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

点赞:5483 浏览:2053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窒息后复苏护理的解析,及对复苏过程的详细分析和复苏后相应症状的缓解对策,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因窒息而患各种并发症的几率.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新生儿窒息患者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32例施以常规抢救;实验组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两组患儿抢救护理前NBN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抢救护理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需要总结抢救新生儿窒息过程中的经验,找到最优的窒息后护理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窒息情况的婴儿,采取相应的更适合的措施,减少其因窒息产生后遗症的发生几率,把握新生儿窒息后护理的关键.

【关 键 词】新生儿窒息;窒息护理

新生儿窒息一直是妇产科的一种常见急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或生产后因缺氧发生胎儿呼吸窘迫或呼吸循环障碍,导致新生儿出生时出现呼吸抑制的临床表现.是新生儿死亡及伤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诊断标准为新生儿在娩出后1min内只有心跳而没有呼吸或者未建立规律的呼吸而导致的缺氧状态[1].本文对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3月-2012年3月在本院治疗新生儿窒息复苏患者7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该72例新生儿未患各类代谢疾病,并排除了患感染性疾病死亡的情况.将72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其中实验组40例,胎龄为(38.3±1.7)周;对照组32例,胎龄为(38.2±1.5)周,两组患儿的窒息程度、出生体重、胎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抢救措施,主要为通畅呼吸道、建立呼吸、吸氧、恢复循环、辅助用药、评价和监护等.

1.2.2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抢救措施的基础上配合对症护理.

1.2.2.1保暖护理方法因为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不成熟,易随外部环境温度变化,新生儿对寒冷的反应,是通过去甲肾上腺素释放促进棕色脂肪的代谢而供给热量,即非寒战性产热.因此体温不降,代谢率升高,氧耗也增加,由此氧供应进一步缺如,可加重酸中毒.为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各种复苏措施均应在保暖下进行[2].

1.2.2.2药物护理方法当新生儿窒息经过胸外心脏按摩或者人工呼吸等抢救,心率还是没有恢复时,应该进行药物治疗.脐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掌握好药物剂量.重症窒息新生儿患者往往有很多的酸性中毒现象.为了避免酸性中毒对新生儿严重缺氧引起的窒息,在患儿的脐静脉注射适量的碳酸氢钠、维生素及葡萄糖溶液.

1.2.2.3呼吸道护理呼吸道护理工作主要是进行呼吸道的清洁工作.医护人员在新生儿分娩前,将新生儿口鼻处的分泌物清理干净,分娩后,采用吸管再次进行口鼻分泌物清洁工作.医护人员要掌握好吸管的吸引时间和深度,避免吸管对患儿造成喉痉挛、心跳过快等症状.做好呼吸道分泌物的清洁工作,帮助患儿恢复呼吸.

1.2.2.4后期护理工作新生儿经过上述护理后,慢慢恢复呼吸,出现复苏效果.新生儿窒息恢复后,医护人员要时刻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认真观察并记录新生儿患者的心率、面色、尿量等情况,发现问题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做好保暖护理工作.实行消毒隔离措施,合理运用抗生素,防止病菌感染.

新生儿窒息复苏的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统计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电大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3评价指标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前后均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并进行组间比较,NBNA评分≥35分可判定患儿恢复基本正常,NBNA评分<35分表示患儿恢复较慢.

1.4统计学处理运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各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儿均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两组患儿抢救护理前NBN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抢救护理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常见原因为孕母因素、脐带因素、胎儿因素、胎盘因素、分娩因素等.重度窒息患儿常有混合性酸中毒存在,主要是窒息缺氧后,无氧代谢产生乳酸堆积发展为代谢性酸中毒,同时由于脐带结扎、急性胎盘功能不良、气道阻塞导致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发展为呼吸性酸中毒[3].新生儿窒息为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出生后最常见的紧急情况,必须积极抢救和正确处理,首先使婴儿呼吸道通畅,然后帮助建立正常的呼吸,配合吸氧,使新生儿逐步恢复呼吸,必要时可进行药物治疗,复苏成功后要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监护.在复苏抢救过程中观察婴儿的呼吸、心率、皮肤的颜色是否正常[4].

当对新生儿复苏完毕后,之后的护理也需要重视.首先,需要注意婴儿的相应生理指标,比如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是否恢复正常并且保持稳定.其次,对某些已经发生呼吸系统不良症状、体内酸碱失衡的患儿,更需要密切注意这些症状,有效控制并进行治疗.为保证婴儿呼吸道通畅,医护人员需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内分泌物,直至婴儿肤色转红,正常呼吸.再者,在对窒息婴儿的抢救中,保温也尤为重要.新生儿刚脱离母体时,其体温调节中枢的发育并不完善,而由于母体体温与外界温度有差别,刚出生的婴儿若不进行保温措施,会延长其复苏的反应时间.所以要求新生儿在30~32℃的温度中进行抢救,减少散热,使新生儿体温保持在35.5~37.5℃的最佳体温范围内[5].最后,对于重度窒息患儿,不应急于喂养,应推迟喂奶时间,待婴儿的状况恢复后,再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喂养为最佳.本文两组患儿均抢救成功,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抢救措施的基础上,配合细致的抢救中及抢救后护理,抢救护理后,实验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证明了抢救过程中对症护理措施的有效性.

此外,为了预防新生儿窒息,新生儿父母也应做好相应预防工作,例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便随时发现孕妇或胎儿的异常状况,检查孕妇是否产生了某些病症.其次,更准确地了解胎儿发育情况、胎盘部位、胎位是否正常、羊水量多少等,在产前和产程中做好预防工作.在分娩过程中,孕妇需听医生指导,保证分娩的顺利及新生儿的幼体安全.


在笔者本次实验分析中发现,新生儿窒息后抢救十分重要,然而抢救后护理也十分关键.正确有效并且及时的窒息后护理,可以让新生儿各项机能的恢复速度加快,减轻婴儿的不适感,大大降低后遗症的发生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