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生活本位

点赞:17591 浏览:811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大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把体育作为生活元素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大学体育回归生活,形成生活化体育的教育理念,确立“欣赏”和“参与”并存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树立为学生怎么写作的教学意识,使得大学体育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走进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怎么写作.

关 键 词:大学体育;体育教育;生活;本位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590(2008)05-0101-04

我国的体育教育,缺乏分层教育,也就是说从幼儿时期至大学的体育教育缺乏层次,从小到大都雷同的教育内容和方式,使得人们对体育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身体发展(体质增强)层面上.我国现阶段大学体育从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育理论、教育方式等方面来看,缺乏生活体育的教育思想,教育目标的定位则仍停留在增强体质方面,仍然没有摆脱“知识”和“技能”的框架,教育理论、内容和方式则仍然重复着中、小学的理论、内容和方法,体育课程机械划一,缺少生气,对体育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所起的作用缺乏足够的教育引导,不能符合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没有体现出《、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确立的“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

体育与体育教育产生于人们生活中的生存需要,战争则促使了体育及体育教育的发展,使得体育成为了一种有目的的教育手段,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又作为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成为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的一种手段.因此,大学体育应该紧紧围绕着社会生活进行其教育目标的定位,而大学阶段是学生接受教育自我完善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最佳阶段,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是学生最需要相关的体育教育引导去形成“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的时期,其教育思想、理论及实践方式影响着学生将来的体育观念,而大学体育在体育生活教育内容方面的缺乏,使得学生失去了形成合理而又良好的“体育观”和“体育意识”、建立良好的“体育行为”和“运动习惯”的最佳的接受教育的时期,造成了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终身体育”和“体育健康”意识的淡薄,形成了对体育不端正的态度和看法.因此,更谈不到使大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和科学掌握、自我设计、自我锻炼的方法,也就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1 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体育教育的观念

教育思想影响着教育的观念,并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育思想,几十年来一直延续着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主智(以知识传授和智能教育为主,主张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教材、教学为中心)主义思想,并且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则一直没有摆脱“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教学观念,在教育理念上则没有根据“人本主义”把理论和实践的教学内容、方式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心理倾向、心理期盼及心理需求结合起来,仍然把“技能”教育作为“健身”的唯一手段,认为体育在教育过程中就只是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忽略了体育的文化和生活内涵,使得大学体育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发展学生体质,而在实质的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却注重的是体育的知识化、项目的学科化和考试的标准化,违背了体育与社会生活实际的关系.

1.2 体育教育的目标

教育目标是学校教育的行为指南,教育目标的定位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和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我国现阶段的大学体育教育依然将增强体质作为大学体育的唯一目标.众所周知,影响人们体质的因素有营养、环境、生活方式和习惯等,而并不仅仅只有体育,这样做的结果只是给体育赋予了过重的责任,而发展体质的体育教育目标,使得大学体育教育跟中、小学体育教育一样过多的注重了体育技能的教育,而忽略了体育文化生活内涵的教育,从而忽视了体育教育是为了促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宗旨.

1.3 体育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我国的大学体育教育,几十年来在内容和方法上一直没有很大的变化,不断的在重复着中、小学的教学内容和方式,如在教学的内容上注重学科化(体现在注重单项体育技能的教学而缺乏进行兴趣教育)、知识化(体现在不断围绕体育与体质健康进行着有关生理、心理方面知识的教育而缺乏进行体育欣赏教育)以及考试的标准化(体现在设定一个定量标准而缺乏进行定性的分析);在方法和手段上则采用的是最基本的运动训练手段,使得大学体育教育既似运动训练又与教育有关却又背离的尴尬现状,造成大学体育教师对自身的职责不明、定位不清的状况,是教练还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则忽视了锻炼方法和习惯的养成、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及个性的发展、忽视了通过实际交往生活化的教育功能.

