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的中医治疗

点赞:7848 浏览:320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探讨高血压的中药治疗方法,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参考.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归纳总结出治疗高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的中成药种类及相关研究.

关 键 词:高血压治疗中成药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6-0175-02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当今世界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递增,并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治疗高血压的西药很多,西药降压作用较快,但长期服用易产生耐药,且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中药作用缓和,降压平稳,不良反应小,在防治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和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面有很大的优势.

1高血压的分型

高血压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和继发性两类,高血压病占高血压的90%以上.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联合提出的高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可诊断为高血压.

2高血压的病机和临床表现

高血压病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于多种后天环境因素作用使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衡所致.高血压病属于传统中医理论的“头痛”、“眩晕”范畴.中医理论认为,高血压病是由于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内伤虚损而致阴阳平衡失调所致,其病因病机记载.《内经》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记载:“无痰不眩,无火不晕”,“阴虚则肝风内动”,人为肝风、痰、火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高血压的基本病因是阴阳失调,气血紊乱;病理产物是痰,痰浊上蒙,清阳不升,浊阴不降;久病入络,壅滞脉道,瘀血内停,血瘀阻络;病变在肝,根源在肾,关键在脾;病机是本虚标实,肝肾阴虚或心脾不足是其本,肝阳亢盛,肝火上炎,痰瘀互阻是其标.高血压眩晕与肝肾关系最密切,头痛属于内伤头痛,与肝脾肾有关,与气血相连.


3治疗高血压的中成药

通过查阅《临床用药须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药卷),共记载可以用于高血压治疗、改善临床症状的中成药有47种,此47种药物共涉及泻下剂、清热剂、祛风剂、祛湿剂、祛痰剂、理血剂、补益剂、安神剂8个类型,以祛风剂中的平肝息风药最多,共19种,约占40%.其中药理作用明确有降压作用的药物是清脑降压片、心脑静片、牛黄降压丸(胶囊)、清肝降压胶囊、眩晕宁颗粒(片)、心可舒胶囊(片)、六味地黄丸7种.这些药物以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头痛、眩晕为主,通过针对病因,选择不同的药物,改善临床症状.

4讨论

4.1高血压的危害.高血压病是由于中枢神经和体液系统功能紊乱引起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全身慢性疾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其心、脑、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引起的并发症也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高血压的主要危害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及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功能异常.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提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死亡和病残率.

4.2中药治疗高血压需辨证论治.据统计高血压病中阴虚阳亢证约占87.33%,是高血压病中最常见的证型,治疗大多以平肝潜阳或滋阴潜阳为法.但从临床来看,有一些高血压患者(尤其是老年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病机是阳虚或痰湿血瘀,用补气化痰法可取得较好效果.因此中药治疗高血压应从中医的气血理论入手,探讨高血压病发病机制,变化规律的关系,正气与浊邪的关系,环境气候对血脉的影响等,深入研究中医辨证规律并规范辨证标准,从而发挥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优势.

关于高血压的中医治疗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高血压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4.3制定中药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评价标准.高血压病的治疗目标,西医主要关注血压是否降下来,因此西药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降血压,但在降压的同时,应用西药也存在着靶器官受损,糖、脂、尿酸等代谢紊乱,血液流变学异常,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中药治疗高血压偏重整体调理,恢复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二者治疗原理有本质不同.中药治疗高血压可以有效地缓解高血压症状,并能协助降压药起到降压作用.因此,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和整体调理的优势,中药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评价应把高血压患者症状改善的评价与生存质量评价结合起来,把治未病的中医理论与高血压病的预防和并发症的防治,改善高血压病预后结合起来,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疗效评价标准,能够体现出中医特色的远期疗效指标,如防止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发生(治未病),改善高血压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等.

4.4开展中药新药的研究.高血压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危害关键在于长期、渐进性的发展,出现心脑血管的并发症,如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公认的重大课题.因此高血压病中药新药的研究,应依据中医整体理论,从改善预后、防治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入手,遵循中医辨证论治的原则,进行药物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开发出安全有效的中药新药.

4.5积极开展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据调查发现,长期精神紧张,生活无规律,有高血压家族史,肥胖,饮食中含盐量高和大量吸烟饮酒者高血压病发病率较高,同时由于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体重、嗜好、家族史等各不相同,临床症状和并发症等表现也不一致.因此,高血压病的防治是个长期的工作,平时要加强对患者的宣传,使患者在生活中注意饮食调理,加强锻炼,心理调适,戒除不良嗜好,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高血压病的研究不断深入,不断提出新的高血压病的中医病因病机观点,推出有一定疗效的中药复方,并对其降压机制进行了研究.只有提高中医药防治研究地位,通过严谨而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学研究,提高中医药防治研究水平,进而提高临床疗效,才能使中医药在高血压病的防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