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

点赞:24252 浏览:1084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是浙江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考察、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的体育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目前,杭州下沙高校园区高校体育资源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共享率低等问题.揭示了原有体育资源配置的信息机制、决策机制以及具体的配置方式上缺陷是产生上述结构性问题的主要原因.研究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未来的体育资源配置方式的优化提出了:以体现学生需要为特征的、资源共享的资源配置方式和相应的制度调整的选择途径.

关 键 词:杭州;高教园区;普通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优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1)02-0092-05

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授课教师、学习时间的“三自主”形式已成为主流模式,这不但突出了学生主体地位,而且促使着高校积极拓展体育教学资源、自觉调整体育师资队伍结构、优化体育资源的配置.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教学仍存在诸多问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不断下降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有效地抑制;要真正实现国家提出的用五年时间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改善的目标仍存在这大量的现实矛盾与困难,其中高校体育资源的不足或体育资源配置的不科学、不合理无疑是制约高校体育发展、学生体育锻炼积极性的激发以及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开发与建设是浙江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强省的重要举措.园区已拥有7所本科院校、7所高职高专,全日制在校生近12万人.因此,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为研究选题,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可为政府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体育场馆建设与后续投入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14所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状况为研究对象,从体育人力、物力、财力、体育信息、政策等方面的资源拥有和配置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与此同时,以1500名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体育锻炼的兴趣与需求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浙江大学图书馆、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1994―2008年)、万方博硕论文全文数据库,对高校体育资源配置方面文献进行查阅与综述,并参阅有关人力资源管理、体育产业等方面的著作,为本研究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对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处的相关领导,以及浙江省部分高校的20多名体育专家进行了面访.同时,在浙江省教育厅体育卫生处的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查阅了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的“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情况汇报材料.

1.2.3问卷调查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园区的14所高校的体育资源问题,以及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问卷设计根据“人力资源、物资资源、信息资源”结构功能框架,引申出具体测量指标,并经15位教授级专家论证及修改.问卷的效度系数为0.89.调查共发放的下沙高校体育情况调查问卷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问卷回收率为100%.对大学生调查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有效问卷1348份,有效答卷回收率为89.9%.

1.2.4数理统计法本研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基本的数理统计,所有数据的处理均采用SPSS10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现有体育人力资源的特征

2.1.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现有体育教师的数量及师资队伍结构特征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体育教师的总数为299人,现有体育教师队伍的结构特征为(表1).

目前,14所高校的体育教师队伍以4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主,比例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76.2%,年龄结构较为合理.教师的学历结构仍以大学本科学历为主,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48.1%,其中在读博士仅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1%,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学历结构相比有较大的差距.13所已明确规定,新招聘体育教师的学历最低要求为硕士研究生.这反映出加快体育教师队伍学历层次提升任务的迫切性.目前,整个下沙高教园区高校教师中有18%的教师在职攻读研究生.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中具有高职称的教师比例数偏低,尤其是具有教授职称的教师比例仅占体育教师总人数的6.9%,明显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10%左右),副教授的人数比例也明显低于华东地区高校的平均水平(29.7%).

高校体育资源现状和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2.1.2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现有体育教师的技能结构特征体育教师的专项技能的分布仍然是以传统体育项目为主,另外,上述体育教师专项技能结构中,有20%的体育教师已经根据学校体育教学的需要,进行转项后的结果.

14所学校中,7所已明确在今后的新教师招聘和引进中将把重点放在对新兴运动项目教师以及特殊体育专项教师的引进与招聘上.14所学校中有13所已经明确提出新教师招聘和引进的最低学历要求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而目前各高校实际需要为必须具备较高的专项运动技能体育教师.因此,在我国各专业体育院校的培养模式决定了高学历与高专项运动技能几乎成为“鱼”和“熊掌”两者很难兼得,这一矛盾将会一直困扰着各高校体育部门.


14所高校的体育教师普遍存在着教学、训练工作量偏大,外出进修困难等问题,尤其是学校普遍采用根据工作量折算课时补贴的方法,教师的收入直接与课时工作量挂钩,教师外出进修培训所承受的经济损失较大,造成教师不愿外出培训进修,也不愿意体育部门引进新教师等现象.

14所高校的体育教学中开设项目最少的学校仅开设了6个体育运动项目,开设最多的学校达20项,其中,本科类院校的平均开设运动项目达16项,而专科类院校的平均开设运动项目达12项,两类学校差异十分明显.制约高校开设新兴运动项目的主要因素是:缺乏具有特殊专项技能的体育教师;学校体育管理部门对开设新兴体育项目教师缺乏相应的激励措施.

2.2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物质资源特征

2.2.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的体育场馆配置情况

另外,根据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目前的办学规模和招生数量,我们对高教园区高校的学生人均体育场馆面积进行了统计.

