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体育的本土视角

点赞:3129 浏览:948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当前农村体育的研究较多关注对象和内容,而疏于反省研究的方法和视角.通过对农村体育中的“近经验”与“远经验”之间的矛盾关系进行分析,从“远经验”的想象与“近经验”的现实差距,探求当前研究中本土视角的必要性,并以当前农村体育的本土研究成果说明其可行性,认为要全面地审视与把握农村体育,在参照西方社会学方法理论以及秉持现代体育的立场之外,还应该持有本土的视角,并由此提出了农村体育本土化研究的策略:扎根于本土的立场、倚重本土研究的方法.

关 键 词:体育社会学,农村体育研究,本土视角

中图分类号:G8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10)06-0025-05

Localperspectiveforthestudyofruralsports

LUOXiang-lin

(SchoolofPhysicalEducation,HunanNormalUniversity,Changsha410012,China)

Abstract:Today’sstudyofruralsportocuseoreonsubjectcontents,butlacksinstudymethodsandperspectives.Byanalyzingthecontradictiverelationbetween“nearexperiences”and“futureexperiences”inruralsports,theauthorprobedintothenecessityoflocalperspectiveintoday’sstudybyparingtherealisticdifferencesbetweentheimaginationof“futureexperiences”and“nearexperiences”,explainediteasibilitybyanalyzingtoday’sachievementsinlocalstudyofruralsports,consideredthatweshould,inordertoprehensivelycontemplateandcontrolruralsports,maintainalocalperspectivebesidesreferringtowesternsociologicalmethodsandtheoriesandholdingtothegroundofmodernsports,andthereforeputforwardthefollowingstrategieorlocalizedstudyofruralsports:firmlyroottothelocalground,relymoreonlocalstudymethods.


Keywords:sportsociety,studyofruralsports,localperspective

当前政府对农村问题的关切,促成了学术界对农村体育研究的关注,并取得了不少学术和实践方面的研究成果,如对农村体育的调查与对策研究等,这有助于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没有差别地看待农村体育,尤其是各地域的农村本土现实,完全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审视,以城市的标准来规范农村体育,缺少农村体育运动区域特征及发展模式的深入探索,研究及实践指导也偏离了现实基础.对此,张万秋[1]的《我国“农村体育”研究现状与展望――从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体系出发》一文,进行了反思.由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问卷调查的缺陷分析,区分了社会研究中的实证主义方法论和人文主义方法论.强调在研究方式上,应该多采取作为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定性研究.为此,提出以村落社区为研究单位,以田野调查的方法进行定性研究,以实现研究视角和方法上的突破.研究认为要全面地审视与把握农村体育,参照西方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秉持现代体育的立场之外,还应该具有本土的视角.

1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取向的学理

所谓本土化,是指要建立符合中国本土情况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中国的社会实际.只有这样,研究出来的东西才符合中国的现实,才有价值[2].用格尔兹的话来说,“本土意识”所代表的问题就是“近经验”与“远经验”之间的矛盾.所谓近经验指的就是文化中人们的生活常识与社会观念,它是一种本土的观念,远经验指的就是学者们用来分析、概括被研究者的知识和生活状况的模式和概念.它是一种异土的、社会界限外部的观念[3].从这样的认识角度,可以看出农村体育本土意识的认识论支撑,也就是“远经验”无法解释本土的体育活动的现实,只有“近经验”才能提炼出具有乡土特点的问题与解释模式.

只有站在中国农村的基本国情及各地农民自在的体育立场,才能真正了解各种地方性的体育娱乐活动,获得促进农村体育发展的原动力.譬如,农村体育有其草根社会的质朴与丰富性.在活动内容上,诸多乡土体育融入民众的日常生活,成为农村民众自在自发的活动,却不符合现代体育规范,在组织上,因农村更为习惯的是首属关系群体,而陌生于次属群体,便不同于建立在次属关系上的城市体育组织.故以现代体育的视角,则难以理解农村体育的问题,以及难以指导农村体育的开展.如依赖本土的首属关系群体,依赖乡土精英,以乡土体育活动的开展形成农村体育,反而比现代体育更具活力与效率.

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是社会研究的原动力,问题与矛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去寻求解决方案,并最终导致了研究形态的规范和发展.农村体育研究,要扎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体育实践,也应该有自己的问题意识.但这个问题不是学者建构的,而是农民眼里的困境,他们的“近经验”,才是农村体育的真问题,真正的认识和决策应该开始于我们对农村体育“近经验”的研究.如此,就不是将农村体育的问题去图解现代体育的“远经验”,而是要推行一种本土化的研究视角,如此才能真正解决中国农村体育的问题.

