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太极拳自选竞赛套路高难度323B+3动作的生物力学

点赞:27611 浏览:12218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主要运用运动生物力学三维影像解析法,对十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自选套路)的前6名优秀运动员高难度323B+3进行定量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武术竞赛规则中对太极拳旋风脚转体单脚落地动作转体度数的确定方法及连接难度的分值设置欠合理.

关 键 词:武术;323B+3;太极拳;生物力学

中图分类号:G852.11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122-07

太极拳是竞技武术中最基本的拳种之一,它以“柔和缓慢、轻灵匀活”;“虚实分明、刚柔相济”而著称.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在以往多年的全运会等大型比赛中,柔韧性、稳定性、协调性较好的运动员统治着太极拳的比赛场.为了更好地衡量运动员竞技水平高低,增强太极拳比赛的可比性,2003年新规则的出台将太极拳的难度动作划分为A、B、C3个等级,又将连接难度分为4个分数段,运动员必须根据竞赛规则的要求选择难度和必选动作.根据新规则在比赛中的试行来看,十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中,前12名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及名次的排定与难度动作得分顺序呈高度显著性相关(r等于0.979,p<0.01)可见,难度动作得分较高的运动员名次排定相应较前,比赛成绩相应较好,即完成难度动作的成功率及质量成为制胜的重要因素.

高难度323B+3(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在新规则中均属B级动作难度和连接难度,经比赛观察和统计,该动作在女子太极拳比赛中选用频率极高,在难度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并非所有运动员在比赛中都能较好地完成此动作.因此,教练员和运动员均感到此动作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但目前,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对该动作的定量研究尚属空白,对此,笔者对十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自选套路)前6名优秀运动员高难度323B+3动作进行三维摄像解析,揭示动作技术特点及一般运动学规律,以此丰富该动作的技术理论,为发展和改进动作技术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的前6名优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表1),所选研究对象可以代表目前我国女子太极拳运动的最高水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分析近五年关于太极拳在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研究的文献、相关论文及著作,了解当前太极拳技术动作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为本论文的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1.2.2 观察法 观看了第十届全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的现场比赛,并做了部分技术统计.

1.2.3专家访谈法 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对教练员、运动员及武术与生物力学专家进行了调查访问,了解该动作的训练和比赛情况、动作技术的结构组成及其技术的关键环节,选择和设计研究的问题及生物力学指标.

1.2.4 运动学研究法

1.2.4.1 三维录像拍摄2005年8月在十运会女子太极拳决赛现场,用三台JVCGR-DVL9800摄像机拍摄了整个女子太极拳决赛的全过程.拍摄过程中,A机置于比赛场地的左侧下方,B机置于比赛场地的右侧下方,并与A机主光轴成60°夹角,C机置于比赛场地的右侧上方,与A机主光轴成180°夹角,三台摄像机的主光轴调节到对准动作范围的中心,拍摄速度为50fps,三机高度为1.2m.比赛前把赛场平分为六个区域,在每个区域架设美国“Peak”三维辐射框架进行拍摄,比赛时移开框架再对运动员完成整套动作进行定点同步拍摄(图1).

1.2.4.2 三维录像解析 赛后选出前6名运动员的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动作,采用美国“Peak”运动图像测量解析系统进行三维解析,所得数据采用数字化滤波进行平滑处理,截断频率8Hz.

1.2.4.3 数据处理 通过对所测得数据进行分析与筛选,所获得运动学参数用SPSS11.0统计软件系统进行处理,得到各项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及相关程度的显著性检验结果.同时运用Word2003和Excel2003处理软件来完成图表的绘制和排版.

2 结果与分析

为了分析动作方便,将全套动作划分为3个阶段8个时相,即:起跳阶段(从双脚着地时相,经身体重心最低点时相、左脚离地时相到右脚离地时相);腾空转体阶段(从右脚离地时相,经空中击响时相到右脚着地时相);落地平衡阶段(从右脚着地时相,经身体重心最低点时相到左脚提膝独立完成时相).用解析影片得到的数据,对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前述的三个阶段、8个时相进行生物力学分析.

2.1 起跳阶段技术分析 旋风脚转体360°接提膝独立的起跳阶段是指双脚着地时相至右脚离地时相.