从14所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建设情况与学生的人均体育场馆面积看,无论是生均室内体育场馆面积,还是生均室外体育场馆面积都超过了国家教委规定的要求数.传统体育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田径、健美操、乒乓球等运动项目的场馆条件已经得到保障.但是,由于对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需求缺乏深刻的研究,使我们在体育场馆的建设过程中对体育场馆的多功能性、综合利用等方面的关注度不够,结果是刚新建的体育场馆实施,就暴露出合理配置问题.多数学校把体育馆的建设作为学校标志性建筑,但由于已建成的体育馆的设计功能较为单一,缺乏综合开发利用的潜力,使部分体育馆成为单纯的比赛馆或学校大型(开学、毕业典礼、文艺汇演)的活动馆.另外,由于体育馆的建设投入较大,部分学校从维护成本角度考虑,使一般的体育教学进不了体育馆.当下从体育部门的实际需求出发,最为缺乏的是具有综合使用功能的练习馆.另外,14所高校中都配备了足够的排球场地,数量达96片场地,但利用率极低,很多学校除正常的排球教学之外,平时都被空置着,另一方面,有7所学校存在网球场的短缺.

从各类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情况来看,有10所学校的体育场馆采取了全部无偿对外开放,4所学校的体育场馆采取了部分有偿的方式对外开放.有室内体育场馆的院校开放时间较长,开放时段较多,开放时间更稳定,而无室内场馆的高校则受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开放的时间相对较短,时段单一,开放时间不稳定.

从高校间体育场馆的共享情况来看,7所在浙江省教育厅的要求下,已经建立开设校际辅修专业制度的本科院校,它们校际间的体育场馆池等体育设施的共享程度反而要低于其他7所职业技术高等院校间的体育设施共享度.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与各学校的体育管理体制有关,也与校际间的体育部领导的联系、沟通、交流的密切程度相关.

2.2.2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的体育器材配备情况

10所院校的体育器材配备已完全能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要,4所高校的体育器材配备基本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要.各院校均把配备重点放在比较常用、学生比较喜欢、利用率较高的一些项目上,但新型运动项目器材的配备水平较低.14所学校体育器材配备均达到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配备要求.

2.2.3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的年均体育经费投入情况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的每年所投入的专项体育维持费(不包括体育基建、大型场馆维修)达生均43.3元.14所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的差距较大,最低的学校每年生均20元,最高的学校达每年生均125元.

14所学校的年度经费的使用,主要用于日常的教学维持和可以运动训练与竞赛,以及人员经费,在师资培训和科研投入上比例明显偏低.14所学校中有5所学校的体育经费投入能完全满足正常的体育教学与训练需要;6所学校基本能满足需要;3所学校不能满足需要.部分学校的体育经费使用权并不在体育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审批环节复杂、管理效率低等问题.

2.2.4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的体育信息资源配置与利用情况

目前,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在体育信息资源建没上都比较重视.12所学校在Inter(或校园网)上拥有主页,并在校内实现办公网络化,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但是,受学校体育经费投入的制约(学校没有对体育部门体育资料经费投入的预算),14所学校都存在着体育专业书籍、专业期刊和电子期刊拥有量较少.

2.3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问题的成因分析

目前,高教园区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的主要方式为:以国家、浙江省政府垂直投入为主体,以各学校自身横向投入为补充,以各个学校的体育需求为特征的,相对封闭的条块分割的资源配置方式.虽然,浙江省和杭州市是我国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充沛的民营资本作为教育的社会资源进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教育领域尤其是学校体育领域仍然是微乎其微.

14所高校中13所高校的体育资源主要源于政府的财政投入与调配,1所学校是真正由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设.目前,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给各高校调配资源时是按照条块分割,并根据每个学校的规模及发展需要进行均衡分配的.从具体体育资源的配置决策的主体来看,最终的决策者是各学校的主要领导.其决策所依赖的信息来源于教育主管部门和同行的影响,尤其是周边一些同规模兄弟学校资源配置状况所带来的示范效应;尽管各学校的体育部门在学校的体育也可以提出意见,但在实际操作中其所起到的作用相对较小.从资源配置决策的动力机制来看,一方面是为了符合国家的相关文件的基本要求,并以体育资源的国家评估需要为导向的动力源所形成的资源分配机制;另一方面,随着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展、学校升格等实际需要,要求学校体育资源增量的投入,且自觉或不自觉地使决策者产生体育资源“高规格、标准化”配置动机.目前,体育资源配置的决策主体-――学校主要领导,其个人的对学校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对运动项目的个人兴趣对目前学校体育资源的具体配置方式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以强调投入、扩大规模、不计效益为特征的资源配置方式,因其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没有实现对资源有效率的配置,致使在体育学校资源的分配与配置过程中出现上述的条块分割体育资源共享率低、归划意识造成闲置与浪费,以及在具体的体育硬件设施建设过程中缺乏进行必要的实证研究,进而导致体育资源配置的决策缺乏科学性,并表现出一定的“长官意志”和“人治”特征等问题.因此,要解决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就必须改变与优化目前的体育资源配置方式.

