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居正《外科活人定本》学术价值

点赞:4114 浏览:1093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中医外科著作《外科活人定本》共四卷.论治外科病证若干,集方药数十首.全书内容安排有序,结构严谨,论述清楚.强调辨病与病因病机,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辨证结合;该书论治外科病证,临床用药广泛,制方严密;提出内外兼治,膏丹丸散并举,临床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从辨证的观点看,对于本书存在的不足和局限之处也应引起重视.

【关 键 词】 外科活人定本; 外科病证; 方药

《外科活人定本》自问世以来,从未校注过.此次整理,笔者通过查阅《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和万方《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未查到有关《外科活人定本》研究的论文报道.《中国医籍通考》中甚至无此书的书名及内容提要.只有《中国医籍大辞典》对本书作了一点简略介绍,但对其学术价值却未作任何评论[1].故迄今为止,亦未见有关本书的学术研究论文发表.其他中医目录学、文献学、医学史、外科史及外科专著等均未见有关此书的介绍.这种情况可能与本书在中医学医史文献及外科研究领域中没有对本书进行过整理研究和不予重视有关.此次整理研究,笔者拟就《外科活人定本》书内容、主要学术价值及存在的不足与局限之处讨论于下.

1 《外科活人定本》内容介绍

《外科活人定本》为中医外科著作[2].明龚居中撰.全书无序跋,有目录,分为四卷,共约8万字.几乎囊括了所有中医外科的病证.该书主要内容是:卷一首叙调治心法,阐发经义,概述疮疡病因、病机、治则和辨证等,次为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用药性、搽药性、敷药法及外科常用药方,继按图形分述脑发、痄腮毒、发背、骑马痈、对口发、搭手、鬓发、肩发等三十种病证.卷二乃按图形分述赤面疔、蝼蛄三事、赤面疯、上眼丹、下眼丹等五十种病证.卷三述瘿瘤、疮癣、流注、风、杨梅疮诸病及头面、耳、鼻、口舌、牙、喉诸疮症图形.卷四叙述杖疮、折伤、破伤风等疾病及误呑、诸刺、中毒、虫兽伤等.卷末附经验通用方三十二首.

龚居正《外科活人定本》学术价值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外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 学术价值

《外科活人定本》作为中医外科专著,系作者大半生临床经验总结,其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强调辨病与病因病机,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辨证结合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两大基本特点之一,也是中医学的优势所在和精髓实质.《外科活人定本》比较充分地体现了中医这一基本特色.该书重视辨证与病因病机,寒热、表里、虚实、阴阳辨证相结合.其“调治心法”分别作了阐述.是书以痈疽为例,指出发病原因乃内有郁热蕴蓄,外感湿热侵淫,致气血壅滞而成.临床需根据各种表现特征,以辨别痈疽、疔疮、疖癣等外科诸病之归属,再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认真进行阴阳、虚实、寒热辨证.指出“凡治痈肿,先辨虚实,不过阴阳二症而已.发于阳者为痈,为热为实;发于阴者为疽,为冷为虚.”而对于外科病证的善恶、顺逆和预后及医嘱该书也都一一作了阐述,十善症候为眼明语真,饮食不减.身无潮热,红色肿起.盗汗无侵,不烦不渴.脉洪应指,痛不可忍.药攻即出,颜色如常.“十恶症候为”眼花乱语,饮食呕吐,浑身潮热,疮口黑色,盗汗不止,心烦口渴,痰涌咳嗽,不痛不红,大便泄泻,臭不可闻.这些论述语言朴素,简明扼要,对于外科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2 内外兼治、颇切实用 《外科活人定本》一书著者大半生精心专攻外科,临床随证施治,通常达变,疗效显著.本书刊刻者序言“外科活人定一书,出自龚应园先生所著,一方一论皆为独得.”他根据多年临证经验,撰写外科论治若干,集方药数十首.全书内容安排有序,结构严谨,论述清楚.而本书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机、诊断和鉴别诊断、治法和用药及禁忌等方面的论述,既十分严密、又论据充分,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对于外科病证提出内服、外治,多种方法并治是其特色和亮点.如对痔漏治疗的论述,指出“此症生于肛门之下,边乃下焦所属也.酒色之人多有之,由火气肠胃蓄热,形症难行,七种主治则是:一法曰牝痔、牝痔、鸡肫痔,牛奶、莲花、通肠、番花诸痔.惟番花、通肠二痔难医,余者易治.诸痔初生,用艾隔蒜灸三四壮,去蒜贴肉灸一二壮,可不劳而成功也.治内痔之法,宜凉血解毒,升提其坠气可矣.治外痔法,宜用过天丝结断痔头,然后用药敷之,须服黄芩四物汤、猬皮丸、槐角丸、凉血地黄汤、解毒汤、葛根汤可愈.若未漏疾,或因附骨之疽,或因痔骨之开,而不肯生肌上肉,直至内溃脓血淋漓,宜蜡矾针以纳其穴,服汤丸以解毒凉血,乃贴万灵膏彻尽脓血,更上生肌散可矣.至若通肠、番花,只消内如上六方皆可服之,自然取效.”其内服、外敷及艾隔蒜灸体现了中医对于外科病证内外兼治、多种手法并用的综合治疗原则.

