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工作的全面质量管理

点赞:3940 浏览:1265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2-0168-01

【摘 要】本文分别从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构建完善的质量体系、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统一质量标准、编制QMS体系文件、确保各类资源符合标准以及积极开展全员培训工作灯六个方面,对开展血站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进行了分析.

【关 键 词】血站;全面质量管理;分析

为了加强全国血站的质量管理工作.卫生部于2001年引进了世界卫生组织的“血站质量管理”项目(WHO/QMP).基于IS09000标准,国内一部分血站也纷纷建立了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另一部分血站则根据《药品质量生产管理规范》(GMP)来开展血站质量管理工作,本文认为,可以以全面质量管理(TQM)为理念,根据QMP的要求,并借助IS09001:2000标准,协同开展血站质量管理工作,做法如下:

1明确质量方针和目标,构建完善的质量体系

作为血站的总体质量宗旨和以及质量监控导向,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与血站工作质量有关、并致力于追求和实现的结果体现,同时也是策划QMS的前提.具体而言,血站的质量方针可确定为:“以人为本,依靠科技,建立并不断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向社会提供安全有效的血液和优质的怎么写作”,质量目标则更加具体,可确定为“要确保材料设备合格使用率、职工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率、血液检测准确率以及无偿献血率达到100%.成分输血率>90%.一针采血率>99%,血液非正常报废率<0.5%,综合怎么写作满意率>95%,”等.对于构建质量体系而言,可根据组织管理、质量标准、文件化、培训、评价五大QMP质量体系五大要素以及GMP标准策划来实施科学的构建工作.

2合理设计组织结构,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

血站组织结构体现的是血站工作人员以及其相应的职责和权限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写,血站的组织机构主要包括综合管理办公室、质量管理科、体采成分科、血源科以及检验科,并严格依据按照适度性和规范性原则,将整个血站划分为一定数量的、相对独立的业务工作岗位,并由此进一步对各科室、岗位之间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做出明确规定,同时还要明确每个科室和岗位的工作接口,实现既“没有真空”,也“没有重叠”的状态.同时还可建立“一点、一站、一网”的质量管理网络体系,具体而言,“一点”即由站长任命专人作为专门分管质量的站长,其职责不同于业务站长,并由其全权负责QMS的管理;“一站”即在人力、工作权限以及设施设备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加强质管科建设,以此确保质量管理科能够真正履行全站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一网”是指建立由管理者代表、各科主任、和班组长组成的TQM领导小组网络.

3统一质量标准

血站标准主要由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构成,其一,管理标准主要包括IS09001:2000以及GMP标准等;其二,技术标准则主要包括《献血法》、《血站基本标准》、《输血技术操作规程》、《血站管理办法》、《GB18467-2001》、《GB18469-200l》以及单位质量标准等.

4编制QMS体系文件

QMS文件包括质量手册、质量标准、程序文件、管理制度、岗位职责)、管理制度以及操作规程)和质量记录表单等内容,此外,还应该收集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操作规程以及各类试剂和仪器的详细使用文件等资料.在上述文件中,质量手册作为QMS的纲领性文件,其中又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体系总要求、资源提供、管理职责、采供血过程控制办法和测量分析改进措施等具体内容.

5确保各类资源符合标准

各类资源主要包括工作人员、采供血原辅材料、设施设备、操作方法以及工作环境等.对于确保资源符合要求而言,从工作要素的角度来看,一是要对各项操作方法加以明确,二是要对工作人员和设施设备进行合理配置,同时还要有效控制原辅材料以及具体工作环境;从组织机构的角度来看,一是综合管理办公室要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采购控制程序》、《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控制程序》以及《设备管理制度》等相关规章制度开展资源管理和控制,办公室要确保所有人员须持《上岗证》方能上岗,所有设施设备挂《合格证》才能使用,血站管理者要根据验证和质量检测情况,对所有原辅材料须签发《放行证》后,才能对其放行使用;二是质量管理科要按照相应规章制度和具体操作规范开展质量检测工作.


6积极开展全员培训

培训是增强员工质量意识的有效手段,血站全体员工质量意识的高低直接决定着QMS运行过程及其结果的好坏.具体而言,培训内容至少应该包括质量管理基础理论、质量体系文件以及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等三部分内容.在培训实践中,为了确保所有员工都能够真正掌握必要的质量理论和开展具体工作时所涉及的QMS文件规定精神,培训方可根据血站新进职工、在岗职工以及转岗职工等各种不同培训对象来采取相应的针对性培训方式,并在今后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融入培训过程,即把培训工作持续开展下去,由此不断增强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