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

点赞:33576 浏览:15644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7-0167-01

【摘 要】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12例冠心病患者,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中没有因护理不当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血栓性静脉炎,1例出现穿刺点出血.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症状消失,总体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和收到较好的手术效果.

【关 键 词】冠心病;介入;围手术期;护理

冠心病介入手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主要采用介入法结合X线显影的造影剂检查并治疗冠状动脉疾病.冠心病介入手术可迅速、精准的确定病变的部位和程度,指导临床治疗,目前认为是冠心病诊断的“金标准”[1].冠心病介入手术的成功与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密不可分,现介绍我院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月于我院就诊行介入手术治疗的11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性62例,女性50例,年龄44-76岁,平均58.4岁.临床表现为心绞痛24例,心肌梗死32例,冠状动脉狭窄超过90%的88例,冠状动脉闭塞10例.其中行单独冠状动脉造影34例,植入支架78例.

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冠心病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1.2治疗方法局麻下经皮右侧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根据动脉的狭窄程度选择植入相应的支架.

2结果

所有患者的介入手术均成功.术中没有因护理不当导致患者出现相应的并发症,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低血压,1例出现血栓性静脉炎,1例出现穿刺点出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如下表所示.

3护理体会

3.1术前护理

3.1.1一般护理术前完善常规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胸片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检常规和生化检查,还应包括电解质检查以及肝肾功能、血糖血脂检查等.术前1天应做术区备皮和碘过敏试验,教会患者床上大小便及平移身体的方法.患者术前4-6小时禁食.

3.1.2心理护理术前较好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了解手术,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从而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护士术前可向患者告知手术的安全性、优点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冠心病介入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时间短、痛苦较小等优点,打消患者的思想顾虑.

3.2术中护理护士提前准备好除颤器、临时起搏器、多导电生理仪、氧疗装置等,并检查仪器的功能,确保安全有效.同时要准备常用的急救药品如利多卡因、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和油等.协助患者平卧于手术台上,接上心电监护仪,开放静脉通路,常规消毒铺巾,然后等待医生手术.术中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心律和呼吸等并做好记录,还要注意观察心电图的变化.治疗后未植入支架者拔除鞘管,指压穿刺点20min直至无出血,然后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点,并加1-1.5kg砂袋压迫止血,植入支架者留置鞘管优力舒包扎术后患者送入监护室,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3.2术后护理:

3.2.1一般护理患者返病房后卧床休息24h,术侧下肢伸直制动12-18h,以免因体位变动导致伤口出血,但要注意避免因加压过度导致动脉狭窄或形成血栓.术后可给予患者吸氧,接上心电监护仪,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术后可给予半流质饮食,嘱患者多饮水有利于造影剂排出.

3.2.2并发症护理冠心病介入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低血压、穿刺点出血、皮下血肿、拔管综合症、血栓形成、检测性动脉瘤等[2],护理过程要格外注意预防这些并发症.


3.2.2.1低血压低血压是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术后应鼓励患者多饮水补充血容量,临床上可适当加大补液的剂量以补充血容量.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如出现低血压的症状则应立即通知主管医生,同时备好多巴胺、阿托品和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药物.本研究中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低血压,给予多巴胺、低分子右旋糖酐扩容后血压恢复正常.

3.2.2.2穿刺点出血和皮下血肿穿刺点出血和皮下血肿也是冠心病介入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多出现在穿刺部位,与抗凝治疗、止血方法不当和多次介入治疗有关.术前应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和血小板功能,患者术前应训练并适应床上大小便,避免因排泄引起的肢体活动导致伤口出血.局部皮下血肿可自行吸收,无需特殊治疗.本研究中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轻微的皮下血肿,自行吸收.

3.2.2.3拔管综合症拔管综合症常见于术中或术后因操作不当拔除鞘管和压迫止血时刺激血管壁,从而增强了迷走神经的张力,使患者小血管扩张,汗腺分泌旺盛,患者可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恶心、血压下降、心率变慢、甚至意识丧失.我们认为拔管前准备好阿托品、多巴胺和血浆代用品以备急用;耐心向患者解释消除其思想顾虑和紧张情绪;拔管动作轻柔规范,拔管后30min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询问有无头晕恶心等不适,如有不适立即处理.以上这些措施可很好的预防拔管综合症的出现.

3.2.2.4血栓性静脉炎本研究中术后5天有1例患者右下肢出现凹陷性水肿并有压痛,皮肤颜色略发紫,但足背动脉的搏动良好;股动脉穿刺处可见瘀斑,触诊可及一硬结.分析原因可能是沙袋压迫时间较长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微血管栓塞.该患者糖尿病史多年,血糖控制较差,因此术后出现了急性血栓性静脉炎的症状,经溶栓、控制血糖和抗炎治疗患者痊愈出院.

3.2.2.5血栓形成血栓形成常见于支架内的血栓形成,多发生于支架植入后的24h内和2周内,病变血管的管径小于2.5mm,且病变血管扭曲成角,同一血管植入多个支架容易出现支架内血栓.如果患者血脂较高,血液较为粘稠是血液长期处于高凝状态则出现支架内血栓的几率增高.此外,制动时间较长和患者高龄也容易出现支架内血栓.对于术后可能出现支架内血栓形成的高危人群,术后应积极抗凝治疗,可应用阿司匹林、肝素等药物[3].

3.2.2.6检测性动脉瘤本研究中未出现此类并发症.检测性动脉瘤常见于穿刺浅表股动脉或手术动脉修补不完善导致血液外渗.术中完善修补动脉穿刺口,术后彻底压迫止血可有效预防检测性动脉瘤的出现.如果血管或穿刺部位有可疑血肿时,可仔细触摸周围有无细小的震颤,听诊有无收缩期杂音,如有则是检测性动脉瘤,说明仍有活动性出血,需立即压迫止血直至杂音消失.

3.3出院指导护理告知患者要注意自我保健才能巩固手术效果,日常生活中要保持良好的心情,避免劳累和熬夜,适度运动,保持充分良好的睡眠.饮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不要用力排便[4].同时告知患者如有心前区不适则应立即就诊检查治疗.

综上所述,冠心病介入术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巩固手术效果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