是书对中医外科的每一病证治法方药论述周详.先对发病原因、病机变化、临床特征扼要论述,再列举相应治法,着重阐述内服外治方药应用,强调外科病证应分辨轻重缓急予以施治,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对于内服药的组方、煎服法,膏丹丸散等的制作及使用都交代清楚,到今天也具有可强的操作性.如卷一中的“插定法”:“宜横不宜直,宜浅不宜深,看定毒大小,方可下刀针.”便是明证.

2.3 创立验方严密,用药广泛 本书涉及中医外科范围广泛,特别表现在许多治疗方法上,在至今存在的中医外科文献中无法找到,很多方药也未见于其它中医方书.其组方合理,配伍得当,可能大多为作者个人创立.如清肝流气饮:由白苓、防风、柴胡、羌活、川芎、麦冬、连翘、石膏、青皮、赤芍、当归、苏叶、荆芥、甘草、蒙花、蔓荆子各等分组成.且论述不少中草药种类入药治疗各种外科病症,应是其临床经验所得,实属难能可贵.如书中出现的“江子、推车客、百草霜、金银箔、青橘叶、土乌药、雁油、独角乌柏根”等药物,不一一列举.这些在较大的程度上丰富了中医治疗外科病证的选方用药范围,拓展了临床治疗的空间和视野,值得今天深入挖掘和广泛借鉴[3].

还需一提的是,全书配以七幅插图,做到了图文并茂,形象直观.且是书文笔流畅,不少地方采用箴、骈文和诗词等多种形式表现中医辨证论治外科病证的内容生动有趣,便于记诵和流传.显示出作者既医术精湛,又具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如其“箴曰:痈疽之生,又名悍疾,内蕴郁热,外感风湿,肿起为痈,隐伏为疽.”又“烂尽腐肉方可下,未见红肉切莫搽.定要诸药入得当,亦宜擂药莫留渣.”绝句诗咏铁圈散治诸疮发背,疔疮初起,极妙:“雄黄及朱砂,三味调合麝香加.京墨磨来七醋搅,圈围诸毒自然瘥.”

3 本书需要探讨的不足之处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本书不足之处有二:一是有些方药和治法有待于临床应用以验证疗效,主要是作者本人创立的验方,如著者所述太乙万灵膏之类:“治一切外症,男妇小儿痈疽发背,七十二样庖疖、三十六种疔毒并诸般无名肿毒及痰核瘰疬、内损骨节,外感皮肉,手足麻木不仁,走注疼痛,俱贴之神效.凡痈肿诸毒始作,贴之肿消痛散,既渍贴之,脓干肉生.大有效验”.二是作者对于一些方药治疗外科病证以绝对肯定的语气说什么“神效”、“立效”、“极效、神哉”和“可收全功、起死回生”等,比如说到“化毒仙丹治穿肠、痔漏二十四种恶痔等杨梅,悉皆神功.此方与众不同,专治痔漏,大有神功,如绵花疮筋骨痛者,削草除根,神效无比.”又云“治拍蟹毒,用鲜蟹研烂涂患处立消.”这些似有夸大失实之嫌,读者今天整理研究应予以正确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