大学体育生活本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育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 回归生活与大学体育教育的重建

生活方式则是指社会群体及个人在物质和文化生活方面各种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由于体育及体育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为提高生产力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且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都包含着生活教育的目的和手段,都跟生活的教育有关,因此,体育教育从根本上来讲,是为了使得人们具有一种在体育运动中享受生活的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向自身、向社会的回归过程,作为一种实践是为了促使人们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使得个人人格与社会人格能够得到和谐的统一,得到社会的认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社会各阶层的日益分化,不同的生活观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的生活目标追求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影响和引导着他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和行为,而国际交融速度的不断加快,使得西方的一些生活思想和方式也已经不断的涌入并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对我们的生活思想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人本主义”的思想理念对我们原先的生活态度和生活观念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使得我们都有追求更高生活质量及享受生活的要求,而且首当其冲的就是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们.“人本主义”主张统一学生的情感(affect)、认知(congnition)、感情(feeling)和理智(intellect)、情绪(emotion)和行为(behior).“人本主义”课程不仅仅把重点放在智力上,它强调“人”是“主体”,以“人的能力的全域发展”为目的i.因此,除了智力以外,情绪、态度、价值均是教育过程应当关注的重要领域.而“人本主义”课程中有着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课程必须同青少年的生活及现实的社会问题联系起来.

众所周知,学生主体意识或主体精神,其实质在于他对自己价值的认可以及其行为的取向显然于他的需要有关.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思洛认为人们的动机是由其内在需要驱动的,其行为和动机就是根据其心理需要的不断变化而有所不同.而在对学生入学动机的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把改善生活条件、寻找较好的工作和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改变现有的生活方式作为读大学的目的.

因此,大学体育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该紧紧围绕着生活进行,以促使大学体育教育向生活的回归.大学体育的生活回归,要求我们的教育思想、所进行的教育理论和课程形式必须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相结合,必须使得大学体育教育的内容、教学的手段、方式走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对体育的生活需求,能够影响到学生的体育意识、态度和行为,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怎么写作.为此,大学的体育教育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首先应该确立“生活教育”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着重从理论(欣赏)和实践(参与)这两个方面进行一些改革:

2.1 大学体育生活教育理论的构建

体育的理论教育应该与中、小学的教育理论区分开来,如果说中、小学的体育理论教育使人们了解了体育与体质增强的关系的话,那么大学体育理论的教育不但应该为解决人们的体育观念和体育意识而努力,而且应该在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方面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大学的体育课程教学现在大多进行的是学生自主选课的形式,选课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是因为对某一运动项目有一定的兴趣而进行选择的.因此,怎样在学生初期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长期兴趣,就要求我们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能够满足学生的需要.

当前大学的体育理论体系大多进行的是健康知识(重复中、小学)和专项理论(一般进行的是相关规则和裁判法)方面的教学,这个理论体系向学生传授的是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某项运动的运行原理,而体育所蕴藏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各运动项目所具有的文化特色,却因为当前的体育理论体系使得学生不能得到应有的了解,从而使得相关的体育理论不能在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讲,它最初作为教育领域的一个专用名词,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但对人的身体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人的道德品质教育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公元前6至5世纪的希腊雅典,其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注重青少年身心的和谐发展,把城帮的意志、雅典人的生活与青少年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通过体育、德育、智育、美育等,使雅典人成为体格健美、情操高尚、智力发达、有多方面兴趣和多种活动能力的人ii.这个时期的雅典教育从斯巴达引进了体育训练,并通过在公元前479年~前449年的希波战争的胜利,在希腊掀起了体育热,他们认为,战争的胜利一部分要归功于体育训练,而体育热潮极大的推动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促使了雅典体操学校的建立.雅典人坚信体育不仅对军事方面有价值,而且对人体的健康更有价值,同时它还有着美学和道德方面的价值.

其次,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生活时尚特征,时尚是当代社会生活中出现的最为频繁的一个词语,作为外来语时尚应该与时髦的定义相近似,参照辞海对时尚的释疑,所谓时尚应该解释为现下正在崇尚流行的“新颖趋时”之事物.时尚具有现代感和时代性.对人们而言时尚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生活观念、生活态度和生活品味.如果有兴趣,我们不妨查阅一下现代体育的发展史,从中不难发现,现代体育运动的诞生和发展处处遗留着人们追求时尚和生活的气息,如网球运动的诞生和发展,就带有贵族化的追求生活时尚的痕迹,而足球、篮球和排球运动则具有明显的、平民化的生活时尚特征.

体育作为西方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不但从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伴随着中西方文化的日益交融和国际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体育作为生活的时尚已经在开始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观念,逐渐的在转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的和健康意识等方面发挥起了应有的作用.

