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效应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

点赞:31449 浏览:145273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7-000-01

摘 要本文首先通过对金牌的价值和所产生的效应做了一定的概述,然后结合金牌效应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上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了反思,最终指出把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纳入到教育系统中是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金牌效应竞技体育体教结合

一、对金牌价值有形与无形的思考

(一)金牌的价值构成

金牌的价值一般由基本成本和无形资产价值两部分构成.从金牌成本的构成上来看,可能有人会说奥运会金牌或其他奖牌也好,都是无价的.任何一件东西的有价和无价,这要从什么角度来说.但,它都有一个最基本的价值成本,即使再昂贵的东西.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金牌为例不但有黄金和白银材料以外,而且还有玉石材料,所以,人们把北京奥运会金牌称为“金镶玉”.

金牌效应与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竞技体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对金牌无形资产的评估

我们还是以北京奥运会的金牌为例对金牌无形资产的评估.我们对基本成本不难理解,难理解和评估的是无形资产价值.因为金牌背后蕴藏着巨大的荣誉、地位等无形资产.“金镶玉”的价值远不是能以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和工艺成本来衡量的,可衡量的成本只是其价值构成的一个基础,其无形资产价值远远大于成本,这也就是有人为什么说金牌无价的原因了.奥运会金牌是有限的,也是稀缺的.所以,奥运会金牌是珍贵的,“我们应知道物以稀为贵”.那么对其它无形资产价值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呢?首先,它拥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其次,它拥有不可限量的商业价值,即经济价值.再次,优秀的运动员拥有良好的道德价值.最后,奥运金牌拥有巨大的文化价值.

二、金牌的经济连锁反应

(一)金牌对个人物质精神的影响

我们知道哲学家冯友兰把人生境界分为四层: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奥运会上得金牌,客观上为国家争得荣誉,但一些人也出于利己的动机,我认为这无可厚非,最少她们应该得到尊重,如伊辛巴耶娃和丘索维金娜.

(二)金牌给国家带来的经济效益

金牌不仅会给个人的带来荣誉和物质财富,还会对国家经济的发展带来影响.韩国选手金妍儿的金牌使她一夜成名,成为一个受广告商青睐、收入颇丰的世界冠军.她从此成为很多广告的代言人,她所代言的产品,也会受到人们的格外关注,韩国企业也掀起了向金妍儿学习的热潮,她甚至演化成了企业学习精神的一种符号,让人们感觉到了“金妍儿”的强大震撼力.

三、竞技体育与金牌效应

(一)金牌对国家竞技体育的影响

由于金牌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我国存在把竞技体育当做体育工作的重点来做的现象,从而忽视了大众体育的重大意义.这样往往会把竞技体育金牌作为体育工作的闪光点,把它作为衡量地方体育事业的唯一标准.造成片面强调金牌和利益的畸形发展状态.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牌产权纠纷的现象,是深化体育制度改革,促进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进程中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二)我国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方式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竞技人才培养体制,竞赛训练和人才培养体制基本仿效苏联,其培养目标是以“物”为目的.在当时我国竞技体育资源缺乏的条件下,政府形成了“一条龙”自成体系的“训练网”,即体校――省队――国家队,而那时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由于运动员从小进行竞技体育专项训练,学校忽视了对他们的文化教育的学习,以至出现了越是运动水平高,而文化素质越低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国提出了“体教结合”的思路,即高校和运动队联合办学.


(三)“体教结合”方式存在的问题

“体教结合”方式的实行是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折衷的政策方案,而它自身存在着相当大的矛盾和问题.目前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普遍受现行体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①生源问题缺乏;②学训矛盾影响;③教练员水平低下;④资金投入不足;⑤缺乏完善的竞赛制度.

(四)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的发展方向

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比较合理的是继续进行新一轮奥运争光战略的同时启动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包括四个重点:竞技体育人力资源建设是整个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社会化、产业化、科学化、国际化”建设是中期战略阶段的重点;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建设是远期战略阶段的重点.国外在教育系统培养体育后备人才时,并未将培养高水平运动员作为最主要的目标,而这一制度的激励导向功能却恰恰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学生加入到了课余训练中来,从而为挖掘后备优秀人才提供了大量资源.由此可见,教育系统在培养后备人才的过程中,而应把人才的成长放在首要位置.对于我国来说,国家教育资源和体育资源的浪费往往是它们各自成一种体系培养同一种人才.因此实行将体育和教育两部门之间进行跨部门的资源整合,为学校培养优秀后备人才提供有效措施.

四、结论

竞技是造“物”还是造“人”,这是一个问题.金牌效应给体育事业所带来的利与弊我们都要清楚认识.借鉴国外体育强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的成功经验,而解决我国现行的“体教结合”存在的问题.竞技体育的发展就是竞技体育人才的发展,未来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竞技体育本质基础上的价值选择.满足社会体育需求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保持竞技体育内部系统及与外部环境的协调发展则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及保证.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终将以培养“人”为目标而取代以造“物”为目的的竞技体育.我国竞技体育的最终的发展方向是把培养竞技体育人才纳入到教育系统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