2.4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

2.4.1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原则

教育政府部门在资源投入与配置中,不再按“条条块块”的方式进行垂直投入,而是以投入的产出和效益的最大化为第一原则,以资源共享兼顾公平为具体的投入实施要求,对高教园区的体育资源配置进行统筹考虑.遵循“政府主导、政策支持、统一规划、资源共享”的原则,促进高校间各种体育资源的共享,克服传统的“条块分割”的资源配置方式作用下所造成的资源闲置或缺失.高校在具体的体育资源配置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校的体育特色,以及学生的体育兴趣与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需要、兴趣、爱好、个性特点来设置体育课程,实现“鼓励高等学校之间、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以及企业、事业组织之间展开协作,实行优势互补,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新的资源配置方式的决策者,所赖以的信息系统的结构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师和学生作为办学的两大主体同时参与了决策信息的传递,学生的实际体育兴趣和体育需求将被作为决策者的重要决策信息源得到高度重视.另外,新的配置方式将要为学校努力争取为社会资源,充分体现学校体育特色提供动力.

2.4.2杭州下沙高教园区高校体育资源配置优化的策略选择

目前,作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体育资源包括了存量资源和未来的增量资源两类,因此,在体育资源的配置优化中必须从存量资源的调整和增量资源的新配置方式两个方面进行.对体育存量资源的“整合”,主要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在体育教师人力资源整合方面:首先,在浙江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建立下沙高教园区高校校际教学资源管理领导小组,统筹规划下沙高教园区中各高校的体育发展目标,确立各高校的体育特色.建立统一的体育教师使用、聘用制度,使教师跨校区兼课在政策得到鼓励与支持,以满足高校的体育教学需求.

第二,调整现有的高教园区对教师的人事管理方式,建立教师共享制度,以促进高校间体育教师的优势互补,实现师资的共享,以解决目前普遍存在体育特殊专项技能教师缺乏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现有的7所本科院校间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校际间的辅修专业和选课平台.把体育课程列入校际间的辅修专业和选课平台,相互承认学分,通过网上选课、网上报送体育成绩确保学生的跨校区选课的顺利实现.

第三,建立统一的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规划,通盘考虑各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专项结构与布局,以逐步实现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体育教师队伍,以确保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体育师资队伍整体素质的显著提高.

在体育财物资源整合方面:首先,根据高教园区体育资源的现状,建立各高校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改造与完善规划.根据高教园区中各高校未来体育发展的特色与目标定位,以及大学生的体育需求情况,有针对性地对现有的体育场、馆、池等体育物质资源进行改造与完善,使其向多功能性、实用性、非竞技化等方向发展,以充分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各种体育需求;

第二,建立共同的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制度,提高对各项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第三,完善学生跨校区的选课制度以实现体育场馆、器材设施的共享.

第四,建立体育教师在现有的体育硬件条件下能积极开设受学生欢迎的新兴体育教学项目的激励机制,挖掘体育硬件资源潜力,提高现有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率.

第五,拓展高校体育的社会怎么写作功能,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在满足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需要外,面向社会、社区,以承担高校体育所应承担的社会怎么写作使命.

在体育信息存量资源整合方面:下沙高教园区建立统一的体育资源网络信息平台,并实现与现有14所高校体育部门的对接与共享,并根据系统的整体性原则建立一种效益平衡机制,使各文献机构的贡献和利益相平衡,从而达到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在对杭州下沙高教园区的体育存量资源进行整合的同时,在浙江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下沙高教园区高校教学资源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一种新的机制以彻底改变未来增量体育资源的投入方式.

在体育经费的增量投入方面:需调整原来的高教园区中各高校各自独立的经费申报制度,建立园区内所有学校体育经费的共同申报制度或“团队”申报制度,以体育资源共享为原则,对体育经费的投入的去向、效益和产出的预期,以及责任目标等方面进行共同论证的基础上,联合提出体育经费的申请报告,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最后的抉择,建立园区内以所有学校体育资源共享为原则的统一拨款制度,减少体育资源的浪费.

在体育场馆设施的增量投入方面:建立大型体育场馆的共享制度,对园区中的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目前,国内外较为成功与成熟的案例为高教园区中的体育中心建设.建立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制度,统一调配使用;在日常维护费用的开支上,根据园区中各学校的使用频度以及各学校的使用范围进行分摊.

在人力资源的增量优化方面:建立统一的人才引进制度.根据园区中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以及各高校的体育特色定位,有计划地引进具有高学历、高职称和具有特殊专项技能的教师,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改变以往各高校的重复引进所产生的资源浪费.

在信息资源的增量投入方面:在浙江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建立杭州下沙高教园区大学城教学运行与管理网络平台,完善现有的7所本科院校间已经建立了统一的校际间的辅修专业和选课平台,把体育教学与体育场馆的运行与管理纳入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之中,为资源的共享提供技术保障.

3 结论

杭州下沙高教园区14所高校在浙江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体育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蜕变,但是,园区的体育资源状况仍存在结构性矛盾,以及体育资源共享率低等问题,与当前大学生对体育的客观需求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错位现象.激励机制、保障制度的缺乏必然导致满足于现状,缺乏开设新运动项目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现有体育场馆的功能开发和利用率.造成体育资源矛盾与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当下高校的体育资源配置方式即:以学校为基本单位、条块分割式的资源配置方式所造成的,而以满足学生的体育需要为根本宗旨,实行资源共享的体育资源配置方式,是未来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体育资源配置的较为合理的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