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不要总拿成绩事

点赞:7992 浏览:324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近段时间,相继爆出“差学生”戴绿领巾、好学生穿红校服之类的教育有色新闻,使得不少人认为教育已经”变色”,学校和老师已经变质,教育歧视大行其道.

“绿领巾”事件

10月18日中午时分随着下课铃响起,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小学生们在老师引领下排队回家.最先走出校门的是一年级学生,队伍自然地被他们佩戴的领巾颜色分成了两类一半孩子戴着鲜艳的红领巾,另一部分孩子则戴着绿领巾.据该校教师解释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给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你学习不好,戴绿领巾,我才是真正的红领巾等”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门口,两个放学的孩子嬉闹起来,来接佩戴绿领巾孩子的家长表情尴尬.

苏女士的女儿读一年级,她说孩子看书、写字挺认真,就是反应有些慢,成绩一般.上周五,他女儿回家就戴着绿领巾,她觉得特别奇怪,女儿说这是老师发给她的,班里戴绿领巾的同学将近一半.“哥哥姐姐们都是红领巾,我觉得绿领巾不好看,可是不戴的话老师会批评.”一名一年级学生说.调皮、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戴绿领巾,老师要求上学、放学都不能解开,不然就在班上点名批评.但不少绿领巾孩子一出校门就赶紧摘下领巾装进书包里.“孩子年龄再小,也有自尊心,嘴上不说什么,也能看得出戴绿领巾不是啥好事情.”家长苏女士认为,此举对孩子心理有极大创伤,学校这种做法有些奇怪.“红领巾是国旗一角,是少先队员的象征,绿领巾怎么能相提并论?”

“绿领巾”――很傻很邪恶的教育暴力

据了解,“绿领巾”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都曾出现过“绿领巾”,美其名日是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暂且不论这种做法是对是错,是好是坏.变了色的仅仅是红领巾的颜色吗?这显然反映出了目前中小学教育体制管理上的一些弊病.面对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还要手下留情,不能任由这种摧残青少年心智的事情屡屡发生.

绿领巾七宗罪

一罪:剥夺学生佩戴红领巾的权利.《中国少年先锋队队章》第十条规定凡是7周岁到14周岁的少年儿童,愿意参加少先队、愿意遵守队章的,向学校少先队组织提出申请,经批准,就可成为队员.可见,学习成绩好坏并不是准不准许佩戴红领巾的理由.显然,校方的想法和做法既不合法又不合规更不合理.

二罪:侵犯学生价值取向和尊严.校方将原本佩戴给学生的红领巾,给差生改为佩戴”绿领巾”,这不仅让差生感到自卑和受伤,而且连学生家长都“连带”有自卑和受伤.以此将学生“划分等次”,有失社会公平与正义,有失教育全面普及.这不仅侵犯了学生价值取向,无形中还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三罪,阻碍学生向上求进取的通道.从某个意义上说,”绿领巾”阻碍了学生积极向上、追求进取、改正锚误的通道.按校方说法其举动是为了“激励上进”.其实,无论结果如何,现在已无法考证了.这都是“弊”大干”利”的.将红领巾变成“绿领巾”不但是吃力不讨好,还惹得一身“骚”.

四罪:是歧视差生和侮辱差生的证据.初识校方育才方略,一眼便能看出,这分明是歧视差生,这分明是人为地将学生划等级,却非要为其披上一件所谓的“以资激励”的“马甲”.实在难以服众,确实无法育才.这从某个侧面暴露出了我国教育体制亟待完善:暴露出了我们的某些教师法制观念淡薄、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暴露出了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端正等问题.

五罪破坏了我国百年教育的美学.校方称想借一条“绿领巾”来唤醒少数差生“知耻而后勇”的设想,是行不通的.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十个指头有长短,山中树儿有高低.生态自然之规律尚无法改变,对小学生的教育来说,想通过一些“无知”,“激进”、“拔苗”、“速成”等方式来提升,是不可能的.既不符合教育之规律,也不符合教育之生态,更不符合中国教育之美学.

六罪:破坏我中华民族千年“诲人不厌,孜孜不倦”为师美德,违反教师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

七罪:推卸责任.将教育民族后代责任直接推卸给尚不懂事的儿童本身.

媒体评论人王石川认为,绿领巾是很傻很邪恶的教育暴力.不错,在我国素质教育普及的今天,当我们听到类似绿领巾事件时,不得不惊愕,不得不心寒.现在看来,我们的道路还任重而道远.我们希望,素质教育有一天不再简单地成为一句口号、一条标语,而成为势在必行的教育大计,成为真正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言善策,还它本来面目.

“红校服”事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25日,一则《包头24中给优秀生发“红校服”》的微博一经发出便引来嘘声一片.绿领巾风波尚未散去,红校服事件又引发网友热议.学校等级化学生又耍新花样.

25日,网友“天佑中华A”发布微博称,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24中向初二、初三年级前50名学生发放红色校服.这种红色“优秀生”校服不仅颜色有别于普通的水蓝色校服,而且在运动服背面,更是印有白色“包24中优秀生翔锐房地产”字样.

关注孩子,不要总拿成绩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优秀生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9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此微博一经发出,单条转发量达到几千次.网友“太子河2011”说:“‘绿领巾’、‘优秀生服’所发放的对象都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把孩子分成三六九等,是违背义务教育法的.另外,且有该校为开发商做广告之嫌.”

