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

点赞:4659 浏览:1665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关 键 词】产后抑郁症,健康宣教,心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不仅影响产妇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还对母婴关系、婴幼儿的情绪、行为、智力、认知能力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严重者有伤害婴儿甚至的倾向[1].产后抑郁不仅可影响到产妇的身心健康,还可对婴幼儿的情感、智力发育和行为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不同程度产后抑郁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并且需要家庭和全社会的帮助和配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我院观察和护理的60例较典型的产后抑郁症患者,年龄21~35岁,孕期37~41周,排除智力障碍、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系统及其他躯体疾病,其中轻度抑郁患者50例,表现为产后情绪低落、忧郁、哭泣、饮食不佳、易怒,中度抑郁患者6例,表现为自卑、内疚或厌恶婴儿,4例为重度产后抑郁症,表现为严重的精神方面症状.

1.2方法根据不同程度产后抑郁症患者的抑郁原因和临床表现,主要采用心理疏导和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在得到患者和家属充分信任的基础上,通过关心、体贴、帮助产妇,运用语言沟通、表情和行为暗示等疗法及提供相关资料和宣教画面等直接影响和改变产妇不正确的认识、情感障碍和异常行为,改变患者心理状态,达到纠正、改善、控制和治疗产后抑郁症的目的.

2护理措施

2.1抑郁症的护理

2.1.1孕妇入院后护理孕妇入院后,除按常规由产科医生进行监测外,按整体护理要求对患者实施护理,指定一名责任护士对产妇及家属,根据不同时期、不同的需要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感情等全面评估,辅助护士按责任护士的护嘱为患者提供护理.


2.1.2住院期间护理分娩前让产妇熟悉产房环境,消除紧张情绪,向孕妇宣传孕产妇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变化及与分娩相关的知识,使其了解分娩过程及分娩过程中的放松技术,以减轻孕妇的紧张和恐惧.在宣教室,利用图谱和多媒体让孕妇学会给婴儿哺乳、换尿布、洗澡等技能,为孕妇向母亲角色的过渡在思想上、技能上做好充分的准备.

2.1.3产妇进入产程后护理分娩实施一对一过程,由专业助产士实施全产程生理、心理护理,实施导乐陪伴分娩,产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母乳喂养及育婴方法,及时解决产妇的各种问题,指导丈夫及家属照顾产妇及婴儿,由于护理细致、交流充分,有6例有倾向的产妇得到及时治疗并痊愈出院,家属有的送来感谢信,有的送锦旗.

2.2重视产后心理疏导分娩的疲劳、产后会阴伤口的疼痛、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子宫收缩痛、睡眠不足、照顾婴儿经验少、乳汁分泌少、尿潴留等均可使产妇情绪低落.医护人员要关心体贴产妇,详细了解情绪波动原因,诱导产妇疏泄情感,为产妇提供心理和生活护理,为产妇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指导如何进行母乳喂养,讲授一些简单实用的育儿知识,使产妇顺利实现角色转换.出院时除做好出院指导,还示教新生儿沐浴、新生儿抚触、脐部护理,得到产妇的好评.同时根据她们的需要发放宣教小册子,开通,24h解答孕产妇的咨询,提供怎么写作.分别在产后第15天和第30天到产妇家进行随访,发放问卷调查表.在随访时,遇到部分产妇并发产后乳腺炎,部分婴儿发生脐部感染,通过责任护士的指导,问题得到解决.

2.3家庭及社会的支持为防止和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我们不仅要加强孕妇的产前教育和卫生保健,为产妇及其家庭提供相应的指导,而且要对存在抑郁症高危因素的孕产妇给予更多的关心与帮助,使其能够提高处理生活难题的自信心,从而改善不良的心理状态,同时对家属进行教育和指导,争取其家人的理解与配合,改善夫妻、婆媳关系,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体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护理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结论

轻度产后抑郁症不易被发现,更容易被忽视,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症,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认真做好健康宣教,多进行心理安慰,多数患者是可以恢复健康的.我国产后抑郁症虽然只有15%的发病率,但已经严重影响了母婴的健康.采取多途径、分阶段、综合的、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措施是有必要的[2].寻找适合各种类型患者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大力进行宣传和教育,提供多方面信息指导和帮助产妇,以产妇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能给产妇以持续的生理、心理和感情上的支持,能减少产后抑郁症的诱发因素,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王茜,王保莲.产科因素对产褥期抑郁症的影响及预防.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8,4(2):151-152.

[2]陈良英.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4,2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