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取向的演进

点赞:13054 浏览:562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百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取向不断演进,解放前,研究人员主要按照西方现代体育原理整理发掘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价值”.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加强了对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的领导,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进行了项目化整理.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受到空前重视,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相继经历了项目整理创新、开发利用及现代化讨论以及意义结构的解释演进阶段.百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基本上以现代体育的基本原理为取向的研究其成就是不可置疑的,但并未取得实质性的发展.因此,阐释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结构与价值体系的“意义结构”的新的研究取向将开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新时代.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取向;演进

中图分类号:G85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3-0038-05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重新引起学术界人士的关注,最早大概要追溯到1904年日俄战争期间,日俄战争以日本的胜利告终,从此日本一跃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在寻求日本强盛的原因时,相当一部分人把日本的强大归结为日本大力提倡的“柔道”,于是,学界在寻求“救亡图存”的方策过程中,认识到我国固有的体育形式实用价值时,就开始了对我国固有的体育形式进行整理研究,从保国强种的角度提出了继承和发展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

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取向的演进

1.1解放前:整理发掘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价值”这一时期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其主要特征是运用西方传人的一些现代体育原理去发掘、阐释我国固有体育形式的“体育价值”,按照西方现代体育的组织方式规范、整理我国固有的体育形式,其目的是为我国固有的体育形式争取到在中国现代体育发展中的地位.这一基本特征直到新中国成立,并无实质性的改变.

1.1.1具体体现

1.1.1.1对武术的整理挖掘在这样的背景下,东方的“关公”和西方的“秦琼”打在了一起,形成了80年纠缠盘绕的未解难题.正是在争辩中,武术人开始以科学方法研究武术、用近代西方体育的思想来审视武术,作为改良后的“新武术”受到近代体育理论与方法的指导和改进,在教法上出现了革新.首先,用近代的体育运动原理对传统武术分门别类说明锻炼价值和作用.其次,改变了传统武术教学方法,对传统武术动作进行了整理和规范,由单人教练变为团体教练,并编写教材.在西方体育的影响下,一批体育人士将传统健身术和武术进行一些改造,为其向体育化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历史的推动、文化的冲突,终于进射出了思想火花,中国武术史上第一次振聋发聩地喊出了“国术科学化”的口号.1901年安福系军阀马良(1876~1945)在山西陆军学堂任教习时,他就根据西式体操创编了“拳脚科”和“率角科”,并将其教授给学生,当时被陕西巡抚赵次珊命名为“马式体操”.上世纪初,国内出现了大量的武术即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机构和社团,这些机构都是主要将其宗旨定位在对武术的研究、改造和推广上,其中影响最大的要数霍元甲等人在上海开办的“精武体操学校”(陈公哲、姚蟾伯等在此基础上于1910年发展成精武体育会).精武体育会在继承传统武术的基础上,挖掘整理武术、传播武术,对武术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后来,武术逐渐纳入学校课堂,并于1915年被教育部采纳,“各学校应添授中国旧有武技”,从而使武术被列为学校体育课程合法化.而马良在1911~1914年在山东发起所创编的“中华新武术”也被列为全国各级学校的正式体操课程.“中华新武术”以传统武术为素材,形式上借用了兵式体操的操练特点,分段分解配以口令,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比较适合团体教学与操练.上世纪30年代“土洋体育之争”的一个结果就是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的的科学化改造,成为体育界各级人士的共识,主张从师资、教材和教法三方面促进国术的科学化.1932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的《国民体育实施方案》中的一些决议就体现了按照现代体育的标准改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努力,如组建国术专科学校、组织力量研究武术、调查并整理改良民间旧有体育活动、在各级运动会中增加国术内容等.国民党统治时期,学界借助现代体育对武术进行适当的改造,以适应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其主要标志就是1926年国术馆的成立,和在全国建立国术馆系统.例如,它有自己的思想文化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活动宗旨和目标任务;它有自己的组织体系;建立了一个独立的自上而下的国术馆系统;它有自己的活动内容体系,包括搏击、摔角、劈剑、刺、其他拳术或器械5个大类;它有自己的裁判规则与方法,比如运动员比赛按体重分成5个级别,即:重量级、轻重量级、中量级、轻中量级、轻量级;它有自己的名次录取办法和淘汰措施等等.所以武术的推广从此也能按照现代西方体育的模式召开自己的运动会了.