“这不叫‘红校服’,校服是教委统一发放的,这只是一套运动服,是一种奖励的形式.”包头市二十四中校长王茂田说,这批运动服是一家房地产公司捐赠的,校方与该企业并无任何合作,只是觉得企业捐赠是件好事,就欣然接受了.

“红校服”――忽视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表示,受到社会质疑后,某些教育工作者不但不觉得理亏,反而认为这是对学生好,这种态度令人震惊和痛心.究其原因在于,这些学校对学生的教育评价有失偏颇,学习成绩成为学生是否优秀的首要评判标准,认为考试成绩好的学生一切都好,“以此类推,老师的教学成果是否优秀只看学生成绩单,学校是否优秀也只看升学率,完全忽略其他更重要的教育内容,如学生的人格教育.”

教育歧视事件连发,反映了学校教育存在“分数压倒一切”的价值导向,一些所谓名校将分数考核作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忽视正确的价值观教育,以至于他们采取不正确的“激励”手段,用“绿领巾”、“红校服”这种特殊标记来评价学生.

“孩子千差万别,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较强或较弱,但没有一个孩子在所有方面都差,给学生戴上‘差生’的帽子属于制造冤检测错案.”孙云晓指出,我们要摒弃用学习成绩这个唯一标尺来区分“好学生”,“差学生”的理念,倡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差生测智商”事件

前段时间,无锡一些中小学教师因为学生学习成绩差,便要求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智商测试”,如果测出孩子智商低,老师就可以向上面提交申请,这样的孩子的成绩就可以不计入班级成绩和考核,自己的“绩效考核”也就不受影响了.而有的家长竟然希望医生给自己孩子的智商打出低分.表示如果孩子智商低,那么即使成绩差也不会影响到老师的业绩.

“差生测智商”――扫曲了教育本质

学生的成绩不好,老师首先想到的不是因人施教,不是和家长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成长,而是考虑如何撇清自己的责任,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教育异化到了何种程度.中小学教育本是孩子建立人生自信心的关键时期,最需要得到老师的关爱和鼓励.如今,却要因为不影响老师的“业绩”,无端贴上“低智商”标签,很可能埋下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

当教育的目的不再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人格完善、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知识水平的合格公民,而是成为考量老师“业绩”的一个工具,让人情何以堪?

有学者指出,教师有三种境界:一是把教师作为职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付出劳动、交换薪酬、养家糊口的谋生之所.既然是谋生之所,便少不了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二是把教师作为事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他们渴望来自他人尤其是学生的肯定,工作往往会成为他们生活的核心,关系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及成就感,三是把教师作为志业,这种类型的教师,把职业视为宗教,视为意义之旨归,职业与生命融为一体.对于教师职业的深刻理解和执著信念,使他们通过学生的卓越发展,让自己的生命得以丰富和扩充.


以此作为标准来衡量一下,这些让差生测智商的老师,应该都处于第一种“境界”,甚至处于第一种“境界“的初级阶段.现实一点讲,类似这样的教师还不算少数.教育事业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如果教师是这种这种精神状态,不免让人忧虑.

“三色作业本”事件

闹剧在教育领域不断上演,枣庄市三十九中的同学们领到了不同于以往的作业本.同在一个班级,大家的作业本却分为绿、黄、红三种颜色,这到底是唱的哪出戏呢?

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并体验到完成作业后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学校决定实施分层次作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基础情况选择难度不同的题目.A类题难度比较大,B类题是每个学生都必须掌握的知识,C类题是相当于课后练习题性质的巩固基础知识的题目.学校最初的目的是让学生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但一些家长认为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

“三色作业本”――学生等级化,伤害自尊心

对于学生的培养,就应根据其特点,因材施教.“三色作业本”跟“绿领巾”如出一辙,其目的,都是通过外在颜色区分,进行结构分层和身份界定.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根据不同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方法来有针对性地教学.但,这不等于将学生贴上不同标签,差别对待.

以牺牲学生自尊为代价的教学,是不可容忍的.很难想象,一个学生在歧视之下,会“快乐和诗意”地学习.如果一个人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即便“知耻而后勇”,取得不错成绩,但他心性已发生变化,这种塑造代价实在太高.

关注孩子,不要总拿分数说事

资深中学教师刘波说“把学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这是分类,因为你把学生分出类别来了,这对于学生就是一种侮辱就是一种歧视了,不是分层次了,这两个概念是不一样的.”

从“绿领巾”、“红校服”、“差生测智商”再到“三色作业本”,在刘波看来,这是“成绩本位观”、“分数本位观”在作祟,这些做法和基础教育所提倡的“所有的学生接受同等的教育,让全体同学共同成长”的教育理念也是不符合的.

刘波说:“课堂教学人文的一些东西关注的太少,目前课堂上的教学更注重一些具体的操作性的东西,比如更注重总结出这个学习方法有没有可操作性,那么这里多少就带有功利性.就是为了有用,我们才去教这个学,这本身其实就有一种功利性在里头,课堂教学这个环节就影响迁延到了其他的方方面面,这个时候学生就不再是为了自己去发展,而是为了所谓的教育去发展,那么这种教育措施是有弊端的.”

虽然“绿领巾”,“红校服”、“三色作业本”等标识已被撤去,但学校方面仍需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防止忽视、歧视人格尊严的错误导向再次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