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获得足够的重心腾起速度和绕身体纵轴旋转的初角速度,为后续转体动作的完成创造条件.根据起跳下肢肌肉工作形式的特点,将起跳阶段技术划分为二个时段:分别称之缓冲时段(T1)、蹬伸时段(T2),其定义如下:Tl-缓冲时段(即:双脚着地时相至身体重心在最低点时相);T2-蹬伸时段(即:身体重心最低点时相至右脚离地时相,其中经过左脚离地时相).

2.1.1 缓冲时段技术分析

2.1.1.1 躯干姿态特征从表2可知,缓冲时段,崔、张、刘在转体的反方向上肩、髋角位移较大,躯干角位移也较大,说明崔、张、刘起跳缓冲时躯干适应前倾,两臂加速向右后摆臂,上体大幅度向右侧(顺时针)拧转,使躯干向左侧回旋的腰腹肌群和肩带的伸肌肌群得到充分拉长,同时,髂腰肌收缩使右髋关节外旋,致使肌肉在完成蹬伸动作之前产生一定的“预张力”,为起跳蹬伸动作储存一定的弹性势能,从而有利于身体随后快速向左侧(逆时针)拧转时产生绕纵轴旋转的角动量和起跳时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相比崔、张、刘而言,李、吴、余肩、髋角位移较小,躯干角位移也较小,可见,李等起跳时躯干转体过早且在做蹬伸动作之前,没有反向动作作前导,腰腹部及肩带肌肉未能得到充分的预拉伸而影响其收缩效率,可能导致起跳蹬伸时躯干向左侧斜,从而影响离地时垂直速度.

2.1.1.2 下肢关节角度特征研究表明:6人起跳缓冲时段采用技术类型的差异之一主要体现在起跳深度和下肢关节角度上.起跳深度是指起跳过程中人体重心距支撑点的最小距离与人体静止站立时重心高度的比值,它可反映人体起跳过程中的下蹲程度,表征人体重心在竖直方向的位置.身体重心最低点时相下肢关节角度则可表征缓冲时段人体下肢各环节的运动过程以及缓冲的质量.从表3可知,6人比较分析,张、刘缓冲时段,左、右膝,左、右髋缓冲角度均较大,起跳深度值较小,说明张、刘双脚着地支撑瞬间有意识地加大了动作幅度,通过左右腿较大幅度的屈膝、屈髋动作降低了重心高度,拉长了腿部伸肌长度,储存了弹性势能,使蹬伸时产生较大收缩力,延长下肢蹬地肌肉的做功时间,增大蹬地阶段动量,从而有利于获得离地时较大的垂直初速度.崔右膝、右髋缓冲角度较大,左膝、左髋缓冲角度较小,起跳缓冲时主要是通过左侧膝、髋关节的协同作用来完成缓冲动作的,这可推测崔在缓冲时躯干适当前倾并开始有意识地向身体右侧倾斜,为起跳形成良好的身体姿态创造条件.建议李、吴、余应结合自身情况加大下肢的屈膝、屈髋幅度,适度降低身体重心高度,为后续蹬伸动作创造更大的蹬伸空间,也是增大垂直速度的前提条件.由此可见.采用深蹲式起跳,两臂加速向右后摆臂,躯干适当前倾并向身体右侧大幅度转动是缓冲时段技术动作表现出的显著特征.

2.1.2 蹬伸时段技术分析

2.1.2.1 下肢蹬伸动作特征 从表4可知,崔、张、刘起跳时,左膝、左髋相对较小且稳健的蹬伸动作一方面可使身体平稳地在转动过程中积极转动右髋,推动躯干快速前移至起跳点,增大旋转的角动量;另一方面,可使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量较好地通过人体重心,从而尽可能增大离地时相垂直方向的初速度.李、吴、余左脚离地时膝角、髋角较大,可能导致起跳蹬伸时身体重心已越过支撑点,影响蹬伸过程中垂直方向力的获得,同时也影响到离地后左腿的快速上摆及击响时左腿的收折、下放腿的动作质量.与李、吴、余相比,崔等左腿蹬伸动作更平稳、准确,技术运用更合理、经济.李、吴、余最大缓冲时右膝、右髋缓冲角度较小,蹬伸动作不充分,蹬伸幅度较小,右脚离地时垂直速度相应较小,这会影响离地后身体重心的腾空高度和滞空时间,不利于空中击响和转体动作的顺利完成.而崔等蹬伸时,膝、髋关节蹬伸幅度大且充分,有助于实现起跳动作大幅度与高速度的协调统一,右脚离地时重心垂直速度较大,这一点从右膝、右髋蹬伸幅度与右脚离地时垂直速度的相关分析结果(r等于0.85、P<0.05;r=0.82、p<0.05)中得以验证.

