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目标管理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中应用问题的

点赞:25307 浏览:11094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标管理是一种应用广泛的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体系中已存在目标管理的雏形,本论文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目标管理一般理论的研究、竞技体育特殊性的探讨及目标管理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中应用现状的分析,揭示了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适用性,得出了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中应用时应特别考虑的因素,及我国竞技体育目标管理的模式.

关 键 词:目标管理;竞技体育;特殊性;适用性;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599-03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资源匮乏,以国家投入为主,以获得金牌为主要目标,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运动成绩有了很大进步,但优势项目数量有限,并且多数项目没有形成人才群,如果想进一步提高我国竞技体育水平,那么加强科学管理是必然要求.目标管理可以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利用现有资源,调动员工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它区别于分门别类的技术性管理(如财务管理),应用对象更加广泛,“适合于对各级管理人员进行管理,被称为‘管理中的管理’”[1].研究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应用,对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水平,促进竞技体育的发展大有裨益.

1分析

1.1目标管理的一般原理

1.1.1目标管理的概念目标管理(Managementbyobjective,缩写为MBO)是组织(企业)上下级通过分析自身状况和所面临的形势制定出组织的总目标,并把总目标分解到组织的各个部分,形成目标体系,通过分权,使权责相结合,并把目标作为考核、评估员工的标准,以此实现组织目标的一种管理方法.

1.1.2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包括五步(图1):

1)制定目标.实行目标管理,首先就要建立组织目标.目标的制定要上下级共同制定,并且要明确规定其期限和数值标准,也就是要可操作,可测量.

2)分解目标.制定的目标要分解到组织的各部门甚至到个人,同时要制定完成目标的标准,以及达到目标的方法和完成目标需要的条件等多方面的内容,使目标形成体系.

3)目标实施.目标制定以后,上层管理人员不能像其他一些管理方法一样,事必躬亲,需要下放部分权力,自己重点抓综合管理,对下级进行指导、协助、提出问题、提供情报以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目标主要靠员工的自我控制完成,要定期进行检查,查看实施过程中有没有偏差.

4)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检查的依据就是事先确定的目标,“对各级目标的完成情况,要事先规定出期限,定期进行检查,检查的方法可以灵活地采用自检、互检和责成专门的部门进行检查”[3].对于最终结果,应当根据目标进行评价,并进行惩罚.

5)信息反馈及处理.在进行目标实施控制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测的问题,如:目标是在年初制定的,年中发生了不可预期的社会问题或自然灾害等,那么年初制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了.因此在考核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目标进行调整和反馈.

1.2竞技体育的特殊性竞技体育与一般的组织生产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在:

1)荣誉感和责任性.运动员参加比赛,往往并不仅仅代表他自己,还代表一个组织或是一个国家,这就赋予了他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这也使得他不仅仅是为了利益而参加比赛,更是为了体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精神面貌.

2)人是绝对的核心.一般的组织生产由生产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组成,其中只有生产者是人,而在竞技体育中,生产者和劳动对象都是人,人们完成的是对自身的改造.

3)强烈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竞技体育可以振奋民族精神,教育培养下一代新人,丰富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推动经济发展与繁荣,在当今社会,竞技体育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是毋庸置疑的.高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也给竞技体育的生产带来很大的压力,使它的管理更加困难.

4)要素的难替代性.竞技体育中,一旦运动员出现了伤病或其他问题就很难找到替代者,因为高水平运动员要具有天生的素质,发现和培养人才需要一定时间,甚至很长的周期.另外运动员的流动也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像普通人那么自由.这样,用一名普通的运动员代替一名优秀的运动员就会使实力大打折扣.同样,一名优秀教练员离任,也难以在短期内找到一名称职的接班人.

5)偶然性大.比赛受到天气、场地、环境、观众、裁判以及运动员自身状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比赛是在人与人之间进行,是制约与反制约的关系,对手不同结果就很难讲,这也增加了它的偶然性.

6)集中实现性.竞技体育的目标往往是集中在很短时间内完成的,如奥运会,之前准备了四年,目标就在举办的15天内完成,让人来不及对目标、人员、环境条件和准备措施进行调整.

1.3目标管理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中的应用现状奥运会是竞技体育的最高表现形式,我国目前竞技体育的管理也重点是围绕奥运会展开,本文就重点以我国参加奥运会的情况为例,来分析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管理中的应用情况.

为了规范和指导竞技体育的发展,我国已经制定了两期(1994-2000年、2001-2010年)奥运争光计划,对于我国竞技体育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指导思想和基本方针、改革与发展目标、战略措施等都作了阐述.在近几届奥运会上我国体育代表团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是在悉尼和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连续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这与奥运争光计划的指导作用分不开,但更与奥运会前的备战和管理工作密不可分.

