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点赞:16004 浏览:7029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的:探讨对早产儿家庭实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支持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76例早产儿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的有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施健康教育与有效护理后,早产儿出院后的体重增长情况明显,生长发育良好,疾病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提高早产儿的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依靠家长的积极配合,才能使早产儿能够健康地成长.

早产儿家庭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健康教育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关 键 词早产儿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7.219

早产儿又称未成熟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多数早产儿体重都<2500g.由于其胎龄小、体重轻、生活能力低下、各器官结构与功能均发育不成熟以及无法适应自然的生活环境,所以死亡率一般高于足月儿[1].随着近年来医疗护理质量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也在逐年增高,因此提高对早产儿的护理水平,让家庭提供更科学及更精心的照顾以及减少出院后的患病机会显得尤为重要.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12月收治早产儿76例,男42例,女34例.胎龄32~36周,出生体重1300~2400g.入院时所患疾病、胎龄、出生体重、患儿家长文化程度等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出院时全部达到出院标准.

健康教育方法:为所有早产儿建立档案,并根据家长的文化素质、心理状态、患儿病情来决定健康教育方式.对同一住院期间的患儿家长采取集体讲课,必要时采取个别教育或面对面教育.要做到语言通俗易懂,避免医学术语,使家长能够理解.同时要向家长发放早产儿育儿手册,指导家长学习早产儿常用的哺乳体位、洗澡、新生儿抚触等[2].患儿出院后,应定期进行随访及家庭随访,了解家庭护理情况及患儿健康状况,如发现不正确的护理方式及时给予纠正,使家庭护理科学化,从而更有信心做好育儿工作.

教育内容:①分析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死亡、早产儿可导致哪些疾病的发生等,说明提高健康教育对护理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②告知母乳喂养的好处,指导如何安全合理喂养及添加辅食.③讲解家长如何掌握早产儿口腔护理、颈部护理、脐部护理、臀部护理等基础护理知识.④说明保持奶头奶具清洁的重要性,防止感染或交叉感染.⑤教会家长如何使用体温计和热水袋,注意早产儿的保温.

护理

家庭护理:①预防感染:除看护人外,避免早产儿与人过多接触.在家长接触小儿前要先洗手,如家人患急性传染性疾病时,要对小孩行保护性隔离.对小孩用物如衣物、奶具等要定时消毒.②注意保暖:室温应保持在24~25℃,相对湿度55%~65%.如果室内温湿度达不到上述要求,要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被服,适当控制湿度.③合理喂养:咨询专业医生采取何种喂养方式,要预防呛奶,合理使用母乳强化剂或早产儿配方奶.不同喂养方式的早产儿其各种营养素的需求不同,应及时补充维生素D和铁剂等营养物质,早产儿到纠正胎龄4~6个月时,应与足月儿一样适时适当地添加辅食[3].

心理护理:由于早产的原因,很多家长往往出现恐惧、焦虑、紧张以及忧郁等心理,担心早产儿出生后的变化情况,为此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家长安全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不良刺激,主动安慰早产儿家长,鼓励其表达心中的感受,消除他们的紧张与焦虑情绪.要尽量多为家长提供孩子的信息,让家长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如果条件允许时,可推送产妇去探视,以减轻其心理压力.


儿童生长发育的监测:①体格检查:纠正胎龄6个月内应每月1次,6个月后每2个月监测1次体重、身高和头围,评价其生长发育速度.适时监测血常规、生化、微量元素水平,了解其骨代谢情况.②神经心理发育检查:在早产儿2岁以内,应按照纠正月龄或年龄对其进行动态监测,及早发现脑损伤并进行护理干预,可以大大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③筛查指导:眼底检查可及早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听力筛查可排查有无听力障碍,头颅B超、CT或MRI等可观察脑器质性损伤,心脏超声可检查小儿心脏情况.这几项筛查对早期发现小儿疾患极具参考价值,应定期检查.

早产儿健康咨询:设立早产儿咨询,为家长提供健康咨询.利用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举办早产儿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为早产儿家长提供有用的医疗知识和相互沟通交流的平台,从多方面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减少不必要的刺激:由于早产儿发育不健全,凝血因子缺乏,极易发生脏器出血,特别是颅内出血,所以在家庭护理中,尽量为早产儿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在叩背或变化体位时,动作要轻,婴儿哭闹时不要抱起摇晃.指导家长注意观察早产儿的皮肤黏膜、呕吐物及大便的颜色,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讨论

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和医学进步的产物[4],是指对特殊人群在疾病状态下进行与疾病有关医学与护理知识教育.早产儿是特殊的人群,由于其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潜在疾病较多,短期的住院治疗远不能满足早产患儿的需要,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长期的家庭护理[5].但是初为父母的家长,大多数因为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尤其是抚养早产儿的知识更是缺乏,看到又弱又小的孩子往往缩手缩脚.如果一旦护理不当,很容易发生感染或营养不良等情况,给家长及患儿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由此可见,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不仅取决于医护人员,而且更重要的是靠家长的积极配合.对早产儿家长进行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水平至关重要,故应把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贯穿于入院及出院后的全过程当中.总之,重视对早产儿家长的健康教育,使患儿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护理,从而减少了患儿疾病的发生,也减轻了家长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使育儿水平得到提高,对促使早产儿健康地成长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