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对话:城市建筑与城市休闲文化

点赞:21235 浏览:9512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9月26日下午,以“城市建筑与城市休闲文化”为主题的2014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分论坛举行.

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副局长张宏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作为对话嘉宾,上海日报总编助理、专栏作家乔争月作为对话嘉宾兼主持人,围绕着“城市建筑与休闲文化”这一主题,进行了思想碰撞.《小康》杂志社副社长殷云作为本场分论坛友情主持,亦参与了这场精彩的高峰对话.

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

乔争月从事城市建筑大众传播工作十年,总结多年实践工作,她得出了一句话,历史建筑是休闲产业的催化剂.怎么理解这句话,乔争月通过两个案例分享进行了详细说明.

高峰对话:城市建筑与城市休闲文化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红色旅游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2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Chatsworth庄园是英国17世纪的一个庄园,是电影《傲慢与偏见》的拍摄地.乔争月在实地考察期间发现,这个庄园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建筑保护做得都非常好,都原汁原味地体现了鼎盛时期庄园的原貌.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座庄园对其历史遗产价值、旅游休闲价值的开发非常充分,这里不仅有自己的有机农场、有机商店、有机餐厅、探险乐园等设施,还有各种各样打着自己庄园LOGO的纪念品,这里还常年举办各种和庄园历史遗产定位非常贴切的活动,例如烛光节等,以此保持自己的新鲜活力.据乔争月介绍,这个庄园每年除了吸引大量游客观光游玩外,还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仅有机食品商店一年的利润就高达500多万英镑.

乔争月分享的第二个案例是“邬达克”.邬达克,匈牙利人,国际著名建筑设计师,几个月前上海旅游局评选了99个上海经典城市符号,其中入选人物篇的只有一个外国人,那就是邬达克.邬达克在上海生活了30多年,设计了53个项目,近一百幢单体建筑,广泛分布在上海中心城市的各个区域.邬达克和他的两个作品曾被百万网友评为喜爱上海的原因.

乔争月表示,在上海,邬达克建筑已经形成休闲产业一条龙,他的多处故居被改造成纪念馆、精品酒店,等等.在豆瓣网上有个邬达克小站,2600名铁杆“邬粉”会定期举办各种各样的邬达克建筑考察活动.

“历史建筑背后就是休闲业.”英国保护基金会联盟主席的这句话给乔争月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乔争月看来,历史建筑与休闲产业的完美结合,可以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中国在发展城市休闲旅游的产业过程中,也应该尽其所能发挥历史建筑这个催化剂的作用.

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

本届论坛的举办地武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尤其是红色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这些资源是留住城市记忆,树立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彰显城市品位,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宝贵财富,是发展旅游城市的优质资源.

在会上,武汉市文化新闻出版副局长张宏斌的发言紧紧围绕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重点介绍了武汉市在促进文化与旅游融合方面做出的五个主要方面的有益探索.

第一,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武汉存有很多历史建筑,和红色旅游紧密相关,武汉市依托这些文物资源,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建立了八七会议会址、武昌起义门等纪念馆和陈列馆.据统计,目前,武汉全市有近五十多家民办、国办博物馆,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

第二,整合历史资源,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八七会议纪念馆2000年被团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2004年被七部委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武昌起义博物馆,耗资20多亿,也已和原有的鄂军都督府成为武汉的靓丽名片.


第三,开放旅游市场,建立旅游品牌.作为旅游市场相似度检测机构,旅行社的作用日益显得重要,据张宏斌介绍,武汉市旅游局对武汉市旅游景点给予了行业指导和政策怎么写作,通过旅游标准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有关博物馆、纪念馆旅游功能.

第四,打造精品陈列,做好免费开放.在张宏斌看来,博物馆除了建筑以外,更主要吸引游客的是把精品陈列打造好,把文物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展示在游客面前.

第五,广泛接待社会团体,开展教育活动.武汉市文化旅游相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依托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共赢.

历史建筑既要用得上也要用得好

历史建筑要想与城市文化、休闲旅游进行资源整合,离不开建筑师的辛勤努力,只有通过他们的设计、改造,把历史建筑与休闲主题完美结合,才能让人们在享受休闲的同时感受到城市文化的魅力.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邹勋在历史建筑改造方面经验丰富.在他看来,目前人们对历史建筑的开发尚属于初期阶段,即保下来、看得见,下一步则需要争取用得上、用得好.

如何才能达到用得上、用得好这一目标?据邹勋分析,这需要促进两个转变转型,即历史建筑的使用需要从观看型向体验型转变.

以酒店为例,传统酒店模式比较单一,主要分为解决商务功能的商务类酒店和强调风景的度检测类酒店,不过,据邹勋介绍,目前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已有相关企业在市中心开发一些酒店,从美食、文化、艺术的角度,把酒店融入当地文化当中,希望人们可以在差旅片段里对这个城市有所了解.

对历史建筑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造利用大有可为,邹勋表示,这是增强城市文化竞争力、开发旅游产品的有效手段.不过,他强调称,文化历史建筑的选位和定位是改造的前提,必须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力争做到科学传承、永续利用.

对于历史建筑的改造利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与建筑学院副教授、建筑学博士刘刚同样感触颇深.在他看来,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战略资产,这种资产原来大家觉得好看,但是没有办法生存,要想保护下来,这里面有几个要求,第一突破城乡边界,第二文旅产业主导,第三资源系统盘活,第四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到这几点要求,刘刚分析认为需要关注三个要素和三个问题,三个要素是指土地资本、功能业态、文化景观,而三个问题则是外在的法规政策、实施机制以及社会治理.

刘刚强调称,当代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早期完全不同,早期人们把它看做工艺对象,而当代历史文化遗产则更多地被视为多样性价值的载体,既有艺术价值、文化价值,也有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