1.1.1.2对其它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1915年左右,自然主义体育传人中国,人们对体育的认识突破了“体育即体操”的误区,拓展了人们选择体育手段和方法的视野,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提倡和发掘不仅仅局限于武术,开始转向养生保健方法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一些有志之士开始用现代体育来观照传统体育并热衷于推广和改造这类民族传统体育,蒋维乔(1893~1958)对的整理和提倡、王怀琪(1892~1963)对传统养生术的整理和推广等都是这样的例证.1914年,在北京大学任教的蒋维乔写出《因是子法》一书,首先在北京大学提倡“法”,而后风行全国.王怀琪对传统养生术的整理和推广也是其中的代表,他悉心研究《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中国传统养生术,以现代西方体育观点加以整理,与体操相揉合,编成了多套具有民族特色的健身操.他先后发表《订正八段锦》、《易筋经二十四图说》、《分段八段锦》、《八段锦舞》等十余种书籍,很受社会欢迎,曾不断再版.

此外,其它的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也按照现代体育的方式进行了整理,例如踢毽子有了专门的《踢毽术》(潘蛰虹著);放风筝也有了专门的《风筝法》(陈泽凤著,南京中正书局出版)等.也有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按照现代体育的模式召开了比赛.例如1923年长沙就曾举办过类似的“风筝运动会”.从其竞赛规程中,我们完全看到了它那浓厚的近代体育比赛色彩.它对比赛的宗旨、参赛的资格要求、竞赛分组、比赛类别、评分标准和分数等均以现代体育竞赛的方式给予了详细规定.1.1.2主要特征

1.1.2.1现代体育原理是整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基础这一阶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取向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以现代体育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去重新认识和评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体育”价值,其中,对武术认识的变化较为集中地体现了这一点.清末民初,提倡武术者大多将其视为一种“武士兵卒所练习”的实用技术,重在自卫强敌.而到了上世纪20年代之后,更多的人从强健体魄的角度认识到武术的独特价值,武术不再局限于一种实用技艺,而是强调其体育意义,是“最良好之运动方法”,并主张纳入到学校体育中.

1.1.2.2项目化改造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研究取向正是因为现代体育基本原理是认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基础,自然,运用西方现代体育原理来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进行项目化的整理和改造是研究者的主要研究取向.如蒋维乔的《因是子法》在剔除传统养生术中神秘怪异成分之后,力图以现代体育原理和医学原理去说明其方法.在《因是子法》中“原理篇”的“全身之重心”、“与生理的关系”、“与心理的关系”等节中都应用了现代体育和现代医学理论来阐释原理.而国术馆馆长张之江为了更好地对武术进行项目化的改造,其本人于1935年就曾专门到欧洲考察洋体育,以促进国术的科学化地进行项目改造.

1.2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以前:项目整理创新

1.2.1具体体现

1.2.1.1对武术的挖掘整理新中国成立后,原来十分贫弱落后的体育事业立即受到政府的重视,在普及工农大众体育的活动中,民族形式的体育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19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资助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保护和整理民族的文化遗产,发展和繁荣民族文化”.政府还于1953年9月在天津举办了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和竞赛大会(后来被追认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国家体委主任贺龙同志提出要发掘整理发扬光大武术等民族传统体育的主张,以及1956年春刘少奇作出的“国家体委要加强研究,改革武术、气功等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研究其价值,采取各种方法传授推广”等重要指示,对新中国武术及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工作的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1952年国家体委成立后,把武术列为推广项目,并设置了民族形式体育研究会,负责对武术等民族形式体育的挖掘、整理、继承和推广工作.国家体委和一些省、市体委设立了专门武术工作机构,配备了干部.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国家体委在运动司下设武术科,之后又将之升为武术处,负责国家对武术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和武术的普及推广、组织竞赛等工作的开展;并指导各地群众组织的武术活动.这是在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成立之前唯一负责武术工作的部门.1958年中国武术协会成立,从组织上保证了武术运动的开展.之后,多个省、直辖市也相应成立了武术协会或研究会.在党和国家领导人倡导对武术进行研究和推广的同时,体育部门也积极开展对武术的探索.徐英超指出,应该对“打拳、摔跤、刀棍棒等”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新体育很好的一部分”.冯文彬在全国体育总会筹备会议上的报告中也说:“对于国术、打拳、劈刀、刺、骑马、舞蹈等,必须提倡和发扬,对于旧的不适当的,必须经过改造,加以批判选择,做到是科学的,有益于人民健康及生产国防的.”为了便于推广武术,1956~1958年,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整理了《简化太极拳》、《青年拳》、《长拳》及刀、剑、棍、等22项拳术和器械套路,同时,也出版了不少不同流派的武术著作,如《太极拳》、《青年拳》、《绵拳》、《华拳》等.

