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

点赞:21621 浏览:96274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2720(2010)09-98-02

【摘 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活动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对无并发症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在住院24小时后,有并发症的AMI病人在病情稳定后进行二周早期康复治疗.康复活动以步行为主.结果程序结束时左室射血分数(LVEF)>50%者康复组52例(67%),对照组28例(37%),两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室性心律失常、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和平均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康复组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76例(97%),对照组24例(31%),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无并发症及有并发症但已控制的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关 键 词】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是影响人类健康及生命的急危重症之一,传统的观念是绝对卧床,长期静卧.目前国内外对心肌梗死的早期康复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我们参照大量国内外资料,结合我院和病人的情况,制定了二周康复程序,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6月至2005年6月收住院的AMI病人154例,均系临床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确诊,符合WHO的AMI诊断标准的病人,除严重肺部疾病,神经、运动等系统疾病,心肌梗死已丧失劳动及生活自理能力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对照组.早期康复组78例(男72例,女6例),平均年龄(63±12)岁.对照组76例(男68例、女8例),平均年龄62±11岁.组间年龄、性别、梗死部位、心律失常、killp心功能分级、低血压状态的发生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对早期康复组中伴有各种并发症的病人,经治疗控制病情后开始康复运动.对照组病人药物治疗同早期康复组,卧床休息半个月以上,出院前仅在室内活动.


1.2方法早期康复治疗程序见表1.

1.3康复运动的监护和指导病人入院后立即为之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进入康复运动程序的最佳时机[2].介绍康复运动程序及其保证措施,解除病人紧张、恐惧的心理.病人的康复治疗过程中有医护人员伴随,配备了急救药品及抢救器材.运动中对血压、心率、心电进行严密监护,观察运动中心绞痛、呼吸困难、心律失常情况,当出现下述情况时暂停康复运动:(1)心前区不适、疼痛、气短或心悸,(2)心率>休息心率+20,或>110次/分,(3)收缩压较休息水平上升≥30mmHg(1mmHg等于0.1333kpa),或下降≥20mmHg,(4)出现眩晕、头昏等脑缺血症状,(5)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2mV,或较安静时下移≥0.1mV、ST段上升≥0.2mV,(6)出现严重心律失常,(7)自觉疲劳.定时观察、记录运动中、后的血压、心率及其相关指标,并告之次日的活动[3].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观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统计学的论文范例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1.4观察指标早期康复组病人在出院前、对照组病人在住院第三周行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室射血分数(LVEF),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图检查进行对比.同时对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坠积性肺炎、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天数、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进行比较.

1.5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处理,P<0.05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早期康复组76组完成二周康复程序,2例因梗死后反复心绞痛而终止运动.其他患者根据病情均不同程度完成二周康复治疗,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

2.2早期康复组LVEF≥50%者多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康复组住院天数明显缩短,除2例终止康复运动者外,出院时均达到生活自理,见表2.

3讨论

AMI患者的早期康复运动在国外已开展多年.近年来我国的现代心脏康复医学也有一定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早期康复病人,我们重视了健康教育、心理治疗及护理,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利于康复程序的完成和出院时达到生活自理[4].

在实行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需严密地进行血压、心电监护,备好抢救器材及药品,并有医护人员陪同.要指导病人正确运动,及时了解运动中的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决定减量运动或停止运动.康复运动要个体化,应根据病情轻重、年龄、性别、运动能力、个人爱好等情况开出适合病人个体的运动处方.AMI早期,运动量小,对老年病人重在参与,不能过分强调运动强度,一定要量力而行,因为步行是心脏康复最简单、安全的运动[5].康复组在出院前LVEF高于对照组,室性心律失常、坠积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AMI早期康复治疗对左室功能、预防坠积性肺炎的发生均有利.LVEF是最易测定的左室功能,对危险程度的分级极为有用,AMI后早期及长期存活的因素中,第一个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左室功能状态.因此,早期康复组LVEF水平的升高,对AMI病人是十分有益的.尽管在我们康复组有33%病人LVEF<50%,但其运动耐力和能力均提高,能生活自理.

二组对比,深静脉血栓形成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可能为病例数较少,且病人均接受抗凝治疗的结果.早期康复组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无死亡发生,说明二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及有并发症的AMI治疗是有益的、切实可行的.

【参考文献】

[1]刘江生.康复心脏病学.第1版.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57-278.

[2]戴若竹.两周康复程序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应用.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8,7(1):12.

[3]王朝珲,阮满珍,程龙献,等.二周康复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治疗中的可行性.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1):5.

[4]杨秀英,崔玉梅,王宏.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二周康复程序的疗效和预后.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1):12.

[5]张伟才,雷英,钟蓓,等.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运动康复治疗的临床分析.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1999,8(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