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语文教学

点赞:4524 浏览:175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我们应该尊重世界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尊重学生认知方式对课程的要求,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模式,使各种学习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最终达到整体优化,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目标.

【关 键 词】资源整合;探究式;学习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常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旧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参与课堂活动,即兴创造,勇于超越目标预定的要求,并处理好“预设”与“非预设”关系,开放教学过程,将教学中生成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其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具体的生活经验,这些潜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在教学中,我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当作教育资源来整合开发,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因素选择学习方法,设定探索方式.

如:教学童话类课文时,让学生自选角色演读课文;对于《草船借箭》、《甜甜的泥土》、《居里夫人的伟大发现》等课文,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自主探究,进行个性化的体验性阅读.这样的探究过程为学生发展多元智慧创造了机会和条件,每一位学生的潜能都获得开发,学生的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都获得展示,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里游刃有余,这样的课堂就是学生津津乐道的学堂.

建构主义认为,最好的感悟方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的介绍和讲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更多地让学生直接接触教材外,还应该改变教材的呈现方式.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的特点,借助多媒体呈现教材,从可视、可听、可感等等各个角度调动学生的感官,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贴近的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他们觉得文本中的人、事、景、物就是自己身边的人、身边的事、身边的景、身边的物,从而激发起与之交往、与之交流的探究兴趣和.

1.多媒体导入,创设情境激、激发探究意识.

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可使汉语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生动、形象、直观,可以使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各种感官都参与活动,容易引起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创设了良好的情境.

如:教学《死海不死》,首先板书课题并用问题激趣:“为什么是死海,却说不死?前后不矛盾吗?”.问题一提出,同学们的双眼充满了疑惑.紧接着迅速播放多媒体课件,伴随着优美动听的旋律,地处巴勒斯坦与约旦交界处的“死海”映入同学们的眼帘,蓝天、白云、绿水,异国他乡的游客深深吸引着同学们.同学们聚精会神地、兴致勃勃地听着,接下来的赏读课文、研读课文、协作探究、成果共享都受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中演示,强化情境,突破重难.

教材的重点段,是全文的主题部分、核心所在,课文重点部分的关 键 词、句、段,是最能集中地表现全文的内容,牵动整篇文章.有所轻,才有所重,既是重点,就得突出.在学生学习动机被激起后,使用多媒体有意识地把学生一步步带入课文描写的情境,让学生感到“情境即在眼前,并结合使用点拨、设疑、对比等方法,引导学生去理解关键语段及文章内容.

新课程语文教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多媒体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如:教学《美丽的西双版纳》时,由于江南水乡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只通过语言文字了解傣族浓浓的民族风俗尚有不足.因此,我在课外收集了众多有关傣家民族音乐、图片、影视片段,再加上优美的文章和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形式,整个课堂充满了傣家少数民族浓浓的生活气息,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和掌握了文章内容.

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与认知的能动作用,鼓励“有主见”的探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路径解决自己认为最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充分自主的情况下,学生必然会充分利用多种学习资源,从多角度、多层次与文本交流.因此,教师要整合开发各种学习资源,为学生的学习交往与相互协作创设和谐开放的探究平台.

整合认知资源,在品读赏析中探究.;探究点是学生学习、研究的关键,为了攻克这一关,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角度与层次进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