而当前不少研究立足的视角,多借用现代体育的模式,以此审视农村体育的一切,由此“远经验”掩盖了农村体育现实中的真问题.其主要的研究误区不仅在于方法上,即农民的体育需求多停留于问卷调查,借助于西方现代社会科学理念来建构“中国农村体育结构”,并且参照“现代城市体育”.而且在内容上又停留于政府的政策解读,着眼于现代体育的发展,忽略民间乡土体育的“近经验”.以西方的社会学视角,切割农村体育的实际问题,将现代体育的需求硬塞入农村社会.由此对农村体育的把握总是隔靴搔痒,难得要领.

正如翟学伟[4]所认为:研究的本土立场即不直接通过西方学科中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来发现现象和问题,而是从本土的现象和问题出发,来寻求相应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应对工具,建立本土的学术概念、理论和分析框架.因此本文所强调的“本土视角”,就是以农村当地文化生活中自在的“近经验”为事实对象,从当地农民的需求和条件出发,而摆脱学术概念等“远经验”对农村体育的僵化认识,由此持有的一种研究立场,因而提出农村体育的研究应该强调与复归于“本土立场”,就具有现实针对性和理论探究意义.

2农村体育研究的现状及本土化尝试

社会学研究的本土化思潮首先体现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英国心理学家希勒斯在1981年首次提出了本土心理学的概念[5].1982年台湾学者杨国枢提出“本土性契合”标准的理论,认为“当地之研究者的思想观念与当地之被研究者的心理行为之间的密切配合、贴合、接合或契合,可以称为‘本土性契合’.”[6]20世纪90年代大陆学术界的“社会科学本土化”的声音则是对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直接诉求,反映了一些有志向的中国学者不满足于80年代对西方理论和思想的一般和简单地搬用,在他们看来,不能仅满足于以西方的理论框架、概念、范畴和命题来研究中国,因为这样存在着把中国人的经验装进西方的概念体系,从而把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变成一种文化殖民工具的危险.但社会科学本土化的研究倾向并没有在体育学术界得到回应.这不仅是因为体育研究还在借鉴、追随现代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规范,自觉提升研究的规范和科学性,而且也因为体育学术界倾向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等现代事物的研究,轻车熟路地遵循于现代西方研究范式就能够从容解决问题,而农村体育研究处于研究边缘,没有投入更多力量进行开拓性的本土研究.因此,农村体育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与探究,尤其在本土化方面,尚存在着较大的拓展空间.

2.1农村体育的研究状况

1)研究立场.在研究立场上,以现代西方体育较为成熟模式来检验中国的农村体育,以理所当然的城市社区体育模式作为标杆,来审视农村体育的发展阶段和不足,已经成为众多研究者不自觉的共识与前提,并造成一种检测想的农村体育的荒芜与落后.因为把农村体育简单地认为是城市社区体育的翻版或延伸,就局限于现代体育的普及,而漠视内生性的乡土体育的活力,这种研究缺少对中国农村体育本身内容的考察.在这种研究视野中,现代体育似乎是超越时空的,是不需要具体场景,且与农村本身的状况没有关系的.因此农村只是现代体育推广的对象而已,乡土体育的特色被当成被改造的对象,农民的真切需求被当成无关宏旨的背景.这种忽视农村体育特色与条件的研究倾向,正是当前中国农村体育研究存在偏误的一个原因.

2)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上,以“远经验”的研究模式作为裁定“近经验”的手段,就多以概念推导评判农村体育,以问卷等定量研究方法为探求农村体育状况的基本手段,但对农村体育的解释度并不强.如以学术界普遍采用的问卷调查为例,问卷的设计、实施都较少考虑到农村居民的实际情况.这些问卷,因与农村民众的认识与习性不符,而难以获得其“近经验”的确切结果.譬如不少学者以体育人口的基本理念考察农村体育活动,以星期为时间段调查农民的体育活动方式,就与农村集市节律和农事安排有出入,对于学者来说是看不到真切的农民体育,对农民来说是不理解体育何为,而在问卷实施时,还较少考虑到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低下,甚至有众多文盲的现状,以及地方方言的障碍,使得问卷调查难以调查清楚农村体育真正的现实.而对于切入农村实际的田野调查,以及其他质性的研究方法,却在农村体育的研究中较少应用.由此,农村体育研究变成了单面向“远经验”的解释文本,而失掉了乡土体育之“近经验”的另一面.