2.1.2.2 躯干姿态特征 从表5可知,崔、张、刘肩髋夹角较大,吴、余肩和髋角位移较大.结合前面分析认为:崔等蹬伸时段通过肩轴和髋轴反向的大幅度拧转,为保障腾空时身体绕纵轴逆时针转动获得较大的角动量创造前提条件.同时,起跳蹬伸时身体姿态控制很好,下肢蹬伸充分,蹬伸时所产生的蹬伸力量很好地通过身体重心,从而尽可能地提高离地时垂直初速度和重心腾空高度,延长空中滞空时间,对整个动作的顺利完成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吴、余蹬伸时段,通过肩与髋同步大幅度的转动在腾空前尽量增加纵轴上的转动角度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在空中的转动度数,但会导致起跳时肩髋夹角较小,分别为-6.29°、-20.67°,上体拧腰转肩不充分,不利于起跳时形成绕纵轴旋转的角动量.同时肩和髋较大幅度的转动,可能致使身体向左侧后仰,将不利于踏跳时力的向上传递,进而影Ⅱ向离地后的垂直速度及腾空高度,不利于空中击响和转体动作的顺利完成,最终导致转体度数不足、落地动作不稳.而李肩髋夹角较小,为-26.10°,躯干角最大,为24.05°,且左腿蹬伸动作幅度过大,一方面会导致起跳时身体质量分布离纵轴较远,转动惯量较大,肩轴和髋轴反向拧转幅度较小,影响起跳时角动量的获得;另一方面,也会导致身体快速前旋,右腿蹬伸时身体重心已越过支撑点,使得下肢肌蹬伸主动不足,致使离地时垂直速度相对较小,腾空高度相对较低.但李在腾空击响后,采用两臂胸前合抱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环节靠近纵轴来减小转动惯量,增加转体速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腾空高度的不足,落地时也较顺利完成了动作难度,但击响后转快的转速势会影响落地动作的稳定性.因此,蹬伸时段,加大躯干的拧转程度,注重身体姿态的控制对于增大腾空时绕纵轴转动的角动量至关重要.与右脚离地时相肩(髋)角的差值.φ6:右脚离地时相躯干角φ7:右脚离地时相肩髋夹角(左、右肩关节中心之连线与左、右髋父节中心之连线之间的夹角.)

2.1.2.3 左右臂摆动动作特征 从表6可知,重心最低点时相,左、右肩角速度分别为107.05±20.040°/s和164.44±47.77°/s,缓冲结束后,左、右肩角速度不断增大,在左脚离地时角速度达到最大,分别为315.32±66.23°/s和261.85±71.12°/s,随着左脚蹬离地面结束左、右肩角速度开始下降,右脚离地时分别降至79.35±42.66°/s、111.47±90.93°/s;对左右肩角速度最大值与右脚离地时相重心垂直速度的相关分析结果(r等于0.93,p<0.01;r=0.91,p<0.01)表明,左、右臂摆速较大,右脚离地时重心垂直速度相应较高.李、吴、余左脚离地时,左右臂摆速较小,摆动不充分,且右脚离地之前,李、余右臂制动不彻底,离地时重心垂直速度相应较低.可见,蹬伸时段,左右臂的加速匕摆和适时的减速制动对增大右腿的蹬地力和提高离地时垂直速度十分重要.

2.2 腾空转体阶段技术分析 腾空转体阶段是指从右脚离地时相开始,经空中击响时相到右脚着地时相结束.该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击响时右脚高于右肩及转体360°,并以最佳的身体姿势准备落地,为高质量完成平衡动作创造条件.它是评判动作质量和动作难度的主要标志.

