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点赞:9543 浏览:359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要:对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进行研究.指出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践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必须以职业作为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导向.从职业化培养的角度,审视《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认为培养目标定位准确,体育社会工作方向暂不易作为职业方向培养,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课程设置缺乏依据说明,对运动技能关注不够,多方向和多头开设的课程不利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继而影响学业修读和就业.提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职业化培养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在具体培养规格上,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规定要求.

关 键 词:学校体育,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7-0032-0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体育发展势头良好,人才需求缺口较大.据石岩研究发现,我国当前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至少应配备65万人,到21世纪中叶应达到500万人以上.顺应社会体育发展的热潮,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蔚然成风,全国的办学规模由2000年的30余所院校猛增到2008年底的230所,涵盖体育、师范、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各类型高校.然而,与供需两旺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艰难的就业形势始终是社会体育专业难以摆脱的梦魇.2006年,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后10名的本科专业中,社会体育专业榜上有名,2007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公布的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年终就业情况,民族传统体育、社会体育、运动训练等20个本科专业年终就业率未超过40%,在另一项调查中,2008年全国社会体育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专业与工作对口率为40%,居所有专业倒数第3位,毕业后半年的月均收入为2090元.一边是缺口较大的人才需求,一边却是艰难的就业形势,问题根源在于教育与实际脱节、专业与职业脱节.2009年7月制定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以下简称《专业规范》)适时地提出了高校社会体育专业的建设问题,为明确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促进专业培养与人才需求接轨,提高各高校办学质量提供了指导和有力的支撑.但从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职业化培养的角度看《专业规范》,仍然存在诸多不足.

1 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已经成为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王爱丰等在对江苏近10所开设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研究后指出,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围绕《专业目录》进行设置,突出表现在专业特色不够、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普遍存在着培养目标的定位与社会需求脱节,导致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乐观.石岩等学者均有类似观点.

2)课程设置实用性不强.课程设置是体现专业特色的灵魂.目前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岗位实用性不强,表现为两种趋向:一种情况是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雷同,传统的体育院校和师范院校的现有师资、设施基本是为了满足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的需要配备的,社会体育专业所需的师资、设施建设尚需时日.另一种情况是开设的特色课程受制于办学条件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专业设置于医学、理工、农业、综合等高校,具有较强的学科综合优势,但是较难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专业技能和实践方面较为单薄.

3)实践教学脱离实践.相比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尤其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蒋钢强在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统计,并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得出社会体育专业能力主要包括指导能力、组织能力、怎么写作能力、营销能力等4部分.李月等的研究也指出,学生的健身指导能力、专业技能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竞赛组织能力是最主要的能力.然而,目前高校的实践教学与需要相去甚远.学生普遍反映所学知识和技能在工作(实习)岗位不知如何运用,甚至大学4年所学的东西还不及岗前培训3个月的多.实践能力不足成为制约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

2 从职业化培养角度审视《专业规范》

专业的定位在职业,这是毋庸置疑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社会体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几乎涵盖了所有的人群和所有的体育实践,导致“课程开设一箩筐,实习基地遍地开,学生就业满天飞”的局面.

《专业规范》将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能胜任体育健身、休闲娱乐指导工作,并具有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业经营管理、体育社会工作等能力的应用型人才.”该培养目标与公、私立运动健身俱乐部,以及休闲与社区活动等职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基本吻合.

通常职业岗位应具备5个标准,即经济性、技术性、社会性、促进性、连续性.

第一,岗位要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平台.《专业规范》设置的专业方向为: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以及其它相关方向.《专业规范》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就目前的现实状况来说,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是学生毕业后主要的就业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体育社会工作还不能成为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谋生的出路,暂时还不宜成为高校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主要方向.

第二,职业需要一定的才能和专长,并能在岗位上发挥.职业所需的才能和专长,是职业的就业门槛,也是区别于其它职业最显著的地方.《专业规范》中对社会体育专业培养规格的规定为:具有较扎实的体育学科基础知识,掌握社会体育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社会体育发展的动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技能素质,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掌握基本的社会体育调查研究方法,并具有从事社会体育科研的基本能力,基本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进行一般对话,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应该说,上述培养规格与《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规范》的区分度不明显,专业才能和特长的表述不甚清晰.

