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视野中的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

点赞:5485 浏览:175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从文化视角对中美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进行分析,发现脱胎于移民文化背景下的亚文化群种族文化与美国的主文化特质,共同构建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多元化形态;植根于几千年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亚文化群―民族凝聚力与中国的主文化特质,共同影响着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在全球化趋势下,民族凝聚力的重构和中美主导文化特质的融合,使得体育制度和行为方式出现变迁,中国竞技体育体制统一模式化面临一定的突破.

关 键 词:竞技体育体制;种族;文化特质;多元化;民族凝聚力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4-0443-03

ComparativeResearchonChineseandAmericanCompetitiveSportsSystemfromtheAngleofCulture

PENGXuehan1,DAIGang2

(1.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FuzhouUniversity,Fuzhou350002,Fujian,China;

2.DepartmentofPhysicalEducation,TsinghuaUniversity,Beijing100084,China)

Abstract:AfterparativelysurveyingonthedevelopmentofpetitivesportssystembetweenChinaandAmericafromtheangleofculture,itioundoutthathypocultures,whichwerebornoutofthebackgroundofemigrationcultureandtheparticularityofAmericanmainculture,areconstructingthemultiplestatesofAmericanpetitivesportssystem,whilethehypocultures,whichwerebornoutofthebackgroundofthousandsofyearsConfuciancultureandtheparticularityofmaincultureofChina,heinfluencesonthedevelopmentofsportssysteminChina.Eventually,Globalizationurgesthereconstructionofnationalitycohesionandthemeltoftheparticularityofmainculturesoftwocountries,whichwillcausethechangesofsportssystem.Hence,Chinesesportssystemwillmeetsomechallenges.

Keywords:petitivesportssystem,race,particularityofculture,multiplestates,nationalitycohesion

投稿日期:2006-12-10

作者简介:彭雪涵(1958-),男,山东莱芜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

在竞技体育竞争趋于白热化的今天,金牌的背后不仅是科学技术和经费投入上的竞争,更重要的是对建立适合于本国特色竞技体育体制的认识与思考.我国有关竞技体育体制方面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很少从社会、文化背景下探讨我国制的存在与发展.二是缺乏从文化学角度进行比较研究,只注重主导文化特质对自己国家竞技体育及其训练体制的影响,没有注意到亚文化群对竞技运动及其训练体制存在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本文试图从文化学、社会学角度对影响中国与美国竞技体育体制存在与发展的文化背景、文化因子进行分析,对不同竞技体育体制作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竞技运动的发展和竞技体育体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1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

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也称为制,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以满足国家和各级政府行为的政治需求诸如激励民族精神或民族意识,体现制度优越性等方面的需求,同时受控于行为主体的阶级化产物.因此,它更多的带有政治化色彩,是一种国家行政协调体制.从体制存在与发展的结构特点来看,我国的制是一种训练体制模式,内部组织结构分为初、中、高三种训练层次,运行方式采用逐级递升制,管理机构根据各省市行政区划分,隶属国家行政部门(体委)统一主管.这样的组织结构有利于统筹安排有限的体育项目资金,制定统一的竞赛法规,整合体育资源,同时有利于优化竞技体育人才资源选拔机制,及时、有效的挑选优秀竞技体育人才进入国家队训练,从而保证奥运争光计划的顺利实施.从文化视野的角度来看,它本身体现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

美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是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逐步形成的以满足国家和各级经济实体的经济和文化需求诸如通过高水平竞赛获得经济利益、追求刺激、宣扬个性、消除等方面的需求,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自发产生的经济化产物.因此,它更多的带有经济的色彩,其竞技体育体制是一种国家行政协调与社会自我协调相结合的体制.从体制存在与发展的特点来看,美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内部组织结构以业余训练为主,短期集训为辅的训练体制.特点是业余训练形式多元化,竞技体育项目布局与设置时代化,高水平竞技人才选拔、培养、流动体系多元化;竞赛体系多元化等.从文化角度来看,它体现着以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为核心理念的移民文化特征.

