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与防治护理析

点赞:5708 浏览:1989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0)11-0076-02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2007年1月~2010年1月的87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59例,占67.8%;胎盘因素15例,占17.2%;软产道损伤12例,占13.8%;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1例,占1.1%.结论:做好产妇的产前检查、产后观察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关 键 词】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原因;防治护理

1前言

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4h内,其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左右,如抢救不及时,可威胁产妇的生命.有时即使挽救了产妇的生命,出血过多导致的产褥感染继发严重的垂体功能低下、贫血等直接影响幸存妇女的生存质量.至今产后出血仍是导致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所以防治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医护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对我院妇产科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87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如下.

2临床资料

2.1一般资料:87例患者,年龄最小22岁,最大38岁;其中初产妇为68例,占78.2%,经产妇19例,占21.8%.分娩方式:分娩61例,剖宫产26例,无产妇死亡.

2.2产后出血量的确定:对于产后出血量的测定我们采用容积法和面积法综合测定.

2.3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59例,占678%;胎盘因素15例,占17.2%;软产道损伤12例,占138%;凝血功能障碍引起的产后出血1例,占1.1%.

3产后出血原因分析

3.1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乏力是子宫肌纤维松弛,是导致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如果是正常分娩,胎儿娩出后,胎盘就与子宫分离,之后因静脉窦断裂而引起出血.由于子宫肌纤维的强烈收缩,使得子宫壁上的血窦因受压而关闭,血流逐渐缓慢,形成血栓,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影响子宫收缩的因素包括全身性因素和局部因素,全身性因素如产程延长,影响产妇睡眠、饮食,精神过度紧张等造成子宫收缩无力,或因患有急慢性疾病、临产前后使用大量镇静剂,导致子宫处于松弛状态,造成产后出血;局部因素如子宫发育不良,双胎、羊水过多导致的子宫过渡膨胀以及胎盘粘膜部分残留在子宫腔内,形成宫腔异物影响子宫收缩等,均可造成产后出血.

3.2胎盘滞留:胎儿娩出后30分钟胎盘尚未娩出者称为胎盘滞留,是产后出血的另一重要原因.在第三产程,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一部分与子宫壁分离,其它部分尚未剥离,滞留于子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而出血不止;部分胎盘和子宫壁粘连,或植入子宫壁内,不能自然分离,剥离面的血窦不能很好关闭,引起出血较多.

3.3软产道损伤,常见于胎儿过大、急产或手术产时,均可使产道发生不同程度的撕裂,常见子宫颈裂伤,穹窿部损伤,裂伤重累及子宫动脉时可发生大出血.如果施行会阴侧切,不注意止血,也可造成出血过多.

3.4凝血功能障碍:如果产妇患有全身出血倾向性疾病,如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均可引起产后出血;重症病毒性肝炎,也可引起产后出血.临床虽较少见,但其后果严重,不容忽视.产科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亦常引起产后大出血,DIC常发生于胎盘早剥、妊高症、子宫内死胎滞留、羊水栓塞等.如有上述疾病,我们应考虑到有发生产后出血的可能,应预先做好抢救准备.


4产后出血预防

4.1产前预防:加强产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高危险因素,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发现营养不良、贫血者予纠正治疗;加强孕期保健,开展孕期卫生宣传,预防妊高征;对于双胎、羊水过多、巨大儿及有以上并发症的孕妇,临产前常规应用维生素K等止血药物.

4.2产时预防

4.2.1第一产程:首先要做好心里护理.临产前,多数初产妇都存在恐惧、紧张的心理,定期讲解孕产期保健知识,解除孕妇思想上的顾虑以及紧张的情绪,以降低滞产率,减少由于不良心理所致的产程延长、宫缩乏力等造成的产后出血;其次要指导孕妇正常饮食和休息,进食少的要鼓励多进食,喝糖开水,保证足够的能量.因产程长,睡眠不足,可给镇静剂,让其充分休息;同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情况,如宫缩情况、胎先露下降、宫口开大情况,绘制产程图、指导产程进展,及时处理产程延长或停滞.同时督促产妇及时排尿,对膀胱过度充盈有排尿困难者给予导尿,防止尿潴留、滞产、难产等,以免影响产后子宫收缩.做好划生育工作,避免多次人流.

4.2.2第二产程:在接产过程中正确掌握接生技术,是预防产后出血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应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根据分娩的机制缓慢协助胎体及胎臀的娩出,防止软产道撕裂伤.胎儿娩出后,监测出血量,在观察出血量的同时,要注意观察产妇的全身情况,如面色、皮肤、血压、脉搏等,防止有内出血存在而外出血并不明显的情况,比如未被及时发现的壁或穹窿部血肿.对于潜在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在胎儿娩出后,应口服适量米索前列醇,同时静脉点滴葡萄糖注射液和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

4.2.3第三产程:此阶段为整个分娩过程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产后宫缩及出血量.胎儿娩出后可以立即注射宫缩素,正确协助胎盘胎膜娩出.注意识别胎盘剥离征象,等待不超过30min,出血量大于200ml应立即人工剥离胎盘.出血量达到300ml,应及时找出原因,积极处理.胎盘娩出后应认真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如有缺损,重新消毒外阴,徒手行宫腔探察,及时清宫,防止产后出血.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及时缝合处理.

对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者应提前做好备血输血准备,积极止血,尽力抢救,同时进行病因治疗.

4.3产后:因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故还应加强产妇产后2h内的观察,注意子宫收缩及流血量,注意外出血的同时注意观察产妇的全身情况.

5产后出血护理

一旦发现产妇有产后出血的征兆,应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抢救.让患者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氧.协助医生积极查找出血原因,迅速止血.建立静脉通路,做好输血准备工作,遵医嘱输液输血,视病情掌握输液速度,以防发生急性肺水肿.给予按摩子宫,遵医嘱注射缩宫剂,刺激子宫收缩,有利于宫腔积血的排出.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准确收集并测量出血量,观察颜色,气味,有无凝血块等.测量出血量以便于医生纠正休克,对减少产后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同时注意保暖,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另外,应在做好抢救及护理工作的同时,用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怎么写作态度做好产妇心理护理工作,解除其对出血的紧张、恐惧感,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使其积极配合医生、护士进行诊治.

6总结

总之,定期做好产前检查,大多数的产后出血是可以预防的.产后24h内,产科人员要严密观察产妇子宫收缩情况、流血情况以及生命体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把产后出血的发病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