3)研究内容.在研究内容上,以“远经验”的理想规范“近经验”的现实,即多以现代体育为目标,将城市社区体育的基本内容套用于农村社区,由此形成农村体育的运作策略.而对乡土体育内容却视而不见,这种脱离乡土社会背景的体育活动在农民看来无关自己的需求,在管理者看来又太遥远,那么,这样的农村体育研究,就难以全面揭示出农村体育的丰富性,也难以获得农民的真正认同,难以构建出可以兼顾现代体育的发展要求和农村体育的特色成果.譬如以农村体育活动开展为例,如以“远经验”的规范来运行,采用现代组织化管理形式,组织农民参加体育活动或比赛,则活动的组织成本较高,由此给体育管理及组织造成负担,而如果以农民的“近经验”来审视,农民自组织开展的乡土体育活动,利用乡土民间的关系资源,以及其他非正式的组织资源,就将活动搞得风风火火.那么哪种组织形式更具现实优势呢现代体育在农村的开展需要资金、场地,如许多示范村建设的篮球场地,但使用效果不大,而乡土体育活动大都是因地制宜,适于当地环境的娱乐活动.从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来看,乡土体育活动或许更具优势,但被我们“远经验”的想象忽略了.

2.2农村体育研究本土化的探索

现代体育肇起于西方发达国家,而广布全球.因此我们看待所有的体育活动,自觉或不自觉以西方现代体育的视角评判它们,形成了一种既定的立场.这样一种思潮对于促成现代体育的普及和提高,确实有其重要意义,但对于农村社会的一些乡土体育活动来说,则导致了不少问题,出现了解释的困惑.对于这些与西方现代体育不在同一个文化体系下的乡土体育来说,如果研究视角遵循于城市体育模式,以现有的概念为出发点,那么乡土的现实就被虚搁,就难以落实到事实层面上,即使是以问题为出发点,也是虚构出来的检测问题.因此,对于农村体育的探讨,就要有意识地警惕以“远经验”的理想替代“近经验”的现实,而强调立足于本土视角,虽然这一方面的研究较为单薄,但还是有些研究在农村体育的本土倾向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研究立场的本土倾向.

当前农村体育研究立足于本土的研究还不多,但也有不少有益尝试.我们曾以村民的视角,探索农村体育问题,由此归纳出“村落体育”的本土概念,用来解释农村体育的基本特点和形态,获得了乡土体育解释的力度[7].在该研究中,认为“村落体育”即在农村村落环境下,以村民为主体,以自在的或融合着娱乐消闲、健体的目的,所进行的非生产性的身体运动的统称.即以农民的眼光来看待农村的体育活动,而表现出乡土体育与习俗整合为一体,与生产生活混在一起的特点.这样,不同于城市社区体育的组织制度化.农村乡土体育主要是以非制度性的机制运行.其活动的形态特征是混沌的,它囊括了融入日常起居、岁时节气、婚丧习俗,甚至相关的迷信活动中的娱乐休闲等非生产性的身体活动,其主导的理念特征是自在的,它与现代社会中的明确的体育理念不同,功能并不很清晰.因为就村落文化意识而言,是非自觉的或是混沌、朦胧的,所有的村落文化诸如体育文化、节日文化、巫文化等都是模糊在一起的,具有萌芽的意义.如此来认识农村体育,就能够比较贴近农村体育的“近经验”.

农村体育的本土视角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农村体育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研究方法的本土倾向.

在研究方法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者有意识地紧贴农村现实而采取参与式的个案研究方法等.如胡庆山等[8]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民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以湖北省大洲村为个案》,作者在大洲村村民家中走访发现,许多农户家里仍保留着祭神的神龛,每天他(她)们都对着神佛行朝拜夕叩之礼,于是解释为大洲村的农民体育文化地位已经沦丧,让位于传统的封建文化和现代的低俗文化了,由此引发作者的文化反思.还有如梅茂荣[9]的《关于苏北乡镇节日体育活动项目及其变迁的社会学调查――以响水县乡镇体育开展状况为例》,作者通过1990、2000和2006年的3个传统节日活动的比较,审视了节日中人们所从事的体育活动,如武术、秧歌、踩高跷、骑竹马、民俗舞、划旱船、拔河、秋千、灯会、庙会、舞龙、舞狮等,由本土经验而辨析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人们对于新兴体育活动的接受度逐渐增加,而传统的活动却逐渐消退.这些研究都揭开了农村体育各具特色的一角,引人深思.

3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走向及建议

体育社会学在近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不仅在理论上走向成熟,而且在方法上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许多经典教材及理论成果提供了社会体育研究的依据,其研究的方法也为社会体育的研究提供了技术保障.但要认识中国农村的乡土体育,还应该考虑到扎根于本土社会的特殊性.如在村民的观念里,体育仅仅是电视中的几个竞技比赛项目,如果以规范的现代体育审视整个农村体育,就忽略了当地的传统体育与游艺活动,这构成了理念上的偏差.而在实践方面,在农村僵化地推广现代体育,就存在活动方式与主体需求的难以对接等问题.由此现代体育的推广出现了这种弊端:既忽视了农民的需求,又浪费了体育的资源.

