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氏内科学》作证

点赞:27464 浏览:12928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编者按王贤才同志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模范汇报团”成员.他的讲话令人感动、令人深思、令人振奋,受到了青年的热烈欢迎.

人应该有所追求,有所作为.为了科学发展和民族振兴,围绕一部《希氏内科学》,王贤才同志不怕囿于困境,不怕挫折和磨难,历经三十年风风雨雨,始终保持着对事业锲而不舍的追求;他的人生价值,在追求中得到了升华.他所体现的精神,正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脊梁.

王贤才同志的人生道路,或许可以给年轻一代以多方面的启示.本期摘 要发表了他的讲话.以飨读者.

我是九江人.解放时,我是九江同文中学的高中生.学校组织学生会,同学们选我当主席,后来又当选为市学生联合会的副主席.作为学生界代表,我经常在各种会议上讲话.那时我讲话根本不用稿子,觉得该怎么讲就怎么讲,没有顾虑.可是,慢慢地我的胆子变小了,讲话先得写提纲.后来觉得写提纲也不保险,得把要说的全写出来,必要时请领导看一看,再拿到会上宣读.(笑声)后来胆子越来越小,只能从报纸社论中大段摘取字句编织成文,到会上宣读一通.再后来,这样的发言也不安全了,因为你即便说的都是马列、的话,还有个“打着红旗反红旗”、“含沙射影”的问题啊.(大笑)干脆把嘴巴闭起来.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我的胆子慢慢又大起来.只要你认为你的话对人民有利,你就尽情地讲吧!(掌声)

30多年来,我这个人的命运,和一部《希氏内科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我先简单介绍一下《希氏内科学》.希塞尔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医学教育家、内科专家.他在二十年代提出一个重要观点:现代科学不断朝纵深发展,分枝学科越来越细密,过去那种同时精通几种学科的百科全书式的专家,20世纪以后不可能出现了.应该集合专家集体写书.希塞尔以他在医学界的威望,组织一批专家,编写了一部《医学教科书》.这部由100多位专家编著的大型教科书,于1927年出版后,立即受到各国医学界的注意.当时除苏联

外,世界各国,包括我们中国,都公认它的权威性,称它是“标准参考书”.为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它每隔3—5年改版一次.希塞尔本人主持了第1—第10版的编务,人们习惯地称它为“希氏内科学”.1975年第14版问世,正式命名为《希氏内科学》,以纪念希塞尔的功绩.

五十年代初,我正在原山东大学医学院念书.作为一个医科学生,听说有这么一部权威巨著,当然很想见识一下.我写不起,就跑到学校图书馆登记借阅.等了半年,总算如愿以偿.记得当时我是用两手把它抱回宿舍的.有人称了它的重量——11斤半.

我把《希氏内科学》搬回宿舍,就拼命地读,希望抢在借阅期限结束之前,尽可能地多看一些.曾经有个记者问我:“当时你阅读《希氏内科学》感受到了什么?”我说:“感受到了美.”当我们说美的时候,总是想到一件衣服很美、一盆花很美、一片风景很美,其实,一个理论体系,如果能准确、深刻地说明一个事物,一种自然现象的规律,这种理论体系也是很美的.我想起小时候读过的童话《艾丽丝奇境漫游记》.小姑娘艾丽丝有一天做了一个梦,梦见她掉到一个很深的洞里,掉呀掉呀,总也不到底.最后着地了,她站起来朝前走,忽然发现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里面有她从未见过的五光十色的东西.我当时读《希氏内科学》,也象艾丽丝一样,突然闯入一座瑰丽的科学宫殿,真是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我清楚地记得:一个周末的夜晚,同学们都出去玩了,我也被班上的文娱委员拉去跳舞.我跳了一会儿就溜回宿舍,捧起《希氏内科学》.读着读着,我想,这真是一部好书.可惜我们的医务人员,还不是每人都能方便地阅读英文原著,能直接阅读的,也不一定能得到这部书,要是有人把它翻译过来就好了.当月亮从我窗前升起的时候,一个奇异的、大胆的念头忽然在我脑海里萌生:“我为什么不能把它译成中文呢?我总想等待别人,这个别人为什么就不能是我?”

我站在窗前,眺望又圆又大的月亮.忽然萌生的念头,使我激动不已,紧抱着《希氏内科学》的两只手都在发抖.这个念头是那样强烈,简直什么力量都抑制不住.

说句实话,象我这样一个普通的医科大学生,想翻译这样一部巨著,是很难胜任的.当时我想,理想可以高出现实,也应该高出现实,否则叫什么理想呢.重要的是,我们提出理想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去完成.狂热的空想无济于事.我为自己制定了规划:先译一本小册子,取得经验后,再用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动大部头.

不久,我去附属医院实习,从图书室借了英国欧文斯教授写的《临床外科须知》.这本书内容较简单,篇幅也不大.我决定先译这本小册子,为翻译《希氏内科学》做准备.当时我最大的困难是没有时间.要译书,只有把本来就不多的睡眠时间压缩一下.早晨早点起来.我没有手表,也没有闹钟,又不能请人喊我——因为译书是埋藏在我心中的秘密.怎么办呢?我想了个办法:每天晚上从病房回宿舍睡觉前,喝上两缸茶水.这样,凌晨3点钟左右,窘迫的尿意就把我唤醒了.(笑声)我悄悄起来,钻进白天找好的一个阁楼里.这里是“被人遗忘的角落”,没有人来.阁楼很矮,若站起来,就得揭开天窗,才能把头伸到空中.干到6点钟左右,估计同学们该起床了,我就收拾好,悄悄回去.这样我每天可以争取3个小时的译书时间.大家知道,看懂外文和用中文把它准确、流畅地表达出来,不完全一样.我译得很慢,摸索着前进.一遍不行两遍,两遍不行三遍.这本20万字的小册子我一共搞了五遍.终于,我用抢在黎明到来之前的那段时间把它译完了.

1957年,这本书由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这对我真是莫大的鼓舞.这时,我已分配到北京工作.我写回了《希氏内科学》第9版,正式向它进军了.我想争取一次译成.因为几百万字的巨著,看一遍都得几个月,经不起一遍遍整理.我尽可能地把原意搞清,使译文准确,手稿清晰,可以直接发稿.每天下班回来,我就伏在桌上翻译,不到一年,译成40万字.

就在我满怀信心译书的时候,厄运降临到我头上.1958年4月27日,我被补定为“分子”.主要的罪状是我曾经流露过这样的思想:苏联的医学教科书不一定都是先进的,我们应该学习国际上一切先进经验,不能只学苏联一家.在座的青年同志会奇怪,这不是很正常的言论吗?可在当时,我的言论被认为是破坏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笑声)大家觉得可笑.当时我可笑不出来.我忙着“认罪”、“检讨”.也许我的态度“老实”,对我这个“”的处理是“宽大”的.我没有被开除,也没有流放、判刑或教养,仍旧留在医院里“监督改造”.只是工资没有了,每月发给32元生活费.

《希氏内科学》作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内科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