电视媒体不但促使了经济和体育的全球化,还促进了体育与时尚、体育与娱乐的紧密联结.电视媒体把中国体育与生活时尚和娱乐关联起来则始于2001年,这一年在由各省市电视台娱乐频道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莱卡风尚奖”颁奖典礼上第一次将时尚的奖励颁与了体育人,使得体育与时尚在媒体上有了第一次亲密的接触,而这个奖项的颁布则预示着体育作为生活时尚开始得到了中国主流社会的关注;接着在2002年,电视台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电视体育奖”,使得中国第一次有了脱离其他文化时尚而存在的纯体育意义上的颁奖盛典,此举不但提高了体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关注程度,而且还标志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心的主流文化之一;电视对体育的相关报道,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呈现出快速递增的势头,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主流电视媒体对体育的报道还仅局限于体育新闻,此后不但在黄金新闻报道期间有了体育新闻的报道,而且除台,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也相续出现了24小时播放体育运动的体育频道,其它城市也出现了相关的文体频道.进入21世纪,台的晚间新闻将体育新闻报道改为文化体育报道标志着体育作为一种文化得到了主流媒体的认可.

体育与生活时尚的关联,不但吸引了人们关注体育的目光,还促进了人们对体育的关心程度,并开始引导着人们的体育行为.

再次,体育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世界体育竞技运动的发展离不开人们对体育的欣赏和喜爱,而世界体育经济的发展更是证明了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人们的关注.体育运动是在人们生活中的基本身体活动技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们关注体育的发展其实是在关注其自身的身体活动技能的发展潜力,如果说这是人们关注进而欣赏体育的心理倾向的话,那么体育运动所体现出来的美及其文化内涵则是吸引人们关注和欣赏体育的外在动因.

体育与美休戚相关,人体健美不但是现代人而且也是古代人审美追求的主要内容,如古希腊奥林匹克的产生就是人们追求完美人体的重要标志,是古希腊人在崇拜健美和肌肉发达及追求的和人体雕塑的欣赏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除此之外,体育比赛中所展现出来的健与美、力量和速度、艺术性和高强度的对抗力,无不对人们产生着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得人们可在欣赏运动竞赛过程中可得到极大的情感享受,得到情感发泄的机会和场所.而在运动竞赛过程中运动员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采和人格魅力,使得人们在欣赏比赛的同时也关注着他们的表现,明星运动员对高超运动技艺的演示和其人格魅力的展示,又吸引人们关注着相关的体育运动项目,激发起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影响着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意识和行为.

体育的文化内涵也是吸引人们关注和欣赏体育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奥林匹克文化是人类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此外,各运动项目都具有其本身独有的文化特色和内涵.如网球运动就蕴涵着对这项运动历史文化的传承,网球起源于法国,发展于英国,但是在现代网球比赛的比分宣报中就还保留着法文“love”一词,而在比赛过程中则不但保留着网球这项运动的贵族特色,而且还保留着网球运动自身的传统礼仪.在网球运动中具有崇高地位的四大公开赛中,英国温网鲜明的贵族文化气息、法网独有的浪漫文化、美网开放的、创造性的文化特色、澳网多元化的文化表现都通过赛事的组织和人们的欣赏参与而传承和展现出来.此外,其他运动项目也体现着其独特的文化特色,如足球、篮球、排球等体现出了平民化的文化特征.

此外,相关的体育功效也是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的重要因素,体育功效是指体育所带来的功效和利益.具体来说是指在体育教育过程中运用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并且使学生通过学习在了解体育所具有的社会功能的基础上,学会运用体育的社会功能为自身的发展怎么写作.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培养人格和提高能力方面,体育活动能更好地发挥其教育功能.只有在工作、生活中让自身得到与己相关的社会群体的关注,才能使相关的社会群体了解和认识自己,以便使自身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体育则是人们相互交往的一个重要纽带,由于在运动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个性,并且还可在交流对运动认识的过程中扩散到对其他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因此,通过体育运动人们不但可以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而且还可以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社会群体为自身发展怎么写作.


因此,在大学体育的理论教育过程中,针对体育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和其所具有的独特的美及体育所具有的相关社会功能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不但可以激发起学生对体育的和兴趣,而且还可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使得学生在成为具有体育文化修养的基础上,提高对体育的认识并激发起他们参与体育的热情.