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社会体育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第三,职业能承担起相应的社会生产(怎么写作)任务.目前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生产(怎么写作)任务主要是提供社会体育活动的场所、技术指导、保健、活动策划组织,以及相关的管理工作.这些职业对应了不同的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也有很大的区别.秦强在对国内外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比较研究后指出,日本及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培养目标是多向、灵活的,而我国的培养目标较单一,不够明确、细化.欧美等发达国家在社会体育方面的劳动分工比较细致,各高校结合自身的传统优势和特点培养特定方向的人才,这是教育机构相互竞争后人才市场细分的结果,也是以西方发达国家庞大的体育消费人口基数为支撑的.《专业规范》对于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分别提出比较明确的要求,这是对199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关于社会体育专业办学所作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也明确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社会责任.然而,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尤其是高校“去行政化”,《专业规范》将成为过渡性产物,各高校的社会体育专业将承担怎样的社会责任,将由高校和社会需求决定.


第四,职业要符合社会的需求.社会体育领域的社会需求分为显性需求与隐性需求,亦可分为当前需求和长远需求.从解决目前就业困难的角度来看,满足当前显性的社会需求是首位的.陈涵新等指出,目前社会需求以“技术指导性的运动项目”居多,首都体育学院的赵立教授在一次全国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研讨会的报告中指出,学生的经营管理知识在初次就业时基本是无用的.因此,学习和精通一项以上的运动技能并熟练指导应用是社会体育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以目前拥有16家分店的广州力美健健身俱乐部为例,其教练的组成大体有3种,即退役运动员、健身爱好者(后获得相应证书)、院校毕业生,所占比例为3:1:1.退役运动员以技能和身体条件见长,健身爱好者以沟通和经验见长,而院校毕业生没有优势.《专业规范》通过调研和思考,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提出了系统的要求,比较明确地给出了学分学时以及分配比例,对教育内容、知识体系、知识(技能)领域进行了逐步分解和细化,并对专业基础课程、方向课程及相应的知识单元进行了规定.

《专业规范》至少还有以下几点有待完善:其一,开设这些课程的原因、目的、作用,其二,课程开设的时间或者前后衔接顺序,其三,课程开设的方式、教法.如果这些问题不明确,课程还是简单的堆砌,既体现不出系统性和相关性,也难有实践性和实用性.此外,《专业规范》对于运动技能强调不够,不仅在培养规格上没有对专项运动技术水平提出要求,而且在主项上仅分配8-16学分,只占总学分的10%左右.

第五,职业能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首先是岗位提供的稳定性.和以往相比,人们生活的目的与重心正逐渐由工作转向休闲,而社会体育这种与休闲密切相关的活动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也会逐步增加.因此,社会体育职业领域将得到持续发展和壮大.其次是职业群体的行业连续性,现在和将来毕业生都有能力,而且愿意在本行业持续工作.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满足当前职业岗位的要求,使他们毕业之后能人行,又要有适当的兼容性,保证他们在岗位上能担当“多面手”,增强竞争力,同时还要兼顾个人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专业规范》从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3个层面规定了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程度.其中基础知识包括体育科学基础知识、社会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专业知识主要由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和体育社会工作等知识构成,专业实践由社会调查、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环节构成.可以看出,《专业规范》力求以社会体育学科知识演进为脉络,按照先基础,后方向,最后实践的逻辑关系推进.然而,现实问题是,社会体育学科知识体系目前尚不完善,知识领域、课程关联尚有较大的争议,学生面对体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教育学、人体科学等多头知识体系显得手足无措.

从学生今后职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考虑,研究认为,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前应该以运动技能的推进为主线,按照技术技能掌握和应用的需要设置相应(理论)课程,同时注意理论课程的前后衔接.其次,在具体培养规格上,不应该采取健身与休闲运动指导方向、健身与休闲俱乐部经营管理方向、体育社会工作方向并列形式,而应该采取递进形式对学生提出要求.具体地说,学生人校第1年解决专项选择和技术入门,配置学科基础理论课程和与运动技术掌握有关的理论课程,如体育学概论、社会体育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第2年在巩固专项技术的基础上,以教学指导、技术创编、竞赛裁判为教学目标,配置实现阶段目标的理论课程,如体育保健学、运动教学法、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等,第3年在巩固第2年学习成果的基础上,以专项赛事策划管理、体育组织的运作与管理为教学目标,配置相应的理论课程,如社会体育管理、体育市场营销、大型体育活动组织管理等,并开设为期1年的副项技术课程.各阶段应根据目标安排课程和课外的实践活动,并逐年增加实践比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兴趣选择主修方向,无论如何选择,都以相对扎实的运动技能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