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翻译述评

点赞:3036 浏览:1082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影视翻译作为文学翻译的一部分,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过程,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但因起步较晚,并且受到传统翻译研究的轻视,影视翻译领域至今没有一套完整的翻译体系.本文简单介绍了影视翻译的发展及其独特性,希望我国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能重视影视翻译.

关 键 词:影视翻译字幕翻译配音译制

近年来,翻译学科的发展虽日新月异,但总体上的发展并不平衡,呈现出重诗歌、小说、散文等类的笔译或口译,而轻影视类的翻译.影视翻译领域之中至今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翻译体系,其研究方法与理论仍不太明确,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是停留在经验主义阶段.

一、影视翻译研究的发展

西方学者从翻译视角进行影视翻译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末到1960年代初.1956年出版的期刊Lelinguiste/Detaalkundige中的TraductioCinéma一文和1960年出版的杂志Babel的特别版Cinémaettraduction可以说是欧洲最早的影视翻译理论研究.1974年Dollerup发表的文章OnSubtitlesinTelevisionProgrammes首次单独对字幕翻译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英语电视节目翻译成丹麦语时出现的不同种类的错误.


而IstvanFodor则在配音译制领域的研究中是位里程碑似的人物,他的研究可是说是奠定了西方影视翻译理论研究的基础.在其1976年出版的英文著作FilmDubbing:Phoic,Semiotic,EstheticandPsychologicalAspects中,他首次从语言学,符号学,心理学,美学等多个角度综合系统的研究了影视作品的配音译制.书中首次提出了电影译制要在语音,人物性格和内容三方面达到“同步”的观点.

在同年,Titford发表了Subtitling:ConstrainedTranslation.在文中他首次提出了constrainedtranslation这一概念.Titford认为影视翻译译者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受到了影视这一特殊媒介本身的特质的限制.在Titford的理论基础之上,MayoralAsensio,Kelly和Gallardo等学者在其后的研究中将constrainedtranslation这一概念运用到了影视翻译实践中.

1987年,欧洲广播联盟在斯德哥尔摩主办了配音和字幕大会,这是欧洲首次在配音和字幕领域举办的会议.在这次会议的带动下,一系列相关的会议陆续召开,影视翻译的相关出版物也大量涌现.会议的一大成就就是达成了一项非强制性指导方针,旨在推动欧洲各国间配有翻译字幕的电视节目的交流和传播.

上世纪90年代,西方的影视翻译研究开始了其“黄金时代”,影视翻译研究理论有了突破性的发展.1991年,luyken与四位欧洲的影视翻译专家合作出版了OveringLanguageBarriersinTelevision:DubbingandSubtitlingfortheEuropeanAudience一书.该书从专业视角分析了针对影视作品中的语言转换的不同翻译模式,并对欧洲的译制影视作品的数量,人员成本以及受众偏好等都进行了系统而详细的研究.随后在1992年,瑞典字幕翻译家Ivarsson出版了著作SubtitlingfortheMedia:AHand—bookofanArt.这可以说是欧洲第一部全面研究字幕翻译的著作.在书中他详细介绍了字幕翻译的技术发展历程.1998年,Ivarsson又出版了该书的第二版,书中加入了许多如数字技术等新技术下的影视翻译策略与技巧.这两本著作可以说是为欧洲影视翻译研究日后发展的奠定了基础.

1995年以后,西方影视翻译研究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代,相关的理论研究明显增加.其中研究较有成就的有芬兰的Gambier,丹麦的Gottlieb,希腊的Karamitroglou,瑞典的Ivarsson等等.其中Gambier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当仁不让的领军人物.他的研究涉及范围既深又广,对于不同影视翻译模式的如何分类,影视翻译的策略和技巧,影视翻译的受众等等的研究都颇有造诣,影视翻译领域的国际会议也几乎都是由他主持.而Gottlieb可以说是影视翻译领域迄今为止理论研究最成体系的学者.他从语言学的角度对影视字幕翻译进行了详细研究,研究在影视作品中如何翻译习语,在字幕翻译的教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的研究还包括在配音和字幕的英文电影的流行下,丹麦本国语言是如何受到影响的.(康乐82,83)

二、对影视翻译的评价

影视翻译具有翻译工作的一般特征,即不同语言系统的转换.但影视作品字幕的翻译介于笔译与口译之间,因有其独特的生产方式和过程,表现出其独特的个性.影视翻译专家钱绍昌教授于2000年在《中国翻译》第一期上发表论文《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指出:“如今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读者)的数量,影视翻译对社会的影响也决不在文学翻译之下.”(61)钱教授在该文中还指出影视语言不同于书面文学语言的五个特点: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以及无注性,同时结合个人翻译实践介绍了影视翻译的七点经验.

影视翻译述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翻译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函授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根据不同的标准,翻译可以有不同的类型.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所特有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但影视翻译有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等多重的社会交际功能,以及特殊的翻译标准和方法,因此也必须进行独立的研究,才能建立起独立的完整的译学体系和译学范式.影视作品是视觉和听觉等多方面综合的艺术形式,比一般的文学作品更形象、更生动.但同时也因口型、肢体语、语境、时间、空间等方面的因素,制约了字幕翻译.字幕翻译不同于文学翻译或非文学翻译,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时,画面一瞬即逝,观众不能重复观看视频或字幕.但我们在阅读书籍时,则可以回过头去重读前面的部分,可以反复阅读.字幕则是不可逆的,具有瞬时性,这种瞬时性要求翻译的字幕,观众一遍就能看懂.不考虑观众是否能接受翻译字幕这点,是行不通的.

我们知道英语重形合(Hypotaxis),句子中各成分的相互连接常用一定的连接词语,即采用句法手段(SyntacticDevices)或者词汇手段(lexicalEquivalence)等策略来表示出结构关系.而汉语重意合(Parataxis),句子中的成分多依靠语义的贯通、语境的映衬来体现.因汉英两种语言各自的差异,所以在做英汉字幕互译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不同语言的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在影视翻译理论研究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起步可以说相比影视翻译实践更晚,至今尚未有成体系的理论出现.期待我国的学者能够更多的与西方学者加强沟通与交流,学习西方影视翻译的先进理论,扩大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也希望有更多意识到影视翻译重要性的人士投入到影视翻译的实践和研究中来,早日形成我国自己的影视翻译研究理论体系,使影视翻译研究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热点.(康乐86)(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