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遗传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

点赞:11141 浏览:463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医学遗传学;考试;改革

作者单位:163312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有目的、有对象的考核和检测活动.科学合理的考试不仅能对教学起到评定、检测、诊断、反馈和激励作用[1],而且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2].但多数高校的考试模式还存在着一些弊端,特别是在考试中起主导作用的考试方法和内容上存在的一些问题,造成学生片面的发展,从而与素质教育的目标不相统一.

医学遗传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医学遗传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本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6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1医学遗传学课程特点

医学遗传学是医学与遗传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是遗传学知识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它以生物、生化、病理、生理等学科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因素的关系,提供诊治、预防遗传病的科学依据及手段,从而改善人类健康素质.具有内容繁杂、实践性强、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医学遗传学课程设置的内容存在递进关系、相辅相成,因此设置综合考试来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2改革医学遗传学考试方式的必要性

传统教育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的一个重要区别是采取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传统考试重识记轻能力,往往局限于教材,多以记忆性、上课重点为主.存在问题一是考试方式单一.二是“一考定终生”的弊端,不能客观反映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的质量、效果和能力,带有某种投机性和偶然性,导致部分学生平时松,考前“临时抱佛脚”取得合格的分数,掩盖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改进和提高.有些学生考试,损害了考试的公平性,还对学习风气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学生考前心理负担过重,尤其是考前1周,学生不眠不休,影响身心健康,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医学遗传学已从单纯的理论型学科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发展,为培养复合型人才,必须探索一种更加系统、科学的考试方式,用于强化考试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评定、诊断作用,强化考试的检测功能和反馈功能,强化考试对师生的激励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避免重结果轻能力的倾向.

3医学遗传学课程考试制度改革的主要思路

3.1改革考试形式在考核方法的选择上,采用灵活多样的考试方式,构成“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与评价体系,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技能与态度相结合,笔试、口试与操作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因此将整个考试结构设置为:笔试(60%)、口试(15%)、操作(20%)、写作(5%)4个部分.

笔试包括章节性考试和期终考试的笔试成绩.教师可根据需要在某个章节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笔试测验,组成一个形成性考核的笔试成绩,这个成绩再与期终考试成绩结合起来,作为本部分成绩.

口试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和课堂病例讨论的成绩.课堂提问反映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能够检验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复习3个方面的学习效果,易实施,操作性强,突出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避免不良风气.课堂表现、课堂纪律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病例讨论,主要讨论典型病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病例讨论的过程、步骤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自由编组,随机抽题,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核,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参与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

操作包括实训操作和实验报告的成绩.在整个实验课学习过程中,提供给每个学生实训操作机会,教师作为督导,从认真态度、严谨作风、职业素质、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考核,再根据完成实验报告的质量,评定每次实验成绩,取平均值作为此部分的成绩.

写作主要是指撰写小综述、小论文、翻译文献的成绩.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论文写作能力,从学生的自主态度、参与程度、完成质量、论文答辩水平等方面评定成绩.

3.2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能力,由注重考核书本知识向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考核转变;由笔试闭卷考试为主向灵活多样的考试方法转变;由重视一次性终结考试向注重全程性考核转变;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向现代教学以“培养能力为主”的转变,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考试考核制度.


3.3鼓励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讲解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和内容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同时,养成良好高尚的道德风范.同时鼓励学生查找与本学科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资料,在课堂上向大家讲解所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启迪.

3.4注重考试内容的选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以“知识点上遵循教学大纲,但应用上不拘泥于教学大纲”为原则,在试题设计上,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增加应用题和能力题,考核应能充分反映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的能力,尽可能多一些综合性思考题、分析题、应用题,甚至没有标准答案的考试内容.考试内容应突出基础性、创新性和实践性.

3.5调动教师积极性,促进教研活动教师是考试模式改革的实施者,对考试改革的认识程度、对考试改革的积极性在考试改革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开展教研活动,调动自身积极性.

总之,考试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动力.构建多种形式的考试体系,有利于对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培养综合能力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督促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调整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