每一届奥运会之前,国家体育总局会根据自身实力和国际形势为代表团制定参赛任务,就是奥运会目标.现在各国家队由项目中心直接管理,国家体育总局采取与项目中心主任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任务分派到各项目国家队,这样将目标分解,使目标更小,责任更明确.《责任书》中明确规定了项目中心的任务指标、工作要求、考核等次及奖励与惩罚等.中心主任明确自己的任务,也知道完成任务会有什么奖励和荣誉,完不成任务又会有什么惩罚和批评.

单个队伍(如女排)或运动员参加比赛,要获得好的成绩,完成既定目标,赛前就要有一套系统的训练计划与安排.就是要在纵向上,把训练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训练目标,比赛时把竞技状态调整好,发挥出最佳水平.如果分阶段的训练目标达不到,就很难在在比赛时取得理想成绩.

我国举重名将占旭刚悉尼奥运会之前的训练计划对此是很好的诠释.占旭刚的赛前训练分为基础积累、强度突破、赛前准备三个阶段.1)基础积累阶段.主要根据举重有氧训练的特点,多组数,多次数,适当控制强度,打好肌肉基础,使肌肉厚实,力量扎实,以使肌肉适应高强度的训练.训练要求在一个很高的平台上进行,挺举平时能举210kg,但可能很长时间才出现一次,因此要求在200kg的水平上非常稳定,每节训练课做4~5组或5~6组,抓举则在160~167.5kg的水平上.这样基础稳定了,提高才有保障.2)强度突破阶段.在基础积累之后,方法是减少组数和次数,充分保证专项技术强度,节奏明显,突出重点,量该上就上,该调就调,其它训练为辅.上一阶段以力量训练为主,技术训练在后,这个阶段就要以技术训练为主,力量训练在后,重点突出技术.并且要训练专项耐力,注意“适应性补偿”.3)赛前准备阶段.离奥运会一个月时开始进行,此阶段的前两周,主动降低训练量,以70%的技术强度训练,重点进行精神状态的调整,最后两周再加大技术强度,往上冲.悉尼奥运会前占旭刚的三个阶段都做得很好,具备了很强的实力,所以能够在抓举落后对手7.5kg的情况下,一举反败为胜,夺得冠军.

在奥运会前一年多将运动员按照国际实力分为冲金牌、冲奖牌、冲前八或一般集训三类,三类运动员的津贴以及伙食标准等都是不同的,并且奥运会前半年标准还会调整,使差别更大.临近奥运会运动员还会被再细分为:正常发挥得金牌、较好发挥得金牌、超常发挥得金牌、冲击奖牌这四类,分别给予不同的关注度.其教练员也按此分类,有不同的待遇.并且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运动员国家还会有重奖,名次越低,奖励就越逊色.

从以上分析来看,在我国竞技体育的管理中存在着目标管理的雏形.

1.4影响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管理中应用的因素分析1)目标多元化.获得好的运动成绩并不是竞技体育的唯一目标,在制定目标体系时应兼顾比赛、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如奥运会的目标不仅要包括金牌目标,还要包括获得积分的目标,这对发挥运动员潜能,锻炼队伍、培养新人很有帮助,同时还要兼顾社会效益,要赛出风格、赛出精神面貌,不可因为兴奋剂或赛场丑闻等原因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2)目标可行性.目标要可以量化,有可操作性.目标的制定要量力而行,不可盲目攀高,要一步一步提高,不能拔苗助长,造成运动员寿命减短,甚至夭折.

3)成功率.奥运会前会有一定数量的冲金点,但有多少能最终夺冠不得而知,所制定的目标要用冲金点总数乘以成功的概率才行,而成功的概率要根据国际形势及以往经验来判定,低了不能鼓舞士气,舆论也不满意,高了是好高骛远.

4)思想政治工作.“大赛比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运动员全面素质的较量,比的是精神、斗志,是志气、勇气、杀气,这些要靠思想政治工作来调动.思想政治工作是大赛成功的生命线,是完成任务的中心环节”[6].

5)人际关系.竞技体育中人是绝对的核心,搞好人际关系是最重要的,尤其是教练和队员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

6)运动员的保护工作.保护运动员是多方面的事情,首先,训练上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保证不会因为训练而出现大的伤病,致使不能参加比赛;其次,要尽可能少地使运动员受社会影响,减少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时的压力,使运动员以最轻松的心态参加比赛;另外,还要做好运动员的利益保护工作,运动员的利益得不到保障,他们也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去.

7)自我控制.目标管理赋予了工作人员更多的责任和权利,也有更多的自主性,实施过程中自我控制就非常重要.

8)信息反馈.目标管理实施过程中,权力下放,如果管理者不能掌握下层的执行情况,有可能出现目标偏离等现象,因此要有准确的信息反馈.