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武术推广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政府开始对武术发展进行了一些不适当的整顿.1955年,当时任体委副主任的蔡树藩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武术工作根据主观力量和客观情况,目前只能进行一些整理和研究.提出一些与体育有关的对健康有益的又能推行的项目”.这次整顿的后果是一方面加强了对民间武术活动予以限制,“农村中坚决停止发展,原有的武术活动,社会上的一些拳社和武术联谊会等组织则要求“必须停止发展”.民间习武,虽未完全禁绝,但大多转入“地下”.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绝大多数民族、民俗活动被列为封建糟粕而遭受灭顶之灾.另一方面,这次对武术的整顿完全进入体育化发展轨道,武术开展也主要局限在一些由国家整理的“套路”,如简化太极拳和适应学校教学的一些长拳类.为此,国家体育管理部门从西方体育运动简单化、规范化的角度出发,先后组织体育界、武术界的专家研究武术竞赛管理办法,并于1956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运动竞赛制度暂行规定(草案),把武术列为表演项目,武术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历程.1957年,武术被列为国家竞赛项目,开始每年举行全国武术竞赛和表演,同时,国家体委召集有关人士在1958年制定出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进一步促进了武术的普及与提高.1959年出版的《武术竞赛规则》将武术项目进行了分类,此规则引导着武术技术的发展,加强了比赛的竞技性,注重动作外形可比性,易于长拳类拳械项目的发展.

1.2.1.2对其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整理20世纪50年代以来,各级体委和民委,设立机构,加强对民族体育和民俗文化的领导,开展民族体育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地组织专门队伍对民族民间体育进行广泛调查,在各地体育史志中,都列有“民族体育”部类.在各省市体育志基础上,汇编了《中华民族体育志》,收录的民族体育达977项.人民体育出版社组织编写了大型武术丛书“中华武术文库”,其.中包括马明达教授点校的《纪效新书》、沈寿先生点校考释的《太极拳谱》等,这些成果又形成了新的武术论著,在武术发展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另外,还建立了民族体育学术团体,就民族体育的学术问题开展研讨、交流.随后在第一届和第三届全国运动会上也举行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比赛和表演,有力地推动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1.2.2特征分析:项目化整理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对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主要是依据现代体育的原理,进行了所谓“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项目”整理或创新.建国以后,一系列建立在西方体育运动标准下的武术改革,一方面满足了大众体育锻炼的需求,挖掘整理出的许多运动项目成为至今为止公园广场体育锻炼的重要内容,而且也使得学校武术的发展开始进入内容统一化、教学程式化发展的发展阶段.更重要的一点是,一系列的改革极大加快了武术竞赛活动的开展,即建立了在西方体育运动模式下的武术竞赛体制.在规范化的前提下,武术运动开始步入统一标准下的奥林匹克运动竞赛模式,这一模式直接对后来武术的竞技体育化、奥林匹克运动化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从20世纪的50年代末期开始,竞技武术就历史地走进武术发展的主导地位.1.3改革开放以来:项目整理创新——开发利用及现代化讨论——意义结构的解释


1.3.1对民族传统体育的项目整理创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空前重视.为了接续被中断或歪曲的文化传统,抢救面临消亡的文化遗产,1981年,国家体委和国家民委联合制定了“积极提倡,加强领导,改革提高,稳步发展”的十六字方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抓紧进行挖掘、整理、提高和发展,政府推动了编写地方志和武术挖整工作.国家体委组建了“体育文史工作委员会”和“武术研究院”,具体负责指导这两项工作.同时,还恢复了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民间、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得到较快的恢复与发展,促进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

自1985年至1990年短短的5年之中,我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的挖掘、整理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1990年出版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志》中收集到55个少数民族的676个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有301个汉民族的民间体育项目,共计977条目,丰富和完善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体系的构建与整理.此外,这个时期也有上百篇的相关论文发表(如包括武术的理论和教学的研究已超过千篇)以及有关的著作多部:关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搜集和整理的著作,如1982年编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中的体育部分条目,涉及到部分民族传统体育;1985年编写的民族体育集锦;1989年胡小明主编的《民族体育集锦》;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理论研究的著作,如罗廷华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1999年胡小明主编的《体育人类学》中的民族体育部分;1999年曾于久等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等等.经过挖掘整理,我国民族体育之花盛开在华夏大地,引起世界的瞩目一些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超越出民族地域文化的界限,被各个民族所认同、所参与,如抢花炮、射弩、、刁羊、摔跤、秋千等民族传统体育,已被列为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成为具有民族特色,又有完善的竞技规则、较为科学规范的体育活动.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取向的演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3.2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发利用与现代化的讨论

这一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研究,除了继续沿袭“去粗取精”的项目整理、创新外,还呈现出另外两个方面的特征:一是更多的研究关注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社会价值,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方面.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体育的产业化是当今体育界探讨的主题,这个时期,民族传统体育研究者展开了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讨论,但主要集中在民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二是在我国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背景下,我国独具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不得不面对自身的现代化发展问题,因此,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讨论也是这时期关注的热点.如对武术的现代化问题,主要有两种认识,一种是基于现代体育的标准与价值取向来探讨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另一种认为武术的现代化绝不是形式上采用西方竞技体育竞赛方式就是现代化了,武术现代化首先是其理念的现代化.