所以杨国枢[10]深有感触地说:“西化心理学采用西方探讨的课题、运用的理论、界定的变项、制作的测量工具,其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与行为的理解,无助于当地人之心理生活的改善,更无助于当地人之社会问题的预防或解决.”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化取向,就在于摆脱了研究者可能为西方社会科学的视野所迷惑的局限,树立起乡土体育与草根组织问题的主位意识和相关研究方法,从而获得对中国农村体育的行为及组织运作具有确切解释力和指导性的研究成果.由此开启一个打破现有观念界限,寻求对农村体育问题进行全面、有效解释,从“概念中心”迈向“问题中心”的更加务实的研究走向.使我们将大众体育的目光从城市转向农村,从书本转向行动,从理想转向现实,从理论转向实践,因而它也必然会促使学者开始关注农村体育的问题,关注草根的乡土体育问题.

3.1扎根于本土的立场

这里本土立场的含义,不仅只是相对于现代体育的中国特色,而且也是相对于城市体育的农村乡土特色,不仅是利用现代的成熟理论解读农村体育现状及组织特征,而且要根源于草根阶层的认识把握乡土体育资源与自组织关系,为当地农村体育发展怎么写作.农村体育研究缺乏对农民“近经验”的足够强调,其突出表现有二,一是将农村体育当作可以分割的碎片,忽视了农村体育活动本身的完整性,二是戴着过于厚重的现代体育眼镜去看待乡土活动,缺少对民众经验本身的足够尊重.

因此,主要策略是增强本土化意识,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方法论为中心.即费孝通先生在晚年谈到“文化自觉”[11],就是围绕着中国的社会变迁,而脚踏实地从事本土定向研究.在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非均衡的背景下,农村地区间的体育文化发展状态十分不同,没有广泛而深入的本土调查经验,不可能对全国农村体育发展状况有真切的判断.随着西方现代化的扩张和文化观的传播,“规范/不规范”成为衡量体育文化先进、落后的标准,就成为了描述区域体育发展差异的尺度.在这个评价框架内,农村的、基层的、民间的、乡土的体育文化就被一些人看成是落后的文化,天然地被置于下风,当地人也会逐渐认为乡土体育文化是低俗、落后的.多样性的体育生态被单一性所压倒,乡土体育活动的丰富性趋于消失.这时,更需要研究者扎根本土立场,重建农民日常生活中的体育文化,农民的体育需求可能更多集中在精神娱乐方面,那么乡土体育活动就应该占据农村体育的重要地位而复归于民众的真实需求.

所以,增强农村体育研究者的本土化意识,逐步扩大本土化研究队伍,从团队上保障本土化运动深入、持续开展,是当前农村体育研究应该加强的方面.

3.2倚重本土研究的方法

研究不仅要有审视问题的本土视角,而且要有认识问题的本土方法.对于农村体育的研究,主要是扎根于具体问题的引向,而采取的针对性方法.因此,在农村体育的调研实践中,我们应该更多采用人类学的参与研究法、文化诠释法等,主要可从两个方面着手研究,一是深入的个案调查,以理清农村体育运作的内在逻辑,二是区域比较,以形成包含了具体的对中国农村体育整体的认识.

对于个案调查,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的直观资料,走出书斋和既有文字理论的框架,从活生生的农村体育活动中获取体验[12],获得灵感源泉.个案调查还有可能将乡土体育文本构建成关于农村体育发展的全面文本,挖掘出农村体育发展困境和优势背后的原因和动力.而区域比较则可以积累不同地区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以期建立完整、真实可靠的农村体育形貌及与体育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社会景象.其次可以将农村体育的特点与农村的社会发展状况结合起来理解农村体育,并将农村体育置于中国国情中来发展.

我国农村体育的研究,已经从边缘课题转变成一门显学,并且取得了不少阶段性的成果.但要在此基础上取得更进一步的理论成果,在推广现代体育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农村体育研究的本土意识,维护好农村体育的本土文化生态,为农村体育实践做出切实的指导与贡献.本土意识下的研究,将开拓出农村体育研究原创性的新天地.如通过深入的个案调查、区域对比,挖掘其中的地方性问题,然后在农村体育内在发展的逻辑中归纳出独特经验与运行特色:当前农村的乡土体育与现代体育如何对接与融合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的农民需要或者适合什么式样的体育活动怎样组织和引导更适合农民当下的性情和行为方式的体育活动这都需要切实以本土的视角、农民的眼光来研讨农村体育问题.当然,本土化视角实际上只关注到了以农村为代表的地方性知识这一层次,所以并不排斥现代体育的研究视角.农村体育问题的真正解决,需要不同视角下的众多研究相互支撑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