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

点赞:23509 浏览:1068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A文章编号:1009-9328(2011)05-000-02

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体育教师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摘 要在人们的眼里体育教师是最健康的教师群体,既无升学压力,又不用批改作业,即拿工资又锻炼身体,怎么会有心理问题.情况并不尽然,随着课程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开展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和要求提高,体育教师教学任务重、竞聘激烈、工作超负荷、地位得不到重视等等因素,导致体育教师不同程度存在心理健康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影响到体育课程改革、影响到体育课堂教学、影响到教师的自我发展.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

关 键 词中小学体育教师心理健康

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

教师心理健康就是教师对自我持肯定的态度,能自我认知,明确认识自己的潜能、长处和缺点,并发展自我;认知系统和环境适应系统能保持正常而有效率;在自我发展上与人际和谐方面均能兼顾;在本能、自我与超越自我之间能平衡发展,且能面对问题,积极调试,而不依赖消极的心理防卫.

它的标准有:对教师角色的认同;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

二、体育教师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体现

当前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有许多研究,对问题存在的程度和也有不同的说法.体育教师心理问题的出现,既有与其他学科教师群体的共同之处,也有体育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表现为:

(一)理想与现实落差.国家一直很重视体育教学,如、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以下简称7号文件),但现实生活并不是那样,体育教学被视为学校的附带物,成为可有可无的事情.这样就导致了体育教师的理想和现实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差距,心理落差大.所以出现了年轻教师刚参加工作时的雄心勃勃,不久没有,工作敷衍了事.

(二)职业认同的缺失.现在很多的体育教师当初就没有想过做体育教师,而是因为高中阶段的为了考个本科学校而参加训练考取的体育院校,也就是说在他们的潜思想意识中没有准备做名体育教师.再和其他高中同学的毕业的工作对比,他们不甘心做名体育教师.因此,他们不能正确对待体育教师这个职业,缺乏职业认同感.

(三)人际关系的紧张.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一直都是忙忙碌碌,体育教师缺乏与其他教师的交流,也找不到交流的共同话语,导致体育教师在学校教师群体中的孤立;再者体育工作得不到重视,对工作的抱怨,产生了对学校管理工作的不满情绪,时常发牢骚,进而导致不能和学校同事、领导融洽相处等,又不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四)心理失衡.由于学校的奖励制度侧重于文化教师,同样的、甚至工作量要大,对体育教师在收入上与文化教师的差距;学校在职称晋升、先进评选等许多方面都没有体育教师的份.进而产生强烈的心理失衡,诱发不良情绪,形成灰暗情绪,自暴自弃等现象,导致评职称的危机感,逐渐产生焦虑、泄气等不良心理.

三、体育教师群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体育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和复杂的,只有分析体育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实施有些的矫正措施,才能提高体育教师群体的心理健康.

(一)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评价.社会对体育教师的传统认识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对体育教师的真实生活认识甚少,导致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工作意义缺乏认识,很多的家长认为体育教师就是带着学生玩玩,“玩”成为体育教师的代名词,所以就导致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认识偏差,轻视体育学科,对体育教师的评价不高.再者社会和学校对体育课中的安全事故的责任认定不清,导致教师在体育教学不敢安排学生练习,怕学生受伤,上到体育课就提心吊胆,这种担心已经影响到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

(二)体育教师的心理失落感.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物质待遇“不尽如人意”.在现在学校重视升学率今天,体育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收入直接受到很大的影响,面对自己的工作和家庭经济的压力,体育教师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感;随着学校管理制度的改革,教师新的竞聘制度带来岗位竞争日益激烈,体育教师作为学校弱势群体尤感不适应,自我发展处于迷茫状态.


(三)对工作的现状不满.教师的收入与职称、聘任、成绩等有关,体育教师在这些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弱势.现在各个地区对教师的职称评定都有着较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工作得不到重视,不能获得相对应的奖励或者评优,给体育教师在职称评定造成较大的困难;学校管理体制的末位淘汰制、教师奖金与成绩直接挂钩等等,体育教师将面临着低收入,甚至丢掉工作.这些给体育教师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再者各种聘用制、职称评审,教师资格等.如:1-2%流动制、末位淘汰制;职称论文、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以上容易使体育教师产生各种心理应激,进而出现烦躁、易怒、自卑、害怕、压抑等心理问题.

(四)角色变化大.随着学校功能的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教师所要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多重化,不可避免地感到心力交瘁.体育教师常常要充当体育教学活动以外的许多角色,如学校安全巡视员、巡逻员等许多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无形中挤占大量的时间.

四、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途径

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需要社会、学校和教师三方面通力配合.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建议采取如下对策改善体育教师心理健康状况:

(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健全现有的教育督导制度,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监督检查,促使基础学校重视学校体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应建立体育教学监督机制,保证各级学校对体育学科的重视.

(二)学校领导应多关心、多支持多理解体育教师的工作,从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去看体育教师的工作,不断改善体育教师的工作条件,正确评价体育教师的劳动,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在处理学生体育课中的伤害事故时,应该分析清楚,责任到人.

(三)体育教研组长应该努力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团结互助的集体,并积极主动与学校领导沟通.教研组成员的和睦相处、教研组长的为人处事、和谐的工作氛围,将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集体认同感,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

(四)体育教师应理性地分析自我的发展和地位问题,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用优秀的成绩和发展去说服学校领导,争取学校领导对体育工作的支持,争取自己应有的地位和收入.自己的地位在一定程度上要依靠自己的成绩取争取.体育教师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以适应学校社会对体育教师的要求,要努力的工作,不断发展自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做出积极的贡献.要懂得有为才有位.

(五)体育教师应注意生活规律,加强心理调节和自我保健意识,正确面对现实,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工作.体育教师必要时可进行心理健康咨询.以舒缓自己的心理压力.重视教师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状况,建立教师团体支持体系,同时充分发挥学校心理教师的作用和职责,解决体育教师在学校身份和地位的问题,并让他们安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