虽然,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分别呈现单一化与多元化的特点,但本质上都与其自身的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是精神、价值观和知识的系统,是人类群体制度的体现,制度是用来构建一种秩序、规则、以及规范上的精神与观念的生存空间,来传承与发展本民族的文化.竞技体育体制恰恰是体育文化的载体,并在不同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变迁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2中美主导文化特质比较

透析中国上下五千年璀璨文化,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在注重宗法、家庭关系的社会背景下,承载着“天人合一、协合万邦”的儒家思想和《易经》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从而最终促成中华民族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爱国精神、形成了重情感、崇道德、尊祖宗、礼仪至上、自然质朴为内核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民族文化特质对我国体育体制的存在与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为了实现中国金牌零的突破,为实现中华体育的飞跃,多少运动健儿艰苦训练,以大一统为社会理想状态,把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放在首位,甘愿为更有实力冲击金牌的运动员铺路,保证制的良好运行.正是这种炽热的爱国主义热情深深的积淀在运动健儿的心中,才一次又一次创造着中国体育的奇迹,制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闪烁熠熠光华的背后,也体现着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传统与文化内涵.但是,应该看到中华文化在长达五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以农耕文化为特色的大陆文化,它强调“节制与平均分配”,这种节制与平均分配在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阻碍着新时期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进程.从文化的视野来看,我国的竞技体育体制正是体现出了中华文化的这种特质以及这种特质所表现出的价值取向.

美国移民文化是以古代欧洲文化为起源,通过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形成了认识世界的知识体系与方法,注重理性思考与认知精神,广泛推崇个人竞争、宣扬个性,以强调征服自然、战胜自然为核心理念,最终形成各民族崇尚自我、好创新、不拘小节、重法治的民族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使得美国的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具有兼容性,从而呈现出多元化的形态.具体来说就是宗教信仰、人种群体、政治体制、传统习俗多元化.这样的形态为竞技体育职业化、商业化、产业化的运作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文化支持,进而为美国的职业竞技训练体制的建立奠定文化基础,并使其始终处在开放状态,呈广纳百川之式.这些文化特质是我们在审视美国竞技体育体制时不能忽视的问题.

3中美亚文化群:种族文化与民族凝聚力

作为拥有移民文化背景的美国,在长期和隔离政策的影响下,使得很多面临生活危机的黑人和社会底层的其他人种逐渐形成一种主导意识――借助体育运动成为杰出的运动员来获得金钱和地位,借以完成生物和文化的使命.正是这种主导意识形态渗透到运动训练体制中,使得体制中的业余训练形式在中学、大学中得以有效地开展,并具备了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正是由于美国白人自身的种族逻辑――印证本身种族的优越性,歧视其他种族,又进一步加强黑人等其他人种的主导意识,使他们自觉、卖力地提高自身的运动技能.因此,在许多竞技运动项目中,白人的竞技能力明显处于劣势,白人的种族逻辑在竞技体育领域逐渐被消弱.更重要的是金钱与胜利是职业化训练体制生存的根本,美国白人的种族排斥心理在巨大的利润面前妥协,多元化的选拔取材渠道向着不同肤色但具有运动天赋的优秀运动员敞开,业余训练与职业化构筑了坚实的流动平台,多元化的竞技体育人才流动机制逐步形成,多元化的训练体制模式逐渐确立.当体育运动被赋予消除的神奇责任时,种族文化超越主导文化特质的核心作用,成为促成训练体制呈现多元化形态的根本.

文化视野中的中美竞技体育体制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植根于几千年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在长期封建专制统治的压迫下,逐步形成了具有映射自己国家与民族意识的文化心理模式,也就是“文化传统”.民族文化传统具有高度的遗传性,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宗教信仰、民族心理、民族精神、行为方式、语言等文化因子,在外部历史社会环境的作用下,逐步形成一种民族基因,世代相传.以倡导“礼”、“让”为核心,强调整体关系和群体关系相互和谐发展的儒家文化,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和情操,也是经过长期的历史文化沉淀而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最终促成中华民族的强大向心力和凝聚力.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与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是民族凝聚力的具体表现形式,正是这种内化的精神要素使得运动员在竞技场上产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尽最大努力创造佳绩.因此,民族凝聚力可以说是我国制产生和延续的重要文化因子.作为亚文群的民族凝聚力具有精神文化和社会实践双重属性,是政治关系、经济关系、社会关系等关系形态的集合体.经济与政治因素是民族凝聚力长期稳定的基础,民族文化的中间层次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群体与群体之间联结而成的关系形态,这些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彼此合作或者相互影响,彼此合作与影响的程度越深,民族的凝聚力越强.计划经济时代,可利用的体育资源匮乏,各种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衔接不紧密的状态下,很难发挥整体优势,于是,我国的竞技体育训练体制完全由政府行使管理权,国家承担绝大部分经济义务,行政手段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这样便有效地整合、优化体育资源,以完成奥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取得优异成绩为目标,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与团体联结成的一个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利益共同体的力量反作用在制上,进而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4文化视野中的中国竞技体育体制模式保持与突破

