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与帕克

点赞:6878 浏览:3036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于丹与《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尽管原是一句牢骚话,但是,更多的人还是愿意相信这是在解释《论语》的作用,因此也就流传至今.读书人没有不知道《论语》的,“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朝闻道,夕死可矣”等经典语句都是耳熟能详.

中国是个有着灿烂文化的国度,有着无数经典的古典文籍,其中以《论语》自宋代以后影响最为广泛和久远.具有2500多年历史的《论语》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在对待学习、道德修身以及交友等等方面对中华民族起了重大作用,直到近代新文化运动之前,一直是中国人的初学必读之书.虽说《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出于各种目的被主流意识形态化、经典化,从而被注解得晦涩难懂、深奥渺远,更有甚者把《论语》对象化、知识化、烦琐化,使之变成了纯粹的书本知识和学理教条,也因此把《论语》变得死气沉沉毫无生命力,远离了芸芸大众的生活.所以,它已经起不到化解现实困惑的作用,更谈不上作为具体而有效的谋求生存发展的精神武器.

近年来,《论语》以新形象引起大众的关注,而唱主角的就是从央视的“百家讲坛”中成名的于丹教授.她抓住了当前人们面临的心灵困惑,运用女性特有的细腻情感,以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来解读《论语》,既引经据典,却又深入浅出,让观众在轻松中感受到人生真义,她把孔夫子与当代人的生存际遇相衔接,把高不可攀、深不可测的处世哲理,融解在一个又一个发生在当代世俗的生活故事之中,通俗、平易、率真,可以与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上口,清晰地回答了人们生活中所碰到的、甚至让他们碰过壁的种种问题,似乎是在穿越千年时空与圣人之间进行对话.于是,“于丹解读”成了更多人对《论语》的新看法,社会上有了各种各样版本的“于丹语录”.

于丹与帕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葡萄酒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学术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透过于丹现象,反映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致力于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却低估了民众对于精神理想的追求,相对荒芜了自己的精神家园.于丹以其轻松、睿智的语调,为大众解说《论语》,一本《于丹〈论语〉心得》的热销,激发了空前的国学热潮,彰显了传统文化经典回归群众的迫切性.

帕克与葡萄酒

作为人们生活中“物质”与“精神”的媒介(编者注:葡萄酒被誉为物质化的精神产品,先前在本专栏有讨论)――葡萄酒在传播的过程中,也面临着类似《论语》的困惑.一方面,我们在不遗余力地宣传:为了健康、为了时尚、为了品质生活,在酒精饮料中应当多选择葡萄酒;另一方面,在解读“葡萄酒”的时候,却又过于神圣化、神秘化,令初接触者摸不着头脑.透过于丹现象,使我想到了在葡萄酒领域颇受争议却在消费者中又拥有广泛影响的美国葡萄酒品评家――帕克先生(RobertM.Parker,Jr.).

帕克1947年出生于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毕业于马里兰大学,主修历史,其后又学习了法律专业,专注于葡萄酒事业之前当过11年律师.始于偶然,帕克开始对葡萄酒感兴趣,那是1967年在法国与斯特拉斯堡(著名葡萄酒产区阿尔萨斯的首府)大学的女友(现在的夫人)圣诞度检测之时.

之后,帕克苦于很难找到足够的关于葡萄酒产品质量介绍的信息,他开始考虑创办一个“独立的消费者指南”.显而易见,已经在律师行业立住脚的他,开辟一个全新的陌生领域工作,压力是巨大的.他的杂志《WineAdvocate》在创办第一年定购量仅有不到600份,在他不懈努力下,今天已经在全球37个国家超过5万份的定购.出版自己杂志的同时,帕克也为多个相关杂志撰写专栏,他的报告成为很多酒商和爱好者卖酒、写酒的参考标准.今天,不管喜欢与反对,帕克在葡萄酒界的影响力已经到了一个不容漠视的程度,酒商对他又爱又恨.有酒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帕克评分低于90分的酒他卖不掉,而帕克给超过90分的酒他拿不到.也有人作专题研究,发现拍卖市场上好酒的增值率受到年份、酒庄的声望、产量等很多因素的影响,另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帕克给的分数.帕克对于葡萄酒的更广泛传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因此获得法国、意大利等政府的多项荣誉.

帕克不是第一个写葡萄酒评论的人,但是却鲜有人比他的影响力大.不是因为帕克伟大,成就帕克的是历史,在他开始撰写葡萄酒评论之时,正是美国葡萄酒市场开始上升,大量消费者如同帕克本人一样开始关注葡萄酒.不容置疑,美国人的消费能力是巨大的,但是美国人习惯于以直观的、标准化的思维认识世界,对于欧洲当时存在的描述性葡萄酒评论摸不着头脑,他们对于100分制数字的接受能力远胜过复杂、描述性甚至大量比喻的含蓄文字.那时,美国的葡萄酒消费者对于葡萄酒的了解,可能不比今天中国的葡萄酒消费者高到哪里去,如同今天的我们――消费者有消费葡萄酒的愿望和能力,希望喝到好的葡萄酒,但是,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又不允许他们慢条斯理地去学习那复杂的产地、品种以及年份等等的信息,期望有直观的评价结果能够帮助选购.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帕克构建的100分评价体系深入美国消费者人心,快速、广泛地传播开来,这样的结果对于那些需要海外消费者支持的葡萄酒厂尤为重要.

帕克为葡萄酒评论创建的100分制,把葡萄酒的丰富口感层次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双位数数字,使葡萄酒少了一份神秘.另外作为崇尚现存与平等价值观的美国人,帕克去掉了葡萄酒品评中过多地讲究“传统、品位、格调、历史”的描述,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轻松、快速了解葡萄酒的方式.

在帕克的评价体系中,90分以上的葡萄酒通常受到广泛追捧,而一分之差的89分葡萄酒,命运就会有天壤之别,89分的葡萄酒真的就比90分的葡萄酒质量差很多吗?这正是开篇中提到帕克颇受争议的主要原因,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研究人员指出:据研究,人的味觉不能够分辨百分之一的差异,因此100分中一两分的差别意义不大;再者,品种不同的两样事物(比如:苹果与梨)的分值又怎么进行比较呢?100分制有它的局限性,但不能因为它的局限性而否认它的重要意义.


葡萄酒的评论与《论语》的解读何其相似!

葡萄酒100分制的评价体系,不就如同于丹《论语》心得吗?直观化、简单化是为了更多的受众,不排斥文字细致地描述评价葡萄酒体系,或者说于丹解读《论语》与引经据典的研究也不矛盾,受众不同,方式自然不同.我不是于丹的“粉丝”,更不是帕克的追随者,但是我坚信,一花独放不是春,于丹与帕克应当不会有独霸领域的想法或者能力,那些“博士们”也就没有必要为《于丹心得》中几点争议性的解释而对她发难.同样,葡萄酒领域,也希望评论家们抱有一颗平常心,允许多种的评价方式存在才对.

李德美

曾求学于美国、法国,目前供职于北京农学院,承担《葡萄酒欣赏》、《酿造酒工艺学》、《食品安全》等教学,以及葡萄酿酒科研、教学与生产工作.

走访了美国、法国、智利、葡萄牙、意大利以及澳大利亚等世界葡萄酒产区.担任中法政府合作葡萄种植与酿酒示范农场首席酿酒师,中国葡萄学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级葡萄酒评委,《联合早报-葡萄酒评论》杂志葡萄酒挑战赛评委,英国《Decanter》世界葡萄酒大赛评委,葡萄酒配中餐国际大赛评委,亚洲侍酒师协会杰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