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增强高职《概》课实效性的

点赞:13783 浏览:5875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它肩负着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的职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然而,随着社会进步,《概论》课教学方式、方法日显陈旧,不能满足学生实际需要,学生接受的积极性下降,导致实效性降低.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是当下《概论》课老师永远的"心结".那么,提高高职院校《概论》课教学实效性,要做到以下几点.

[关 键 词]高职;《概论》课;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7-169-1

一、准确定位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概论》课难讲众所周知,尤其职业院校的教师会感到更有难度.学生理论基础差、兴趣不高、不重视是客观事实.课堂上玩手机、睡觉的学生不占少数.然而我们不能单纯把授课效果不好简单归结为学生的因素.虽然现代教育,从理论上早已接受了孔子“因材施教”的观点,但在实践中我们几乎都把备课看做是备教材、备教案,甚少是备学生,不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别,千篇一律地灌输知识,至于哪些学生能接受,哪些学生不能接受,学生接受多少,很多教师不去考虑.尤其是高职学生生源比较复杂,知识结构参差不齐.因此,面对这种现状如何进行多层次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是我们迫切思考的一个问题.“因材施教”要求我们在备教材的同时也要备学生.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上课时观察学生的反应来总结问题,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单独交流或网上交流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时事问题的基本看法、对课程的学习期望.只有充分的了解学生,才能有针对性的备课,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准备至少两个教案,对文科生与理科生、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把学生按知识层面分成不同层次,调整课堂教学的侧重点,确定适宜的难度,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适应学生的群体性差异,使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都有成就感,并在此基础上提升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继续发展.

二、合理整合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学生认为高职学生有必要提高理论素质,但同时70%的学生对目前《概论》课程不感兴趣.一方面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渴求度较高,对于运用理论知识指导日常实践的愿望存在,但另一方面是目前的《概论》课教学无法满足学生知识、理论的需要.造成这种两难境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们对授课内容的把握.《概论》课内容广泛,综合性强.教师能否合理整合教学内容是促进授课主客体融合、增强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作为《概论》课教师既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主观取舍教学内容、使理论“碎片化”,又不能照本宣科、把讲课“高深化”.信息的逐步开放和透明化,使得“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化.他们关注社会问题和国家命运,思维敏捷活跃,独立意识强.他们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眼光不断调整教学内容,才能贴近教育的时代特征.只有教学内容贴近了时代,才能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整合教学内容要求我们在吃透教材、把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的基础上,还必须走进现实,紧跟社会的需要和发展,不断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只有把学生所想、所忧、所求的问题融入到教学体系中,结合社会实际、热点问题来讲理论,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才会增强课程的生命力.


三、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寓教于乐

提高教学实效性,教学内容是关键,但教学方法、授课形式同样重要.信息量的极大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使得当代大学生独立意识和主体性明显增强.他们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他们希望和老师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和观念灌输.而一本教材、一个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仍普遍存在.教学方式、方法陈旧,缺乏人性化.这种“目中无人”的授课方式往往导致学生在教学中参与程度较低,削弱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制约了教学实效性.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当前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发展特点,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大胆创新,不断地探索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模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除了倡导以问题为基础的授课方法外,教师应该结合重点、难点及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精心拟定一个讨论的话题,提供给学生讨论,实行双向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好和独立思考意识,把启发式、讨论式、情景式等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活动中,实行师生的双向互动.同时,我们要充分吸收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重视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的研制开发,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

新时期增强高职《概》课实效性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四、逐步改革考核方式,教学相长

考核制度是《概论》课教学实效性的监督环节.这一环节如果缺失了,或者考核不到位、不科学,理论教学同样流于形式.好的考核评价体系对大学生能力养成会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但目前现在大多数高职学校的《概论》课程采用闭卷考试,而在考试之前老师又会给学生按照一定的比例划出一定的范围来,所以学生就有一种心理,这种课程只要在考前死记硬背就可以过关,平时不用下太多的大功夫.这一弊端下,学生将考试由教育手段变为教育的目的,死记硬背、唯书唯上,成为知识被动的接受者.因而,考试不应该只是检验学生掌握多少理论知识,,应该重在考查学生运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使得考核方式多样化期末考试不一定采取闭卷的形式,可以是开卷考试.如果想采取闭卷这种形式的话,可以是主观性的试题.题目可以从同学中征集,教师根据学生提交的题目再进行适当的修改.而平时成绩占的比重大一些,除了传统的考勤占去一定的成绩以外,应该应用多种方式.如课堂讨论、写读后感、课堂上的作业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