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点赞:4634 浏览:1570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全部哲学,特别是控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但是很显然,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时无法直接套用该问题.由此探究,思维和存在是否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作为一种哲学类型,有没有其独特的哲学基本问题.

关 键 词:哲学类型;哲学基本问题;中国哲学;人的品性与社会需要

恩格斯曾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首次提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即:“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从此以后,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成为了大多数马克思主义哲学工作者公认的哲学基本问题,但凡提到哲学思想和哲学家,都会以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作为相应标准,而被列入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的阵营.但是在分析到中国传统哲学人物和思想的时候,许多困难和矛盾却随之浮现.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究竟是不是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

一、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

为了深入探究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的含义,我们必须了解恩格斯提出问题时的背景和立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针对马克思之前的西方传统哲学而言的,所谓“全部哲学”主要指的是在西方传统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知识论哲学.由此可见,恩格斯的话是在具有特定背景的情况下产生作用的,如果忽略理论背景,以偏概全,则可能导致理论与实际不符的情况.

二、全部和单个类型的哲学基本问题

如果从一门学科的角度看待哲学,那么哲学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哲学内部有不同的模式、流派、类型.如果说一个问题能够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那么这个问题必须在所有类型的哲学中具有普遍性.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看作为整个哲学的基本问题十分勉强,因为很多类型的哲学派别不讨论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比如维特根斯坦的语言哲学、中国传统哲学等,并不探究这个问题.所以准确地说,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是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而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至于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俞吾金先生提出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观点:“什么是哲学?”才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回答者抱有什么样的哲学观,从而判断出他从属于什么哲学类型.这个问题在哲学中起到了奠基的作用,所以这个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有其基本问题,单个哲学类型也有其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就是知识论哲学的基本问题.中国传统哲学也有其特有的基本哲学问题.首先,关于中国传统哲学,必须被肯定为一种哲学类型的存在.中国以前是没有哲学这一说法的,哲学一词是近代由日本传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历史上不存在哲学.且不论争论已久的“中国哲学合法性”的问题,单从哲学一词的来源上分析.哲学译自单词“philosophia”,由“philein”(爱和追求)和sophia(智慧)组成,愿意为爱智慧.从这个角度定义哲学的话,中国古代是有哲学的.由于中国和西方多个世纪没有交流,文明的发展必然会因为各种因素而产生一些差异.检测如因为这个原因而严格按照西方哲学的模式来生搬硬套,那么不仅违背了哲学的初衷,更是牺牲了中国千百年来的宝贵精神财富.而从单个哲学类型的角度看时,中国传统哲学就是一种非常有价值并且极具特色的哲学类型,所以也应具有其相应的哲学基本问题.

三、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问题

中国传统哲学长久以来留下了许多深刻且富有内涵的问题,例如天人关系、义利之辩、知行观、人性论等.这些问题虽然都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居于重要地位,但是都还不具备足以作为中国传统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性.

(一)天人关系

天人关系一直都是中国传统哲学的热门问题,甚至长时间以来有不少学者就把天人关系问题当作是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这与恩格斯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不无关系.当研究中国传统哲学的学者将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思维模式带入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思考中时,就会很自然地寻找与思维和存在相似的对立概念.在此基础上,天人关系就能很自然地被解释成了自然(思维的客体)和人(思维的主体)关系,显然,这一关系的对立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有一定的相似之处.虽然直接生搬硬套显得十分勉强,但是由于该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有些人宁愿选择抛弃思维与存在关系的影响,而坚持将天人关系作为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

将天人关系问题的实质简单地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关系肯定是十分不妥当的.现在的自然科学角度的天与当时所谓的天几乎不是一个概念.与西方的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等人相比,中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们在自然科学方面几乎毫无建树,因为中国的先哲根本就没有朝自然科学方面研究.荀子很明确地表达出了当时的一种思想倾向:“圣人为不求知天.”《左传昭公十八年》中,子产也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因为自从产生了人类社会之后,自然对人的压迫感已经减少很多,人民最大的压迫感来自于统治者.《礼记檀弓下》中孔子曾经说过一句具有代表意义的话:“苛政猛于虎也.”因此人们的关注点从自然转向社会是当时人的自身需求,权衡之下,自然科学的研究就不是主要任务了.所以所谓的天人关系根本就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讲到天人关系的时候经常提到天人合一,但是天人合一绝对是不指客观意义上的人与自然合而为一.孟子在一句话中曾经表达过天人合一的思想:“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从这句话中就可以看出,所谓的天人合一并不是客观意义上的,而是主观意义上的.天人合一所追求的是自身的修养和完善,而不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改造.无论是孔子提出的“求仁”还是孟子提出的“四端”及“浩然之气”,都是由内而外的;其它的先哲比如老子,虽然提出了物质意义上的天道,但是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人自身对天道的效仿,而不是对天道本身的探究;庄子的“坐忘”,实质上是一种无欲无求的精神状态,是通过自身修养而非对世界的改变而达到的,促使庄子提出这种修养的原因也非自然,而是社会.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觉得就是上述的价值观的转向.人们关注的焦点不再是自然本身,而是人和人类社会.天只是延续着作为一种权威的象征而存在,比如天子、天命等词,都是在借天的权威.所以所谓的天人关系,重点不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而是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借着天人合一的口号,按照社会的需要来改善自身,使自身更有利于立足社会.这才是天人合一的实质内容.(二)义利之辩


