合,但学位课程实践教学取向比较笼统,有待于明晰.因此,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以实践为导向的原则,应紧密结合中小学体育教学、运动队的运动训练与竞赛、社会体育的实践问题,将知识的学习与运用贯穿于教学模式的全过程.教学方法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本、以职业导向为本;推进多位教师主讲、共同负责的“拼盘式”教学;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多运用团队学习、案例分析、现场研究、模拟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1]

4.4 健全外部保障机制,强化内部保障作用 学位论文质量的优劣是我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研究生学业的重要指标.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学位论文的撰写各体育院校有着明确的规定与要求并进行校外送审,但尚未制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生、指导教师、论文评审专家都下意识地把学术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作为参照,这造成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理论化色彩过浓.这一评价方式只注重了学位论文的考核,忽略了课程考核的重要性,而且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的特征也无法彰显.这凸显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初级发展阶段对培养质量评价的不足与缺陷.外部系统的调控作用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宏观保证,要正确认识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社会用人单位以及高等学校在专业学位的发展中应发挥的作用.根据国情和美国相关经验,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当建立以体育院校为本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体育部门和行业领域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监控机制,积极推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与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衔接.

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高校的质量意识和质量保障体系发挥着关键作用.高校重视质量与否,是否建立了质量保障体系,直接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高低.[22]各培养院校,要充分发挥研究生院(部)、体育院校(系)及导师的职能(责),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考核.课程考核要注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归纳问题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核内容全面系统,重点是对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在体育实践中运用能力的考核,而不是只注重书面考试的得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性质属应用性,针对将来所从事的体育教学、体育竞赛管理、社会体育指导等职业应以实践领域的实际问题为选题,强调理论知识和方法的实践应用价值,而不是对某一基本理论本身进行探讨.对论文质量优劣的评价主要看其是否应用了相关专业基本理论和方法在解决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具体问题时的首创性.因此,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与各培养院校应尽快制定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这既为论文评审专家评审论文提供参考,又可引导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各培养院校要引导与鼓励学生要围绕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赛事、社会体育的实践来撰写学位论文,如专题研究报告、运动训练方案研究与设计、典型案例分析、大型体育活动实施方案的设计等.

4.5 学位与职业的融合,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然选择 由于一个成熟专业的科学知识体系往往已被系统、普遍地组合成大学的专业学位课程,修完这些课程的毕业生则是该领域的准专业人员,于是大学的专业学位教育与职业的任职资格就产生了紧密的联系.[23]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专业学位和职业注册相互衔接的配套机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虽然能提高研究生的专业水平,但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和职业任职资格难以接轨,这就阻碍了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要推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其学位与职业的融合.政府人事部门和劳动就业部门应建立相应的政策法规从宏观上进行引导和调控,积极推进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与体育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配套与衔接.体育院校应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加强与体育行业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合作,解决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相关职业资格认证的衔接问题,建立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直通车.各专业领域的培养目标应和体育行业用人标准相统一,调整课程设置与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力求专业培养目标与职业资格条件相对应,学位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考试相结合.这样才能体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衷和职业发展的特性,从而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体育专门人才.

注 释:

1. athletic training:按照字面意思一般直译为运动训练,但按欧美国家athletic training专业的培养目标来看,主要是培养运动伤害防护师(athletic trainer).我国台湾地区将“athletic training”译作“运动伤害防护”.

ching.

[5] MS in Kinesiology - Athletic Administration/Sport Management[EB/OL].http://.hper.indiana.edu/degrees/athleticadminsport-mgt.s.

[6] M.S. in Kinesiology (formerly ESS) in The Graduate School Bulletin: Athletic Training[EB/OL].http://.uncg.edu/kin/grad-m-asters..

[7] M.S. in Kinesiology (formerly ESS) in The Graduate School Bulletin: Community Youth Sport Development [EB/OL].http:// .uncg.edu/kin/grad-masters..[8] MS in Kinesiology - Physical Activity, Fitness and Wellness [EB/OL].http://.hper.indiana.edu/degrees/physactivity.s.

[9] MS in Kinesiology - Adapted Physical Education [EB/OL].http://.hper.indiana.edu/degrees/adaptedphysed.s.

[10] Master of Science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ervices Program[EB/OL].http://.mtsu.edu/rls.

[11]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2009a). CGS professional master’s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initiative[EB/OL].http://.cgs./Default.aspx?tabid等于121.

[12] Graduate Studi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Education: Admission Requirements[EB/OL].http://health.oregonstate.edu/degre-es/graduate/exercise-sport-science/physical-education-teacher-education.

[13] Requirements for M.S. in Kinesiology (formerly ESS) in The Graduate School Bulletin: Athletic Training [EB/OL].http://.uncg.edu/kin/grad-masters..

[14] Fischer, K., & Glenn, D. (2009, Aug. 31). Five college majors on the rise.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LVI. [EB/OL]. http://chronicle./article/5-College-Majors-On-the-Rise/48207/.

[15] Physical Education, M.S: Graduation Requirements[EB/OL].http://bulletin.hofstra.edu/preview_program.php?catoid等于55&poid等于5,285.

美国职业为导向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运动训练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9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6] 高玉英. 新形势下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探讨[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9(3):72-75.

[17]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4-8.

[18]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1999(2):49-52.

[19] 翟亚军,王战军.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主要问题辨识[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5):23-27.

[20] 魏德样. 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调查分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4):6-8.

[21] 汤彩凤,李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0(6):79-81.

[22] 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42-48.

[23] 潘大仁,潘东明,林清泉. 我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国际化发展探析[J]. 高等农业教育,2009(4):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