2.2.1 时空特征 腾空高度决定着滞空的时间,是完成旋风脚转体360°必备条件之一.重心腾起的最大高度为1.12±0.10m,击响时相重心高度为1.10±0.12m,重心上升的绝对高度为0.44±0.05m,腾空时间均值为0.60±0.04s,起跳至击响、击响至落地时间均为0.30±0.02s.李、吴、余腾空转体阶段重心腾起的最大高度和重心上升的绝对高度均较低,滞空时间较短,这将影响后续转体动作的完成效果(表7).合理的技术应是运动员在腾空最高点时完成击响动作,并转体1/3周,为后续转体动作留有充足的时间,以保证后2/3周完成时人体重心处于较高位置,为结束动作创造条件.然而,6人中只有崔、张、刘在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完成了1/3周转体,李、吴、余击响至落地时间较短,均为0.28s,击响后转体的时、空条件相对不足,导致击响后的转体中必须使两臂更加贴近躯干来减小绕纵轴的转动惯量,提高转动角速度,这势必为落地动作埋下隐患.

2.2.2 转体角速度和角度特征 从表8可知,腾空阶段转体角度和转体平均角速度分别为287.43±85.29.、475.34±118.84°/s.起跳至击响,6人转体角度和角速度较小,分别为128.05±57.33°、421.82±167.55°/s,这是由于离地后,身体重心产生向上的垂直速度的同时加向左转动动作,身体尚处于上升阶段、躯干和左臂处于伸展状态,还没有充分时间前倾和内收,同时右腿需弧形上摆,身体绕纵轴转动惯量较大.当人体重心达到腾空最高点时,本应完成1/3周转体,然而李、吴、余仅完成约1/4周,其原因是起跳时躯干拧转不充分,离地后躯干转体较慢,右腿加速上摆能力较弱,身体绕纵轴转动惯量较大所致.击响后,两臂向躯干抱紧,减小身体绕纵轴转动惯量,加快转体速度,这时转体角速度最快,为558.69±327.69°/s.其中,崔转体角速度最快,为1165.13°/s,转体角度最大,为279.53°.落地前,两臂及时放开,身体绕纵轴转动惯量增大,转体角速度和角度迅速减小至63.33±35.300、506.07±228.95°/s.张由于起跳到击响时转体角速度过快(752.68°/s),导致落地前身体姿态难于控制,落地时出现晃动.李、吴、余击响后为了完成剩余约3/4的转体而加快转体角速度,所以,运动员在落地前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要想完成伸展身体,为落地做好准备是很困难的,计算所得数据也证明了这一点(表8).李等落地前,身体的转体角速度仍然很大是导致未能成功落地的主要原因之一.

结合前述分析可见,旋风脚转体360°动作本身的结构特点决定了转体度数是由双脚着地时相至右脚离地时相身体转动的角度和右脚离地时相至右脚着地时相身体转体的角度两部分相加而成,而起跳时人体双脚并不能发生转动.对此,本研究认为规则中对旋风脚转体度数的确定(凡跳跃动作转体单脚落地,均以该脚起跳时和落地时脚尖与脚跟连线的延长线的夹角来计算转体度数)欠合理,应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2.2.3 击响时相空中身体姿态及空中转体技术特点 从表9可知,击响时相肩髋夹角为4.22±4.24°,右髋角、膝角分别为56.25±13.25°、160.04±10.03°,右膝角速度为126.18±110.69°/s.李、吴、余肩髋夹角较小,右髋角较大,右膝角较小,右膝角速度较低,说明,李等离地后髋的拧转幅度较小,运动速度较慢,这将不利于右腿的快速上摆和躯干的转动,进而影响空中击响效果.吴击响时髋角最大,为72.10°,膝角最小,为147.07°,右脚明显低于右肩,屈膝最大,使其动作的美观程度大为降低.