义利之辩则是中国传统哲学史上关于仁义和功利的争辩.义利的对立首先由孔子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表明了儒家对义利的基本立场,认为义与利是相互对立的,并且重义轻利.与此相对,墨家的观点认为“义,利也”(《墨子经说上》).首先从义和利的含义进行分析.义代表了一种利于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按照社会的需要对人提出的一种统一的规范,行事合乎义,从宏观上看,一定是有利于社会的,但是有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利则代表了一种利于个人或小团体的价值取向,是按照个人或小团体的需要表现出的一种自发的追求,单纯地逐利,从微观上看,目的一定是满足小部分人的需求,但是有可能危害社会.这么看来,其实义和利都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只是立足点不同.一般情况下,无节制、不理性的逐利都会危害社会,所以儒家提出的观点是重义轻利,以社会需要为重.但是如果在适当的范围里理性地求利,也能达到义、利两全的结局.由此看来,真正被排斥的不是利,而是超出社会需要的范围,也就是义的范围的利.所以作为是非评判标准的义,实际上体现的就是社会的需要.

(三)知行观

知行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特殊问题,在其它哲学体系中没有被明确地作为一对范畴所提出.知与行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知才会作出什么样的行.从“格物致知”的角度上看,如果格的是客观事物,知的是客观规律,那么这样的知行观无疑具有一般认识论的意义.但是从中国传统哲学的角度上来看,我们一直以来致的知并不是事物的客观规律.虽然在宋明时期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知行观上有过分歧,但是那只是过程上的差异,而不是实质上的差异,中国哲学史上在知行观上一直保持着“致良知”的本质观念.所谓“良知”,实质就是符合当前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

(四)人性论

人性的问题在中国哲学史上喋喋不休地争论了很长时间,早在孔子时就将人分为三等,其后董仲舒等人便建立了性三品说;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张载、朱熹等人提出性情分立等等不一而足.虽然理论很多,但是划分的原则都是相同的――是否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提出这些理论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驱使人们具备社会需要的道德.性三品说中,虽然有圣人之性和斗筲之性,但是些两类人为极少数,故不是理论的重点.理论的重点在中人之性,也就是绝大多数人具有的性.这绝大多数人虽然没有圣人之性,但是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来获得圣人之性.虽然孟子主张性善,荀子主张性恶,看似矛盾对立,实则殊途同归:孟子把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观念当作天赋人性,所以提出性善;荀子把人的基本生理当作天赋人性,所以提出性恶.由些可见,他们两人提出看似相悖的理论,并非由于对道德的态度相左,而是由于对人性的定义不同.在不同的理论基础上,他们都提出要培养道德观念,虽然孟子的方式是由内而外扩,荀子的方式是后天习得,但是两人的结论分别是“人皆可以为尧舜”、“涂之人可以为禹”.所以两人对人性的价值取向是完全相同的.张载、朱熹等人将性与情分立,基本相当于将孟子的善性与荀子的恶性分立,目的还是要以性来统御情,将人的控制在道德范围之内.

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由此可见,虽然中国哲学史上关于人性的理论有很多,但是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宿都是一致的,即修养品性以获得符合社会需要的道德.

四、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

从对上述问题的探究中可以看出,其实中国传统哲学的这些重要问题都在围绕着一个核心展开,即人的品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中国传统哲学与政治是分不开的,不像许多西方哲学家热衷于自然科学,中国哲学的问题全部指向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个人都是政治的人,每个哲学家所探究的问题都是如何调整人与社会的关系.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会有不同的社会需要,儒家思想一般比较倾向于修养人的品性以满足社会的需要来促进社会发展,道家思想一般比较倾向于修养人的品性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来保障自身利益.虽然人与社会同在一个系统中,常处于共进退的状态,但是更倾向利于社会还是更倾向利于自身,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哲学思路的走向.但是无论怎么回答,中国传统哲学研究的对象实质都是人的品性,参照的标准都是当时的社会需要,所以中国传统哲学的基本问题就是人的品性与社会需要的关系.(作者单位:西藏民族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