4.1民族凝聚力的重构

从系统论的角度审视我国竞技体育体制,可以发现,政治要素是其构成的核心,经济要素仍然是其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体育科技要素在训练体制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民族凝聚力是训练体制形成的自然纽带.伴随着政治、文化全球化趋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我国传统的、封闭状态的制逐步在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过程中面临重组,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手段成为调控体育体制内部运行与外部融合的根本方式,从而适应全球化、体育产业化、市场化、职业化和社会化所带来的冲击.另外,作为体育产业中重要的生产要素-体育竞技人才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增强,建立健全体育竞技人才流动体制将成为未来我国体育体制研究的焦点.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程中,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各种关系形态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和消费过程中原有状态和平衡被打破,需要重组,作为这些关系形态集合体的民族凝聚力的解构和重组必然导致竞技体育体制的改革.重构的具体表现为:1)在市场中建立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市场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民族之间,港、澳、台与大陆以及海外的炎黄子孙联结成一个有机的利益共同体,从而为民族凝聚力构筑坚实基础.这种民族凝聚力映射到竞技体育体制上,便是处理好各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单位利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的关系,追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增强竞技体育项目管理中心合作协调系统的组织属性,逐步将部分项目向协会制过渡,实现协会实体化.2)社会理想价值体系的统一.现代社会中不同价值取向的主体,表现为不同的行为目标和行动方式,通过确立长期的、局部的、短期的行为目标反作用于主体,整合多种价值取向,从而形成统一的社会理想价值体系,为民族凝聚力构建强大的内在动力.映射到竞技体育体制上,便是通过对全运会竞赛体制改革,带动其他赛制,形成长期的、短期的、局部的网络化竞赛体制.在这种运行通畅的网络化竞赛体制下,重塑运动员的社会理想和价值取向,从而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与发展注入新的内在动力.

4.2异文化特质的吸收

美国的主文化特质决定着美国体育运动文化的经济性,借助现代高科技手段,追求运动技术的不断完善,从而实现更高,更快,更强的运动目标.中国的主文化特质决定着中国体育文化的生态属性,讲究自我境界的超越,个体行为以静态的方式,融入到自然环境中,将思想、运动行为与自然情景协调一致,从而达到合二为一,天地合一的境界.虽然从中美两国主文化特质映射在结构上就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本质上都是身体的文化,这种同质异构的特征,为不同民族的体育文化间的交流创造了必要条件,在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中美体育文化出现变迁,体育文化结构、形态发生总体性变化,但是,主导文化特质的差异性决定中美体育文化在碰撞的过程中必然会发生冲突,需要经过适应、调整、吸纳、融合,吸收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有益成分,来保持本国体育文化的活力.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体育文化精神层面的对抗与融合必然会导致竞技体育制度和体育行为方式的变迁.因此,以宣扬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传统为核心,通过借鉴美国体育体制的运作体系,为我国体育体制注入新鲜血液,对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5结语

从文化视野下审视中美竞技体育体制,可以发现:中华民族的体育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内部文化震荡与发展,以民族凝聚力为传递纽带,逐渐形成一种动态平衡,传承中华民族深厚的精神传统,仍保持着大一统的制模式,并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而美国的文化作为一种移民文化,因其亚文化群的种族文化根源的存在,使得他的体制始终处在不平衡状态,呈现多元化形态,以保持其自身文化的稳定性.文化要素的差异导致两国竞技体育体制在结构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是,中美两国体育文化的同源性――身体文化,又为两国体育文化的交流,体制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前提条件,全球化趋势成为诱导因素,使得中美体育文化融合成为可能,经济要素是动力源泉,最终促成中美体育文化出现大融合的局面.在融合的过程中,主导文化的碰撞,以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促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价值体系的重构,民族凝聚力以及价值体系的重构又必然作用到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行为方式上,加速竞技体育体制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中国竞技制模式面临着冲击和前所未有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