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腹泻的护理

点赞:17309 浏览:803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研究引起小儿腹泻的相关因素,总结对小儿腹泻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09年5月~2011年9月收治的312例腹泻患儿的资料,根据312例患儿的不同病情状况进行适当地饮食调整、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结果在312例患儿中,显效56例,占17.9%;有效216例,占69.2%;无效40例(包括重症脱水死亡1例),占12.8%;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7.2%.结论小儿腹泻病因繁杂,临床上应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到对症护理及对因护理,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关 键 词]小儿腹泻;相关因素分析;护理体会;细菌

[中图分类号]R722.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2)09(b)—0144—02

小儿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它是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它的发病率居于第2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发病季节主要以夏秋季节为高,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其原因多是因为细菌、病毒感染所致,也有部分患儿是因为喂养不当、气温变化等因素引起的[2].本文对本院2009年5月~2011年9月入院治疗的312例小儿腹泻患者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患儿312例,其中,女124例,男188例;年龄1个月~7岁,平均年龄5.8个月,其中,2岁以下168例,2岁以上144例.在这些患儿中,并发轻度脱水132例,中度脱水45例,重度脱水3例;伴随有发烧98例,呕吐76例.患病的感染因素包括有:(1)由于滥用抗生素所致的患儿肠道内菌群失调;(2)患儿消化道内发生感染和消化道外发生感染;(3)由于患儿体质虚弱等原因.在本院收治的这些患儿中,感染痢疾杆菌8例,感染大肠埃希菌32例,感染轮状病毒145例,其他病原菌感染127例;添加辅食喂养的患儿有146例,牛奶喂养的有86例,普食喂养的有73例,母乳喂养的有62例;伴随小儿腹泻疾病的过程中,有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有136例,营养不良的有16例,败血症的有4例,佝偻病的有10例.在发病季节上:1~3月62例,4~6月82例,7~9月60例,10~12月108例.


1.2护理方法

1.2.1病情观察观察患儿脱水的程度:过程中要密切注意患儿面色、意识、精神状态、眼窝和前囟门是否有凹陷、口腔黏膜和口唇是否有干燥、有无尿液及尿液的颜色、量、气味,皮肤是否有弹性、哭时是否有泪流出;观察判断患儿是否存在电解质失衡,如低血钾、低血钙等的临床表现;并发症的观察:如果患儿出现腹胀,则应注意患儿有无大便及大便的次数、性质、量,并注意观察其排气情况.如果患儿有呕吐的表现,要观察呕吐的次数、时间,呕吐物的量、颜色、性质、内容物、气味等[3].

小儿腹泻的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护理工作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1.2.2合理饮食治疗患儿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饮食调整:(1)鼓励并提倡母乳喂养,但是过程中要对母亲的饮食情况加以指导,母亲应该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多喝水,注意饮食卫生,缩短给患儿的每次喂奶的时间,这样更有利于患儿的消化吸收,有助于胃肠功能的恢复.(2)对于6个月以上已添加辅食的腹泻患儿要注意辅食的调整,多给予一些易于消化吸收的半流质食物,如汤面、小馄饨、肉末、菜泥等.辅食切不可一次吃过饱,做到少量多次.而6个月以下的患儿需要暂停添加任何辅食.(3)普食的腹泻患儿应注意不要喂养生冷、坚硬难消化的食物,应以清淡为主.(4)对于那些呕吐频繁的患儿,需要禁食6~8h,但是在禁食的过程中不需要禁水,从而达到休息胃肠道的目的.(5)正在牛奶喂养的患儿,应对牛奶加以调整,可稀释牛奶或者减少奶量,或者改用豆浆、米汤、酸奶等其他食物.(6)那些患有病毒性肠炎的腹泻患儿,大多伴有双糖酶缺失,应该暂停给予患儿乳类食品,可以改用酸奶或者豆浆之类食物替代[4].

1.2.3用药护理大多数的小儿腹泻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来的,医务人员应该避免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抗生素滥用.如果患儿在诊治过程中出现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水、电解质紊乱情况时,医务人员需要给予患儿及时静脉补液.补液时要遵照“先盐后糖,先晶后胶,先快后慢”的原则.同时应注意要见尿补钾.补钾过程中要切记将钾盐静脉推注予患儿.补钾的浓度要不超过3‰.补钾的速度不宜过快,禁止静脉推注.在补液的过程中,要定时观察患者补液后反应,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滴数,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同时,也要记录补液后第一次排尿的时间,来估计血容量的补充情况.实时根据患儿的皮肤弹性、精神状态、脱水情况而选择适合的调整治疗方案,做到因病制宜.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口服补液.在使用抗菌药治疗侵袭性细菌引起的腹泻时,要在治疗过程中加用肠黏膜保护剂(思密达)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金双歧)等微生态制剂,从而有利于患儿腹泻的尽快恢复[5].

1.2.4心理护理对于患儿的家属,医务人员要及时说明病情和各项检查、治疗的目的,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工作,消除患儿与家属的疑虑恐惧情绪,取得他们的配合,有助于各项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护士巡视过程中要特别注意那些不会用语言表达的患儿情况,对于他们的病情要更加深入了解,针对各个患儿不同的病情,制定适合他们的合理护理措施,只有做好了护理工作,才能使患儿早日康复.

1.2.5健康教育应该重视防病于未然.要向患儿家属交代预防的重要性.积极向患儿及其家属宣传预防腹泻的知识,如何在饮食生活上做到有效避免腹泻的诱发因素.告知他们母乳喂养的优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更多的还要提醒他们要加强体质,增强锻炼[6].

1.3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1998全国腹泻病防治学术研讨会”中腹泻疗效判断标准,结合小儿特点将腹泻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大类.显效:经过治疗及护理后的72h内粪便性状恢复正常,大便次数与正常同龄儿一致,全身症状消失;有效:治疗护理后72h粪便性状趋于正常,次数有所减少,全身症状有改善;无效:治疗护理后72h各项指标均无好转甚至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