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

点赞:10292 浏览:439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Q我是单亲家庭,孩子是男孩,上初一了,学习成绩很好,可是我担心孩子缺少父爱,会不会在成长中出现问题?

A现在单亲家庭已经成为一种越来越普遍的现象.父母一方的缺失,的确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离异家庭父母的心态、对离婚的处理态度等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不适当的教育方式,都容易导致各种单亲家庭子女性格缺陷.但是只要合理地处理,还是一样能够让您的孩子健康的成长,这一点请您放心!

父母双方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有很大差别,作为一个男孩,他要形成自己的性别认同感,需要通过日常生活中对父亲的观察与模仿而得到.但是作为单亲家庭这样比较特殊的情况来说,父亲的缺失可能造成孩子性别认同方面的困难.不过,这并非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作为孩子的亲生父母,虽然离异,但是你们之间应该达成共识:那就是孩子是你们双方的,其教育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

如果您和您的前夫之间能够处理好关系,让孩子的父亲也能参与到孩子的培养中来,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离异并不代表其中的一个人不爱自己了,自己同样拥有他们双方的爱.如果在做到这一点上实在有困难,那您可以尝试扩大您家庭生活的范围,发挥家庭中孩子异性长辈的作用.

另外,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同伴交往对他们的影响往往比父母的影响更大,可以鼓励孩子多与优秀同龄人交往,从别人身上潜移默化地学习家庭中得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最后,您应该与学校的老师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及时发现问题.

随着离婚率的逐节攀升,单亲家庭也随之日趋增多,如何做好单亲孩子的教育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家长要对孩子由于父母离异而产生的情绪上的波动给予理解.

首先,家长自身要明确单亲家庭是一种正常而普通的家庭模式.端正对孩子的看法:孩子虽不幸但不是“可怜虫”;孩子是无辜的,不应视作“累赘”,或视作怨恨对方的“出气筒”;孩子是家庭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员,培育孩子是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其次要让孩子理解离婚是一种很正常的社会现象,可以学学美国人对孩子说离婚的方式:爸爸妈妈会像以前一样爱你,只是不再爱对方了,这是爸爸妈妈之间的事,与你无关,你要像以前一样快乐的生活!特别要强调离婚不是孩子的过错,不要对孩子说“你爸爸不要你了”之类的话.

二、要保证孩子得到更多的关爱.

家长应在生活上,尤其在孩子的心灵上倍加体贴和关心,尽可能地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交流感情,让孩子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要对孩子遇到的困难和烦恼表示理解,帮助解决,鼓励孩子面对现实,勇敢对待,尽量弥补孩子缺少的父爱或母爱,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安慰.

1.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允许自己的孩子和离异的父(母)及其家庭亲属交往;应该对孩子夸赞另一方,甚至不惜编织美丽的谎言,因为那不是强迫自己爱对方,而是因为你爱自己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为自己的父母感到自豪,而不是自卑;不要让孩子去恨他的父(母)亲,不然孩子心中会有一个永远的伤疤;对于探视的一方,要经常去看看孩子,要鼓励孩子融入到抚养方的新家庭中;不要让孩子做父母的传声筒,不要向孩子打听对方的生活细节.

2.让孩子多接触周围的与另一方同性别的朋友、同事、亲属等,补偿因另一半缺乏而造成的异往上的空白.

三、再婚也是让孩子得到完整的家庭关爱的很好的方法.

其实现在继父(母)基本都能够视另一方的孩子如同己出,只要再婚的双方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和爱心,让孩子感觉幸福的再婚家庭是很多的.

四、家庭成员要达成共识,切忌溺爱.

单亲家长绝不能无原则无条件地迁就、溺爱孩子,要给孩子灌输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然会使孩子骄横任性,使其个性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要让孩子认为父母所有的付出都是理所当然的,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和责任.

单亲家庭如何教育孩子?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班主任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五、要及时和班主任、任课老师沟通联系.

仅有来自家庭的爱仍不足以使孩子走出困惑,父母还需要联系学校,尤其是班主任,告诉他孩子的现状,让班主任也来共同关注孩子青春期的心理.

对于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学校教育非常关键.

1.教师要及时与孩子父母做沟通,说服其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孩子摆脱心理困境.

2.要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注意对待孩子的错误言行,要坚持正面教育.

3.单亲家庭的孩子相对而言更加敏感,在这方面,教师要处处关心他们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多鼓励、表扬.

4.帮助孩子形成对离异这种社会现象的正确认识.有的孩子思想负担重,怕教师知道家中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教师应帮助他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