1.3.3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新取向:意义结构的解释正是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化”的讨论中,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的“文化取向”被提了出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是否就是“奥林匹克化”?按照现代体育模式改造民族传统体育是否就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出路?这些问题的提出,使部分研究者改变了对传统体育文化的审视角度,他们不再按照现代体育的文化取向去审视传统体育文化,而转向研究传统体育的文化意义与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以胡小明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不安于停留在事实的调查、整理,在参考、吸收国外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摆脱“实证经验主义”的研究范式,以某个文化主体的视角去解读该文化体系的“意义结构”,进而揭示这个文化体系在其“生存环境”中的意义与价值,力图避免落入用现代体育标准的认知模式去解释传统体育文化的思维定势,通过“意义结构”的解读,探寻传统体育演进的规律.受以上学者的启发,涂传飞的《农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一个村落舞龙活动变迁的启示》一书,就是持这类研究取向取得的一个成果.该研究以江西南昌县涂村舞龙活动为个案,全面考察了涂村舞龙的历史变迁,试图站在村民的立场,以村民的视角去理解舞龙活动在乡村生活中的意义,体察舞龙活动在乡村生活语境变迁中发生的渐变,整理舞龙活动在涂村变迁的过程和轨迹,揭示舞龙活动与社会变迁的关系和机制,从而解释当前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困境.通过体察与解读,作者提出,涂村舞龙是一种仪式化的文化表现形式,其组织系统、活动流程、活动内容、符号意义,都显现出“舞龙活动”为涂村社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社会再生机制,是乡村社会建构与社会稳定的制度安排.它主要体现在:巩固族群认同、营造共同心理、实施传统教育、区别文化身份、强化社会秩序等方面;这种从总体上去把握、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乡土中国社会发展中的意义与功能,显然同“项目整理”相比,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一个进步.

2、对今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取向的思考:“意义结构”的阐释

有学者指出,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领域中有不少研究总是试图以“理(论)”服人,脱离细致的个案研究而空洞地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宏大”的理论概括.而人类学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要取得实质性发展,必须依靠深入细致的个案研究.近年来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中,虽然个案研究所占比例不多,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这也预示着个案研究将是未来深化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重要突破口;那么,当我们面对一个个精彩纷呈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事项个案时,我们是否仅仅止于把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从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母体中剥离出来“孤立地”进行解释,使其成为“单纯”的体育项目,以此为研究取向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项目特点,就像我们对抢花炮活动的研究,仅仅止于抢花炮是怎么个抢法的,怎么定胜负的等技术性的问题?固然,以现代体育原理的取向来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也有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发展.但是,就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存在范式来说,民族传统体育不仅仅是作为一种体育活动项目而存在的,而是作为一种“总体呈现体系”而存在的,更重要的是它蕴含着深层的意义结构和价值体系等这些更深层的东西.这就说明今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取向不应只是项目化整理,而应该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意义结构的多元性阐释,评估这些阐释,而后从较好的阐释之中得出解释性的结论,从而推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向精细化方向发展.因此,对民族传统体育意义结构的阐释才是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最深刻的阐释,这也就是一切致力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的学者的终极目标.

鉴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而且具有复杂文明进程的国家,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意义结构的阐释时,要包容不同的社会力量,体现汉民族与少数民族互动关系、民间地方模式(小传统)与模式(大传统)的交错、兼顾小社区的个案与大社会(国家)体系的互动关系.例如,有人在对一个村落舞龙活动变迁的研究中,为了能在此个案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该研究将此村落的舞龙活动的变迁置于宋明以后该村落与国家的互动关系变迁等更广阔的视野中进行考察与分析,据此,从理论上归纳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变迁规律和变迁路径.虽然该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规律和路径的思考未必是准确的,但这种面向个案进行理论归纳的尝试可能为后续研究的深化提供了可资借鉴修正的前期研究,这些连贯性的研究应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理论研究的发展.

3.结语

回首百年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其成就是不可置疑的.从其研究取向来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基本上是以现代体育的基本原理为主要价值取向,以进军奥运会、会或是其它形式的比赛为重点.客观来说,这种研究取向推动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与科学化改造.但是,这种研究取向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得以延续的民族文化母体,忽视了民族传统体育在其生存环境中的意义与功能.而对民族传统体育“意义结构”的阐释这一新的研究取向则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主体及其文化背景等视角阐释某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结构和价值体系,势必将开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