腾空转体阶段躯干角的变化对于空中身体姿态的控制和转体动作的顺利完成十分重要.崔、张、刘离地至击响期间,躯干角变化趋势是从大到小,再到大.(图2)崔、张、刘离地后躯干角迅速减小,至1.16s时躯干角最小,分别为9.89°、7.40°、2.93°,然后在重心最高点(击响时相)时,躯干角迅速增大为17.76°、17.70°、24.39°,增大幅度分别为7.87°、10.30°、21.46°,且崔、张、刘左肩角迅速减小,击响时左肩角减小幅度较大,分别为47.48°、31.47°、51.54°.说明,崔等起跳离地后,躯干加速向左后转动,在接近最高点时,躯干收腹前倾,左臂快速下压,右腿加速上摆,使躯干和下肢产生相向运动,为快速、准确的完成击响动作创造条件.李离地后躯干角迅速减小,至1.16s时躯干角最小,为4.90°,击响时躯干角为5.15°,仅增大了0.25°.吴、余离地后躯干角迅速增大,至1.16s时躯干角分别增大为18.09°、29.08°,击响时躯干角分别减小为12.78°、24.78°,李、吴、余击响时左肩角减小幅度较小,分别为18.34°、29.77°、18.88°.可见,李等击响时躯干收腹前倾不够或呈后仰之势,左臂下压幅度较小,这既不能加快右腿的上摆,同时还影响空中身体姿态,与太极拳“尾间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的演练效果不相符.由此可见,崔、张、刘击响时姿态标准、动作优美,而造成李等击响时右腿上摆幅度小,空中姿态差的主要原因是:1)以髂腰肌为主的屈髋肌群力量仍不能满足动作需求;2)股后肌群的伸展性不足;3)接近腾空最高点时与右腿上摆构成相向运动的躯干收腹前倾、左臂下压等动作的幅度不够.因此,起跳离地后,躯干加速向左后上方转动,右腿弧形上摆,接近腾空最高点时,躯干收腹前倾,左臂积极前伸下压,形成上摆下压的相向运动是高质量完成击响动作的关键技术.

击响后运动员采用的身体姿势和发力机制使转体技术差异明显.崔、刘击响后的0.16秒,崔左肩增大为145.940°,左臂朝向左上方(头左侧)挥摆,右肩减小为53.21°,右臂迅速向右下肢方向下摆,而刘左肩减小到7.84°,右肩增大到153.89°,左右臂的摆动方向正好与崔相反.张、李左右肩均减小,张两臂由两侧迅速向胸腹前屈抱,李左臂迅速向胸腹前屈抱,右臂下摆至体前.可见,崔、刘、李击响后采用一臂上另一臂下摆的不对称用力的身体姿势,而张采用两臂胸前合抱的身体姿势使身体环节靠近纵轴来减小转动惯量,增加转速.并且崔、张、刘落地时右髋角较大,说明击响结束后,右腿也快速向身体靠拢.吴击响后左右肩虽在减小,但变化幅度不大,而余左右肩均增大,左臂朝向左上方挥摆,右臂向外、向右后伸展,落地时右髋角较小,为140.14°(表10),即击响后两臂没能迅速向身体靠拢,右腿的下摆幅度较小,身体质量分布离纵轴较远,转动惯量较大,不利于转体动作的完成.随后,崔左臂向前下摆动,右臂向后上摆动,右脚着地时,左臂继续向前下摆动,左肩减小为74.35°,而右臂开始向前下摆动,右肩减小为51.26°.刘左右臂的摆动方向也与崔相反.崔、刘两臂前后伸展与回收,一方面增加身体绕纵轴转动惯量,减小转速,为做好落地前的准备工作创造条件;另一方面,易于形成中正安舒的身体姿态,使躯干处于“含胸拔背实腹”、“松腰敛臀圆裆”的蓄势之势,确保提膝动作衔接顺畅、演练气韵生动、气势连贯.张左臂向左下肢方向下摆,自然垂于体侧,右臂向后下伸展,至右脚着地时左右肩分别减小为52.97°、39.08°.吴左臂屈肘内收至左胸前,右臂向外、向右后伸展,其摆动动作与张相似;李左右肩均增大为68.23、65.61,左臂向外、向左侧平摆,右臂向后、向右加速摆动,躯干前倾,余左右肩均减小至62.56°、133.36°(表10),即左臂向下、向左后摆动,右臂向右前方摆动.上述运动员在落地过程中,两臂的摆动方式使身体左右两侧绕纵轴转体的动量矩不均等,致使身体在空中逐步呈前倾、左侧倾之势进行补偿,进而造成空中身体不平衡,这不仅影响到身体姿态的美观程度,还影响了落地动作.

