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之死明了什么?

点赞:4174 浏览:1506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的妹妹周素园,是个纯朴好学、要求上进的青年.她在学校,是个好学生、好团员;在工厂,是个好工人.可是,去年六月二十五日上午,妹妹却服毒了.

妹妹为什么会?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个在世界上只度过十九个寒暑的青年走上了绝路?从表面看,妹妹之死似乎与她不安心工作环境,不能正确对待高考有关.后来,看了她留下的大量日记和笔记,读了《班主任》《醒来吧,弟弟》等小说和《中国青年》上《笔谈“看透”》的文章,仔细分析了妹妹的一贯言行,我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妹妹之死,最根本的原因是受了思潮的坑害;是林彪、“”的蒙昧主义、禁锢政策,把妹妹置于死地的.妹妹之死,告诉我们决不能低估肃清流毒的任务,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应当如何对青年进行教育的重要课题.

不是革命

妹妹生长在红旗下,当她刚刚懂事入学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她在生活道路上碰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什么叫革命?

在她的学生时代,对什么叫革命的问题,一开始就是被扭歪和被颠倒了的.学校里,一些孩子拍着老师的肩膀,管老师叫“龙头”“尿罐”“王八”等认为这就是“革命”.妹妹没有参加这个行列.她勤奋好学,喜爱读书,但却逃脱不了另一种所谓“革命”的引诱.开始,是跟着搞形式主义,搞现代迷信,抄语录,背警句,搞“三忠于”“四无限”等等.以后,上了中学,则是跟着照抄报刊上池恒、梁效的黑文,什么“‘卫星上天,红旗落地’的教训”,什么“打资产阶级土围子安乐窝”“批资产阶级法权”“破按劳分配的雇佣观点”“反击右倾翻案风”等等,这些东西充斥着妹妹的读书笔记,在妹妹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重重阴影.她满以为只有真心实意地这样说,这样干,才算是“革命”.

妹妹与谢惠敏相比,更有甚之,请看:

她阅读的文艺小说,全是“一点不脏”,实则帮味十足的“红书”.凡“禁书”一律不看.就连《青春之歌》,她也劝人不要看,说是“写得脏脏的,谈情说爱,低级趣味”.至于古典的、外国的,更是“封、资、修”,不能看.

妹妹之死明了什么?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什么叫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她衣着单调:凡花的不穿,“洋气”的不穿,所有衣服颜色——兰、白、灰、黑;从小学到高中毕业,从未穿过裙子,短袖衣也穿得极少,的确良更不穿,更反对烫发.

她把男女爱情视为“禁区”,好象恋爱、结婚是见不得人的“丑事”.

总之,在妹妹看来,“左”就是“革命”,越“左”就越“革命”.因而对许多本来是正常的、合理的事情,她也看不惯,认为是“修正主义”“资产阶级”.一九七六年,我剪了个“运动头”,她批评我是“资产阶级思想”.姐姐举行婚礼,她也不愿参加.甚至在她参加工作后,厂里先发给工资,她也有意见,说:“上班不是为了钱.”领夜餐费,她认为是“多吃多占,不应该”.周围的生活,对她是那样格格不入,在她的“革命”标准下,一切正常的东西都成了“不革命”的.

正因为这样,她生活圈子很小,兴趣单调,思想狭隘.平时来往的,就几个“先进一类”的团员、班干.落后的,不睬;穿着讲究的,避而不见.什么爬山、游泳、唱歌、跳舞等等,很少与她有缘.孤芳自赏,唯我独“革”.整天写呀,抄呀,有什么用呢?只使她思想僵化,并没有为她真正解决一个革命问题.

,绝不是革命,而是在“革命”外衣掩盖下对正常生活和真正革命的否定.否定周围的一切,其结果往往导致对自己的否定.妹妹的悲剧也就在这里.

对社会要一分为二

应该怎样正确地认识社会?这是当前一些青年在思考的问题,也是妹妹没有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妹妹从小对生活充满幻想,渴望“让自己年轻的生命,闪耀着英雄的火花”.在她的笔记本里,记下了自己对未来的许多美丽的憧憬:“我愿当一名炼钢工人,为祖国炼出优质的钢.”“我愿当一个新式农民,驾驶着拖拉机在金色的稻浪间驰骋.”“我也想当一名辛勤的‘园丁’,为祖国培育美丽的花朵.”等

可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社会的实际情况究竟怎样?走向社会后,会碰到些什么问题?这些,她从来没有也不可能去想过.因为在那个时候,我们的社会和学校教育,极少给予她这方面的正确指导.

社会生活本来是复杂的,充满着矛盾和斗争.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有光明的一面,也会有阴暗落后的一面.而在妹妹的整个学生时代,从书报、电影和老师那里看到听到的,大都是革命形势“一片大好”,祖国大地“莺歌燕舞”“捷报频传”,到处是“明媚的春天”,充满着“沸腾的生活”等等.未来,在她的想象中,真是诗情画意,五彩缤纷.可是,在她走向生活,一接触社会,看到落后的现象后,就感到惊奇和失望了.

妹妹高中毕业后进工厂第一天,看到一件事:厂里一个人把吃剩的大半碗饭倒在地上.她问这个倒饭的人是谁?人们告诉她,是党支部书记.妹妹的心一下就凉了.党支部书记,在她心目中,应该是处处为人表率的,怎么竟这样浪费粮食呢?紧接着,她又看到厂里很多不正常的现象:生产秩序混乱,产品质量低劣,一些人迟到、早退,上班时聊天等等.这些现象发生在受林彪、“”流毒影响重的单位,本来也不是什么特别奇怪的事.认识清楚的,应当奋起进行改造.但是,对头脑里充满着形而上学的妹妹来说,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原来想象中的“沸腾的生活”“火热的斗争”,在现实中统统没有影;书记,并不高大完美;工人,不象工人阶级;等理想和现实的巨大矛盾,使她在精神上陷于极大的痛苦中——社会,由“一片光明”,变成了“一片黑暗”.于是,完全失去了在社会中生活的勇气.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对青年人应该进行正确的社会生活的指导,使他们对国家和社会有一个全面的、实事求是的了解;要让青年多知道一些必要的社会知识,使他们在走向社会时就有较正确的认识和一定的思想准备.不要害怕和禁止青年去接触某些落后的甚至反面的东西.只有真正认识社会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温室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霜的.


要讲真话,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妹妹之死,和她应当怎样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得不到指导,不懂得应当怎样认识和学习英雄人物,以及长期以来,社会上的不讲真话的风气,都有很大关系.

热门大全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