2.2 大学体育生活教育的实践构建

大学体育生活化的实践应该与中、小学区分开来,如果说中、小学的体育对人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有了一定提高的话,那么大学体育的实践教育在观念上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方面,他还应该在对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生活习惯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在这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的体育课程理论的发展比较一致,他们在继续提倡掌握体育与保健的理论知识,提高对体育的认识,掌握必要的体育技能,提高体力,增进健康的前提下,又进一步提出:发展个性、培养能力、养成锻炼身体习惯、提倡体育生活化,通过交往促进人的社会化,养成勇敢、顽强、坚韧的心理品质iii.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加运动,在满足其兴趣爱好的条件下,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技术战术,他们均能主动参加,即使兴趣发生转移,也可以改变项目,从而为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和习惯提供了舞台.

教与学是一个互动过程,其中学是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强调动手、动脚的基础上,我们也要不断引导学生动脑、动嘴,让学生能够通过大脑学会对技术动作的思考和总结,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询问形成符合其自身的运动技术动作.因为运动技术动作的形成不象智力教育可通过书本、讲解等形式直接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它是通过人体的本体感受器形成的,由于各人的本体感受不同由此形成的运动技术动作也各不相同,个体的不同必然会形成不同的技术动作.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就说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因此,我们在实践教学中不能过多的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性,而是应该根据运动技术动作形成的原理,鼓励学生形成符合其自身的运动技术动作,而适合其本身的运动技术动作就应该是合理的.

当我们的体育教学不再是灌输式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的是不断的鼓励,那它必将激发起学生的参与热情,促使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形成,从而为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的养成怎么写作.

体育活动可视为愉快、高兴、娱乐、乐趣、兴致的同义词.米卢提倡的“足球是快乐的”和“享受足球”的理念,我们是否可以在体育实践教学过程中把它转化为“快乐体育”和“享受体育”的观念呢并且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把它传输给学生,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去学会欣赏和享受体育运动呢

大学体育教育要实现其“终身体育”的终结教育目标,其教育理论、手段、方式等都必须具有有效性,满足学生的需要.陶行知在《湘湖教学讨论会议》一文中指出:“最好的教育,要想它有效,须是教学做合一.”因此,为实现其生活教育目标,大学体育教育的课程与授课形式就必须进行生活化改革,必须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个性发展的需求,把体育内容变成由多种项目组成,可以供学生和教师选择的,既强调统一又强调灵活性的课程结构,力求在授课形式上使教育、学习与实践及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提倡“以人为本”和“因学施教”的教学思想,从社会生活的实际和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生活体育教育.

3 结束语

我国的体育教育,由于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的影响而不断产生着变化.解放后,我国体育教育也经历了由发展一停滞~发展的过程,直至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后,我国的体育教育改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裕,余暇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体育的要求已经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强健体魄的追求,更加要求能够通过体育活动获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心理的放松和愉悦.体育活动在满足了人们生理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体育通过多样化的锻炼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地充实着人们的大众文化生活,营造着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体育通过其“健康”的理念,积极地营造着健康的文化环境.尤其是在现代生活中,人们对大众体育文化所营造的健康的文化环境已经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引导着人们养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人是处于第一位的,身体运动是为人自身怎么写作的.体育以其教育的形式出现,则是“有教无类”,因而,在这一过程中,从不淘汰人.西方在反对高物质文明和丰富余暇生活的同时,进一步扩展了大众体育的文化内涵,呼唤着从原来与自然隔离的生活中解放出来,重新回归大自然,也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东方则在文化的交流与认同中,摆脱了自我封闭的枷锁,不再固步自封,从纯粹的自我修炼转而积极吸取西方的生活体育的思想.

因此,大学的体育教育,应该在“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下,回归到生活本位,形成生活体育的教育理念,确立“欣赏”和“参与”并存的教育目标,树立为学生怎么写作的教学意识,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的需要,提倡“以人为本”和“因学施教”的教学观念,使得大学体育的授课形式和教学的手段及方式走进学生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怎么写作.

体育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学体育的教育终极目标,应该不仅是通过生活体育的教育,使得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生活意识,而且还应该通过体育教育使得学生成为具有体育文化修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