太极拳谚中讲“根于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腰不动,手不发;内不动,外不动.旋风脚转体360°击响后躯干的快速振腰灵活运用了太极拳“寸劲”的爆发力,通过胸腰伸长叠化而将隐蓄于体内的全身之力聚于一点,形成根节催(肩胯)、中节随(肘膝)、梢节领(手足)的发力顺序,从而引导内劲出入有序,连绵不断.6人击响后的0.16秒躯干角为8.49±5.39°,与击响时相相比减小了9.41±4.00°.崔、张、刘减小幅度较大,吴、余减小幅度较小,李躯干角则在增加,从击响时5.15°增大到7.59°.(表9、表10)落地时,崔、张、李、刘肩髋夹角较小,且均为负值,而吴、余肩髋夹角较大,且均为正值(表10).结合前面分析说明,崔、张、刘击响后躯干迅速急振,发力,两臂快速沿身体纵轴屈抱,右腿快速下摆,空中姿态控制较好,没有出现屈髋、弯腿、掘臀的现象.伴随身体左转,肩扭转迅速超过髋扭转,并由此带动躯干旋转,这为击响后转体动作的完成创造条件.吴、余击响后躯干振腰、发力不充分,而李上体出现前倾之势,这显然不利于扭头与转体,而且胸腹部肌肉拉紧,与太极拳的演练要求不相符.由此可见,击响完成后,快速振腰、转肩、拧髋,两臂迅速沿身体纵轴屈抱,右腿加速下摆,双腿伸直,身体保持中正.落地前,两臂前后伸展及回收是击响后空中转体技术的显著特征.

武术太极拳自选竞赛套路高难度323B+3动作的生物力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生物力学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2.3 落地平衡阶段技术分析 落地平衡阶段是指从右脚着地时相开始至左脚提膝独立完成时相,该阶段的主要难度在于只能用右脚极小的单腿支撑面去缓冲较大的身体负荷,并保持身体平衡,完成提膝独立动作.

右脚着地时相,右膝角为165.71±8.41°、重心高度为(0.76±0.12)m、躯干角为(21.61±6.03)°、重心垂直速度为(2.67±0.25)m/s(表11).崔、刘右脚着地时右膝角较大(169,48.、176.03°)、重心高度较高(0.76m、0.75m)、躯干角较小(14.88°、16.20°),两臂沿矢状轴方向的前后伸展和回收动作合理调节身体左右两侧的位置,使身体质量分布集中于身体纵轴,身体合速度方向尽量沿着垂直轴方向,重心投影点落在有效的支撑面内,延长缓冲时间,有利于做好平衡动作.张右脚着地时左臂向左下肢方向下摆,右臂向后下伸展,两臂的摆动方式使身体逐步呈前倾之势,躯干角最大(31.72°),导致地面的支撑反作用力从身体重心的后方通过,此时重力矩不足于抵消倾倒力矩的作用,加之,落地时重心垂直速度最大(3.01m/s),进一步加重了右腿在缓冲期间的负荷.李、吴右膝角较小(154.81°、156.31°)、重心高度较低(0.62m、0.71m),右臂向右后、向外摆动,身体呈前倾、侧倾之势,躯干角较大(20.74°、23.19°),余两臂的摆动也使身体呈前倾、左侧倾之势,躯干角较大(22.92°),致使重心投影点未能落在有效的支撑面内.可见,右脚着地时重心高度较高,躯干保持直立,准确控制两臂的摆动方式是落地能否站稳的前提条件.

重心最低点时相,右膝角为126.96±16.21°、重心高度为(0.42±0.10)m、躯干角为(54.78±8.73).(表11).崔、刘右膝角较小(124.72°、120.37°)、重心高度相对较低(0.42m、0.41m),右膝角及时弯屈做退让性的工作,尽量延长身体重力作用地面的时间,减小冲击力.同时,上体保持适度的前倾,躯干角分别为48.95°、46.26°,臀部内收,两臂沿矢状轴方向向体侧平展,这有利于调整人体总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张落地缓冲时,为使重心投影点位于支撑面内,两臂分别向左右两侧前伸,右膝采取更大幅度的屈膝缓冲动作来缓解地面对右腿的冲击,造成左腿后撩,臀部突起,缓冲结束时,右膝角最小(101.72°)、重心最低(0.34m)、躯干角较大(61.54°),躯干过分前倾,左腿后撩较大,突臀,呈明显的低头弯腰之势.李、吴右膝角较大(126.31°、140.72°)、重心高度较低(0.37m、0.35m)、躯干角较大(50.15°、52.73°),其原因是右膝缓冲幅度较小,李左臂加速向左前方前摆,右臂向右前伸展,且右肩出现内扣,进而引起躯干前倾、左腿向左后侧撩腿、臀部突起,出现移动;吴左臂向左后加速平摆,引起左右两侧质量分布不均衡,致使躯干大幅度前倾、左旋转,出现跳动.余右膝角最大(147.91°)、重心高度最高(0.62m)、躯干角最大(69.02°)的原因是落地后,右膝缓冲幅度也较小,左臂继续向左后加速摆动,右臂向右前伸展,导致身体大幅度向左倾斜,左腿后撩,突臀,出现较大幅度的跳动.可见,落地缓冲时,右下肢及时弯屈做退让性的工作,上体保持适度的前倾,敛臀,两臂沿矢状轴方向向体侧平展对于调整人体总重心,维持身体平衡十分重要.《太极拳论》讲:“无须有凹凸处,无须有断续处”,“劲断意不断,藉断丝相连”,“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从表11可知,落地平衡时间为(0.60±0.14)s,崔、刘落地平衡所用时间(0.46s、0.42s)较少,落地时动作前后连贯协调,节节贯穿,充分表现了太极拳“势断劲不断,劲变意相连”的演练特点.其他运动员缓冲期间,两臂带动躯干继续大幅度向左扭转,其肩扭转幅度在(112°-141°)范围内,导致落地平衡稳定用时较长,这既不符合太极拳动作要求,又不利于下面动作的连接,影响了整个套路的演练节奏.