1.5我国竞技体育目标管理的模式以奥运会为例,以四年为一个周期,从一次奥运会结束开始,到下一次奥运会结束为止.

1)建立目标体系.国家体育总局制定总目标,然后分层下达到各个项目中心、国家队和运动员,形成体系(见图2).目标体系应以比赛获得成绩为主,兼顾人才选拔、人才培养、经济和社会效益等多方面.由于奥运会四年一届,四年后的情况与现在的情况相比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因此一开始就制定具体的奥运会目标不切实际.前三年,以选拔和培养运动员为主,并以前一届奥运会取得的成绩为目标,参照自身实力,对各项目参加顶级比赛(如世锦赛、)所获得的成绩进行评估.最后一年,根据前三年的成绩制定具体的奥运会目标,制定的具体目标向下分解,形成体系.目标需要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在制定目标的同时要有奖惩的措施.

关于目标管理在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中应用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竞技体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目标实施.目标是集中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但是它的备战过程是漫长复杂的,需要科学、合理的计划将备战过程中的种种要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田径的速度、耐力、体能等训练,什么时候应该重点训练什么都应该明确.一个周期内,奥运会之前,运动员有众多比赛要参加,管理者要处理好训练和比赛的关系,对于重要的比赛如世锦赛、奥运资格赛、奥运积分排名赛等要认真对待,而一些小型的、没有锻炼价值的比赛就可以放弃,尤其是到了奥运会前期,更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到了赛前一个月往往是最难以控制的,这一阶段是大赛前的综合准备期,即各种参赛因素的组合期,此时仍要紧紧抓住重点,继续坚持以增强实战能力为核心,要进行调整性训练,多与运动员沟通,注意精神调整,并对运动员进行全天候监护式管理,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在目标实施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运动员的思想政治工作、运动员的保护工作和人际关系的处理.

3)自我控制.目标管理需要权力下放,管理者的主要工作是为下级创造良好多的工作环境,而不是过多的干扰,尤其是到了赛前,管理者不应该干预教练员的训练计划,使教练员大胆地进行训练调整.比赛时运动员要合理利用规则,应对裁判的不利判罚,要稳定心态,避免受比赛以外因素的影响,如观众、场地情况等.教练员的临场指挥要头脑清醒,摆正位置,对困难充分估计,捕捉有利时机,运用正确策略,“针对运动员此时此刻的情绪变化,用最简洁、最具感染力的语言把他调动起来”[7].大赛证明,往往比赛时教练员比运动员更紧张,教练员如果不能控制自己,就很难发现对方的弱点和突破口,自己事先制定的计划也将难以实施,运动员就只能跟着感觉走.

4)监控、跟踪.竞技体育的目标管理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及时的信息反馈,直接听取下级汇报是一个途径,但往往效果不好,会有误报漏报的情况.需要一种有效的跟踪监控手段对目标管理的实施过程准确掌控,保证工作不偏离目标,并能及时帮助、指导下级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最好是能够组织专家团不定期跟队调研,专家团由长期从事体育训练或管理工作的专业人士组成,规模在15~20人,直接由国家体育总局领导,定期向总局提交调研报告,遇到问题随时汇报.专家团可以向运动提出建议,但是不能影响运动队的正常训练.

5)检测实施结果和奖惩.这一工作可由专家团完成,根据制定的目标评定各支队伍的工作情况,并进行奖惩.

2结论与建议

2.1结论

1)竞技体育有明确的目的性,从宏观横向上看,一支体育代表队参加比赛前要制定目标,并将总体目标分配到其下的各个部分,以分散目标,鼓励下属;从微观纵向上来看,一支单项运动队或运动员在比赛前会为自己制定训练计划,为每一个阶段的训练制定目标,阶段目标的实现为最终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基础.目标管理在竞技体育管理体系中有其适用性.

2)影响竞技体育的因素很多,社会、经济、政治、自然因素都可能成为左右成绩的因素.在应用目标管理的时候要从目标多元化、目标可行性、成功率、思想政治工作、人际关系、运动员的保护工作、自我控制及信息反馈等方面综合考虑,以保证目标管理的顺利实施.

3)竞技体育目标管理也要包含制定目标、分解目标、目标实施、检查实施结果及奖惩、信息反馈及处理五部分,但由于目标管理的特性,在管理过程中要更加强调人在管理中的因素,强调自我控制与监控、跟踪.

2.2建议

1)管理过程中要根据目标来设定工作岗位,并赋予相应的权责,不能出现有目标无人负责,或有岗位而不知其目标的现象,避免资源浪费,权责不清.

2)管理过程中要制定严格的制度,加强监督,在自我控制之外设置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