综上所述,崔、刘整个动作腾空高飘、击响响脆、落地稳健、塑形完美,崔、刘的动作技术与身体素质更能适应今后动作难度增大(转体540°)的需求.张、李落地时顺利完成了动作难度,落地时转体角度分别为389.71°、369.60°(表11),但落地时身体出现较大幅度晃动,这虽然在《太极拳连接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确认表》中没在做严格的规定,也不会影响到该难度动作的最后得分,但从动作稳定性,动作连接、身体姿态等看,张、李的技术不如崔、刘合理.但张仍是非常有挖掘潜力的运动员,若平时加强自控能力的训练,适当调节动作结构,也能适应动作难度增加的需要.吴、余由于转体角度不足,分别为328.77°、347.93°,落地不稳,这在比赛中会被扣掉相应的难度分值.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起跳技术阶段划分为缓冲时段、蹬伸时段.缓冲时段采用深蹲式,两臂加速向右后摆臂,躯干适当前倾并向身体右侧大幅度转动是技术动作的显著特征.蹬伸时段,右膝、右髋蹬伸幅度较大,右脚离地时重心垂直速度相应较高.

2)腾空转体阶段,在腾空最高点时完成击响动作,并完成1/3周转体,保证了后续转体动作有充足的时空条件;起跳离地后,躯干加速向左后上方转动,右腿弧形上摆,接近重心最高点时,躯干收腹前倾,左臂积极前伸下压,形成上摆下压的相向运动,是高质量完成击响动作的关键技术;重心最高点完成击响后,快速振腰、转肩、拧髋,两臂迅速沿身体纵轴屈抱,右腿加速下摆,身体保持中正,落地前,两臂前后伸展及回收是击响后空中转体技术的显著特征.

3)落地平衡阶段,右脚着地时重心高度较高,躯干保持直立,准确控制两臂的摆动方式是落地能否站稳的前提条件.落地缓冲时,右下肢及时弯屈做退让性的工作,上体保持适度的前倾,敛臀,两臂沿矢状轴方向向体侧平展对于调整人体总重心,维持身体平衡至关重要.

4)按目前规则的评分标准,崔、张、李、刘都能成功完成难度动作,但崔、刘技术运用更合理,动作更经济,更符合太极拳的演练要求.

3.2 建议 1)本研究论证了腾空高度并不是增大转体度数的唯一途径,但在完成该难度动作时,也不能一味地追求过高的转体角速度,应根据动作的具体要求而定.

2)重点加强下肢肌群弹跳爆发力及腰腹肌群的力量训练,在选择手段上可考虑有针对性的深蹲性力量练习.

3)多关节肌的功能性“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是影响肌肉力量和柔韧素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屈髋肌群、股后肌群等力量训练,发展肌肉的伸展性和协调能力是提高武术专项运动技能的关键,而在接近重心最高点时加速上体前倾和左腿下压可进一步增大右腿上摆幅度,以适应技术动作的特殊要求.

4)建议可将规则太极拳难度动作中凡旋风脚转体单脚落地转体度数的确定方法修改为:以双脚着地时和起跳时左右肩(髋)关节中心连线的夹角与起跳时和落地时左右肩(髋)关节中心连线的夹角之和来计算转体度数.对连接难度完成不符合规定中可增加对身体晃动程度和左腿摆动幅度的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